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以吃的女人》中的异化主题研究

2016-08-15张昌明钱艳美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1

名作欣赏 2016年30期
关键词:玛丽安特伍德克拉拉

⊙张昌明 钱艳美[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1]

《可以吃的女人》中的异化主题研究

⊙张昌明 钱艳美[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1]

《可以吃的女人》是加拿大女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早期作品,描述了19世纪处于消费主义意识和男性霸权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女性——玛丽安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历程。本文借助异化理论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身份异化现象进行探讨,致力于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审视作者阿特伍德对女性身份话题所做的深切思考。

《可以吃的女人》 异化 父权制 消费主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是当代加拿大著名的女诗人、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1969年,她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出版,立即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和讨论。身份异化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得到学者们不同的诠释与分析。横艮(Shannon Hengen)指出小说反映了“性别物化过程和在劳动异化社会中女性的地位”①。克洛德尼(Kolodny)认为小说是在告诫读者“人不可能在自我的各种幻象版本之间真实地存在”②,还有些学者则从“异化消费”的角度分析了消费社会中“商品的异化能力”③。关于异化,学者们大多将它理解为社会政治和心理范畴的自我认知困境、身份丢失及精神危机等,而在精神分析领域内关于异化的论述则不多见。事实上,阿特伍德以高超的叙事能力展现了主体构建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冲突,刻画了一个分裂、矛盾的异化主体。本文将借助异化理论继续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玛丽安被“吃”的现象及其成因,进而审视作者阿特伍德对女性身份的深切思考。

《可以吃的女人》的主人公玛丽安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工作,有着一个体面的律师男友。表面上看,玛丽安的工作和爱情生活似乎都十分平坦,但在她的内心却有一种困惑:她下意识地感觉到无论在事业还是婚姻上她都不能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玛丽安和她男朋友彼得之间的依附关系使她的身体开始变得不正常。在一个聚会上,当玛丽安听到彼得自豪感十足地向她的朋友炫耀他射杀一只野兔并将它开膛破肚的经历时,她突然意识到那只野兔就是她自己。她突然发现她一直从属于她的未婚夫,自己像那只野兔一样无法摆脱人类的控制。从那之后,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了玛丽安的身体异常,她开始厌食,精神日渐崩塌。在故事的结尾,她决定摆脱社会强加在她身上的一切。婚礼前,玛丽安烤了一个女人形状的蛋糕献给她的未婚夫作为自己的替代品,向他表明她不是一个可以吃的女人,从而与过去一刀两断。

对于故事的结局,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帕克(Emmar Parker)认为,玛丽安“中断了和彼得的关系,重新获得了自我”④。斯托(Glenys Stow)认为通过摧毁这个象征物,玛丽安“挣脱了社会施加在她身上的行为模式”⑤。从格林(Gayle Greene)的观点来看,蛋糕“是一个吞噬玛丽安的社会体系的反抗标志”,玛丽安最终“从被猎杀者变为猎杀者”⑥。这些分析都呈现了玛丽安意识到自我身份丧失和恢复主体意识追求自由的过程。然而在小说中,玛丽安却告诉我们,她的努力“作为一种象征,彻底失败了”。小说的结果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愉快的结局,而是更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显然,以上众多解读似乎与小说内涵有所错位,无法圆满地阐释这个被称作后现代小说中的寓意。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视线转到玛丽安的内部主体并找到她异化的根源。

“异化”这个词来自拉丁语“alientio”和“alienate”,其最初的含义是“身份转移”“精神失常”和“人际隔阂”。作为一种理论探讨,异化出现在文艺复兴后。首先讨论异化本质的是社会契约论,其中异化被明确界定为对抗个人权利的消极活动,指放弃和转让的权利。马丁·路德首先将希腊《圣经》中表述的异化概念翻译成德文。随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思想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化。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在《精神现象学》达到顶峰,异化已成为对自然、社会、历史和其他核心概念等辩证发展的阐释。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从物化的角度阐述了异化。时至今日,异化不仅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被引入到文学研究领域中去。纵观中外文学史,可以发现异化已成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异化是人类存在的普遍现象,艺术生产作为精神创造活动不可避免地思考和展示这一现象。尤其在西方文学中,将异化纳入文学创作中的例子有很多,这表明异化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异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作家们多通过作品中主人公异化身份来探讨和揭示文化背景和写作意义。本文将援引异化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可以吃的女人》的异化主题,具体从厌食症和对女性身份的拒绝两方面来探讨玛丽安身份异化的表现。

