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走向“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创设
2016-08-13许文婧
许文婧
[摘 要]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如何与行业结合,一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饭店英语,作为ESP课程教学范畴,如何打破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薄弱之处,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 实现职业技能和语言能力两手抓,值得探究和践行。
[关 键 词] 饭店英语;职业能力发展;教学模式;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46-01
随着酒店业的日趋国际化,具有较高英语服务技能已成为高星级酒店对新一代酒店员工选择的重要条件。尽管我校开设了饭店英语课程,但学生在酒店实习、就业过程中,仍显露出英语口语薄弱、不善表达、语用能力差等问题。改变饭店英语课程原有的语言教学传统,创设适合行业发展新趋势的教学模式已然必要。
一、探寻饭店英语“职业能力发展”新型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发展”教学模式突出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使得专业英语教学与行业、职业和岗位实现良好的对接。
(一)基于行业知识铺设的教学内容结构重组
饭店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首先依据酒店前厅、客房和餐饮部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其次根据部门各自的岗位设置安排具体的教学任务;最后每项教学任务又以具体的工作流程形式呈现。“职业—岗位—服务流程”的教学内容先重组后整合,有助于促成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基于职业技能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方法选择
1.创建情境化教学场景
利用前厅、餐饮和客房实训室,呈现情景对话所需要的背景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演欲望,帮助学生牢记饭店服务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好基础。
2.引领实践教学,深化情境
借助校企合作的辦学优势,组织学生到酒店见习,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情境化场景联想力的提高。这打破了单一的课堂语言情景教学形式,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企业对新职业人的综合要求。
(三)基于语用能力锻炼的教学组织运行
1.任务驱动
此阶段旨在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不过分强调语言的流畅性。学生在没有学习英语表达的前提下,通过专业课程(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的知识累积,通过模仿课本中的句型和常用表达,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知识准备
该阶段最为关键,主要遵循“职业能力发展”教学原则来安排教学:①熟悉工作流程;②学习相应流程的英语表达和常用句型;③知识点讲解和分角色朗读,并对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阶段的表演进行涵盖语音和语调在内的深入点评和引导性学习。教师适时示范表演,使学生在“学中做”。
3.项目拓展
本阶段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词汇和常用句型完成岗位服务。这一环节借助仿真实训室,向学生发放道具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同时不定期将教学地点搬到校企合作酒店,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真枪实弹的操练,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二、打破课堂传统语言教学模式遗留的“后遗症”
(一)改变传统的“纯”语言教学理念
创设“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饭店英语课程偏重于读写技能而忽略听说技能的模式,将学生语音、语调的纠正和句型、词汇、语法的训练,融入行业背景知识和语言语境的再现,使学生在开口发音时摆脱畏难情绪,减少口语表达时的死记硬背。
(二)改变传统“失真”的课程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饭店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一讲解变成了情景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法虽有其优点,但虚拟情境用多了,学生也会产生倦怠心理。而“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由于融合了仿真实训室和酒店真实场景,可以改变口语练习受教师控制的机械操练,在带给学生新鲜感和实物感的同时,增加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与配合。
(三)改变传统“一卷论”的学生考核定性
改变以往一张期末试卷评价学生成绩好坏的简单粗暴方式。将学生平时主动参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学习情况纳入平时成绩;企业在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中,对学生职业英语技能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也按一定比例归入学生平时成绩。
总的来说,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的飯店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使教室服务于语言学习、仿真实训服务于模拟操练、酒店岗位实训服务于实际运用提高,从而构建职业能力发展模式下的饭店英语课堂三结合的语言教学、实践模练和实训真操“无缝”对接体,也为探索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如何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拓展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闫秦勤.DCPEA教学模式在高职《饭店英语》中的应用探析:以“入住登记”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
[2]杨雪霁.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3]刘玲.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酒店英语教学改革[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