APP下载

基于理性决策模型浅析预防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
——以沪深股市暴跌事件为例

2016-08-15党哲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理性决策行政

党哲(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基于理性决策模型浅析预防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
——以沪深股市暴跌事件为例

党哲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行政决策作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基本行政行为,它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管理的成败。减少行政决策失误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沪深股市暴跌事件做个例研究,基于理性决策模型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

行政决策失误;理性决策模型;对策探讨

一、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的行政决策质量日益提升,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依然困扰着政府决策的行为活动。一旦行政决策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决策目标的实现,使政府应有的作用无法发挥,而且还会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以及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失。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主流,经济活动市场化急需政府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理性决策模型与行政决策失误概述

(一)行政决策失误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行政决策失误概念的界定不完全一致,本文将行政决策失误界定为:政府决策主体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由于决策主体的主观因素以及决策程序与决策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不当,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决策行为。

(二)理论基础——理性决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理性决策模型以界定问题开始,一旦界定了问题,决策者就需要确定那些与做出决策有关的决定因素。接着要求决策者权衡这些因素,使它们在决策时有一个正确的优先排序。然后决策者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且使用每一项标准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估。最后决策者根据带有权重的标准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总分最高即最优化的那个备选方案。

三、基于理性决策模型对行政决策失误案件的分析——以沪深股市暴跌案为例

(一)案例简介。2015年6月,沪深股市暴跌。由于决策失当,国有股减持只收回了几十亿元的资金,使得1.8万亿元的市值被蒸发了。假若按照2015年10月底的股本结构来计算,流通股损失的市值大约为6200多亿元,非流通股损失的市值在1.18万亿元左右,其中,国家股的市值损失大约为8300多亿元,法人股的市值损失约为3300多亿元。由于法人股的大部分都具有国有得性质,所以在这轮股市暴跌中,国有资产的市值损失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为了阻止股市继续暴跌,中国证监会不得不暂停了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实施。这是近年来我国有关资本市场重大决策失误的一个典型案例。

(二)行政决策失误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1.行政决策的信息资源不充足。理性决策模型在实际中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科学的行政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程度对决策的正确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政府在某些重大决策上的失误绝大多数都与信息的不全面、不准确有关。就国有股减持来说,原有减持方案不了解市场信息,把不同性质的国有股与流通股视为同一股票,武断地按数十倍市盈率的市场价进行减持,结果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

2.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行政决策需要建立在必要的法定程序之上,然而在现实中,许多领导机关至今尚未制定系统地的、科学的、严密的决策程序。政府决策需要专家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参与,让各利益主体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种参与也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程度。在该案件中,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从不流通转为流通,这一调整,必须取得剩余三分之一的股东的认同,并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但在此事件中,却违背了市场透明化原则,没有履行应有的民主程序。

四、预防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信息是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在政府行政决策过程中必须强化信息工作。要完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各级信息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还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强调认真听取问题所属领域内的专家的意见,并且同时发挥公众力量,广集民意民智,真正实现多渠道的信息收集。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决策程序,首先需要利用决策咨询系统,完善决策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实现参谋和决策的相对分离,使决策相对科学和有效。再次是保证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和公开化,以制度规章等形式把决策程序固定下来,从而依据法定的行政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同时建立民主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过程制度化,参与的过程也是监督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决策失误。

(三)建立行政决策问责制度。俗话说,有权必有责,政府在被赋予行政决策权力的同时,也理应承担着决策的责任。但是我国目前还尚未构建独立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为避免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决策失误后无人承担实际责任,应当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使决策者职务的升迁与其决策的成败建立关联。出现的决策失误后,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对决策者实行终生追责制,相应地追究其道义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甚至法律责任。

五、结束语

针对行政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行政决策信息的资源不足、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行政决策主体主观性太强等是造成政府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需要强化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工作,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和建立行政决策问责制度,以有效地防范政府决策失误,将失误的程度减少到最小。

[1]谭兴中.论推进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4).

[2]王瑞丰.政府决策失误频现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黄庶.论政策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

[4]管永前.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

[5]孟金霞.谁为政策失误买单[J].时代潮,2003.

[6]梁津明.关于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问题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

[7]姜晓萍,范逢春.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5.

[8]荣仕星.论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制度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9]孙培燕.公共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J].社会科学家,2005(3).

D630

A

1671-864X(2016)08-0077-01

猜你喜欢

理性决策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诸葛亮隆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