在小说中,玛丽安的饮食原本是正常的,但在与彼得订婚后却出现了问题。玛丽安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人格就像食物一样被彼得一点一点慢慢吞噬,她失去了自我并成为彼得的附属品。“她不知她哪个器官出了毛病,拒不接受所有露出一点骨头、腱子和肌肉纤维痕迹的食品,反正她绝不是存心为之。”⑦更糟糕的是,她疯狂地感觉到自己在被吃。有次她和彼得一起去餐馆吃饭,她发现自己不能吃牛排,因为她想起了面前食谱上牛的图像:“……牛身上的线条和标签向你展示了它全身上下都在被分割。他们现在在吃的是来自它后背的某些部分。书中她回忆的牛画着眼睛、触角和乳房,它很自然地站在那里,不受身边特殊标记的干扰。她想,或许有许多的仔细研究,他们最终能够繁殖它们,这样它们出生就已经被统治和测量。”⑧玛丽安觉得在她和彼得的关系中,她一直被消费,“彼得笑着并咀嚼着,愉快地意识到自己上等的能力”⑨。很明显,彼得的权力在玛丽安之上,这也预示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顿饭在玛丽安“不高兴地捻了下指间的纸巾,看着彼得的最后一块牛排消失在他的嘴里”⑩中结束。玛丽安试图逃离彼得,但最后被他在另一街道俘虏,“我允许自己被带到车里并被塞到前座”⑪。可以看出,玛丽安完全处在彼得的控制之下,她是麻木的、被动的。

玛丽安的异化身份不仅体现在她自身的被消费、被“吃”,同时还表现在她对女性身份的否定拒绝。当她去拜访大学同学克拉拉时,克拉拉的女性身体被严重丑化:“现在怀孕七个月的她看起来像是一条吞了一个西瓜的大蟒蛇……她躺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看起来像一个奇怪的植物生长,球形块茎,已经长出了四条细白的根和一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⑫克拉拉的巨型身材让玛丽安对女性身体产生了偏见,甚至影响了她与克拉拉之间的接触。直到克拉拉生完孩子,玛丽安才恢复与克拉拉的正常沟通。“她认为克拉拉现在正在向她正常大小的体型紧缩,她又能再次和她自由地谈话。”⑬玛丽安在克拉拉生完小孩后给她买了一些玫瑰,“一个真正的克拉拉的回归礼物,再一次无竞争地拥有自己虚弱的身体”⑭。当他们谈论分娩时,克拉拉对玛丽安说,“你真的应该尝试一下它”⑮。而玛丽安却发现“克拉拉的生活似乎正在慢慢脱离她,她只能盯着窗户”⑯。她们对女性身份的不同观点披露了玛丽安对传统女性身体的拒绝。

玛丽安对女性同事的态度也流露出她对女性身体的偏见,女性身体在她眼中似乎是肮脏的、堕落的,“她们就像在这里的任何其他东西一样,办公桌、电话、椅子在办公室的空间里:只能看到轮廓和表面的物品”⑰。玛丽安无法明确地区分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形象和身份。她渐渐地厌恶女性身体甚至开始拒绝自己的女性身份。玛丽安对女性身体偏见的态度不仅表现在对她的朋友和同事上,甚至是对陌生的女人,比如那些在理发店的女人,“所有可见的是一排有着各种形状的腿和手的奇怪生物举着杂志,头是金属圆形状。迟钝的,完全迟钝的”⑱。阿特伍德将玛丽安的厌食症和对女性身份的拒绝做了一个巧妙的融合,通过主人公拒绝食物与女性身体来表达她的心理困惑和主体异化。

对于文本中玛丽安身份异化的背后成因,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分析:消费主义和父权制度。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它将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提出了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并将人类异化为消费机器。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使人们逐渐产生了心理上的匮乏,人们对使用价值的需求从“基本需求”转变为“欲望需求”。在这种消费心理的支配下,消费变成一种病态行为、一种对商品的过度需求和占有。异化的产生使人们迷失了自我,被消费社会所驯服和操纵。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在丧失自我的同时被异化为商品,特别是女性,变为男性主导社会中的消费品。玛丽安是个特别恐惧女性消费功能的人,因此,她的身体不断地异化,体现出消费主义对女性身体的占有。

作为一名市场调查员,玛丽安见证了各种病态庸俗麻木的公民,他们贪婪于吃、喝、性和消费。她对商品的异化力量感到恐惧。为了刺激消费,商家往往把商品与女性的情感形象联系起来,女性的情感被“性感”取代,她们完全独立的人格被否定。玛丽安遭受厌食症,声称自己是个“可以吃的女人”,表明了她正在经历一个主体迷失的身份危机。玛丽安通过厌食症表达了不能用言语传达的信息,并表达了其心理的反抗,这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控诉。阿特伍德将玛丽安的异化展现在她的厌食症上,揭示了女性作为受害者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异化的身体是无疑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抗议消费主义,表达了对爱和尊严的渴望。

异化导致了自我分裂和自我身份困惑,其解决方案是“追求自己的身份,实现完整的个体和社会”⑲。大病一场后,玛丽安最后发现彼得一直在试图摧毁她。在彼得的眼中,她只是他枪口下的猎物,就像那只野兔一样。在小说结尾,玛丽安烤了一个女人形状的蛋糕作为她的替代品献给彼得吃,借此表达她对消费主义的反抗。玛丽安最后发现她厌食症的根源:“你一直试图摧毁我,是吗?你一直在试图同化我。我给你做了一个替身,是你会更喜欢的东西。这是你一直想要的,不是吗?”⑳彼得没有吃玛丽安为他准备的蛋糕而是离开了。更戏剧性的是,玛丽安吃了蛋糕。随着彼得的离去,玛丽安似乎感到轻松,她的厌食症也随之消失,这一结局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玛丽安对消费主义反抗的胜利。

其次,西方父权制度是导致玛丽安拒绝女性身份的根源所在。父权制度下,男人不断地开发新资源,为社会提供生存材料,并实现他们自身的超越。男性被赋予更高的地位,女性则被视为“弱势”。父权制度下的男人将女人视为他们的财产和附属物,女性被放置在“他者”的地位。女性逐渐丧失自我意识和主体人格,成为异化的人。故事发生的加拿大仍处于父权制社会,男人在社会中有着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家中的天使”一直是传统父权社会的理想女性形象。这种刻板形象的形成有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父权社会的价值标准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导致女性屈服于父权制的力量,并渴望从父亲和丈夫那得到救赎。在玛丽安的生活中,公司的高管都是男性,他们的办公室都在楼上,象征着崇高的地位,他们被称作“楼上先生”。虚伪、狡诈的公司管理者对员工无情、冷漠,女性员工常因她们的婚姻和生育被解雇。面对残酷的生活,玛丽安将她的希望寄托在了传统的婚姻上,试图构建自己的主体身份,从彼得那里赢得人性尊严。

然而,彼得在其前途光明和良好教育的表面下潜藏着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他选择结婚是因为婚姻是他职业发展的一枚棋子。他希望玛丽安“通情达理”,而他却一点也不在乎玛丽安的情绪感受,这使玛丽安感觉自己被利用和操纵。彼得是权力的代表,他用父权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比如购买狩猎的枪支和模型船。同时,他还要求玛丽安一切都要服从他,包括吃饭和做爱的方式。当玛丽安和彼得相处时,她总是小心翼翼地迎合他,玛丽安和彼得之间没有平等,她失去了所有能维持平等和尊严的空间,甚至被剥夺了幻想平等的权利。玛丽安成为父权制度下的一名受害者。

《可以吃的女人》是阿特伍德最有影响力的早期作品,它叙述了主人公玛丽安对个体和自由的精神追求的故事。为了摆脱被消费和被控制的异化模式,玛丽安以身体为话语场进行着自身的反抗。在小说中,玛丽安的几次逃离生活和对食物的抵抗实际上都是她对女性被支配地位的潜意识抗争。厌食症和拒绝女性身份都是玛丽安身份异化的表征,同时也可以被视为反抗父权体制的方式。“异化”是解读《可以吃的女人》的文本的核心词。本文将焦点集中在主人公玛丽安的身份危机上,并用“自我异化”一词指她情绪和心理问题。异化在这里是个分析文本的有效工具,通过异化主题,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玛丽安的异常行为,同时,能够认识到小说其超越时间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①Hengen,S..MargaretAtwood’sPower:Mirrors, Reflections and Images in Select Fiction and Poetry. Toronto:Second Story,1993:48.

②Kolodny,A..“Margaret Atwood and the Politics of Narrative”.Studieson Canadian Literature:Introductory andCriticalEssays.Ed.ArnoldE.Davidson.New York:MLA,1990.90-109.

③何畅、闫建华:《试论〈可以吃的女人〉中的消费主义意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1卷第5期,第106-108页。

④Parker,E..“You Are What You Eat: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the Novels of Margaret Atwood”.Twentieth CenturyLiterature.Vol.41,No.3(Autumn,1995):349-368.

⑤Stow,G..“Nonsense as Social Commentary in The Edible Woman”.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1988:90-101.

⑥Greene,G..“Margaret Atwood’s The Edible Woman:‘RebellingAgainsttheSystem.’”.MargaretAtwood, ReflectionandReality.Ed.JamesM.Hauleand Beatrice Mender-Egle.Edinburg,TX:Pan American Up,1987.95-115.

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⑳Atwood,M..The Edible Woman.Anchor Books,1998.

⑲Hengen,S..MargaretAtwood’sPower:Mirrors, Reflections and Images in Select Fiction and Poetry. Toronto:Second Story,1993:48.

作者:钱艳美、张昌明,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学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玛丽安特伍德克拉拉
低调的爱意更浓
低调的爱意更浓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重来一次的机会
阿特伍德:文字令我自由
克拉拉过敏了
克拉拉过敏了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动物狂欢节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