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8-13邱祥军
邱祥军
[摘 要] 汽车机械基础学科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技术和今后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 键 词]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54-01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开动脑筋思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思维中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和顺序性,从而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向前发展。
汽车机械基础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交通运输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技术和今后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在本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以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启发联想,丰富想象力
例如,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油液流经管道或液压元件时都会产生压力损失,那么,教师在讲解流经液压元件的局部压力损失时,就可进行类比,把油液比作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把液压元件比作收费站,汽车经过收费站时就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样油液流经液压元件会产生局部压力损失。经过类比联系,教师帮助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其创造的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营造活跃的环境也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我在分析摩擦压力机的运动状况时,某个学生得出“减速下降,增速上升”的错误结论。此时,我未简单地加以批评,而是与学生一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求知欲望非但没有受到挫伤,相反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
三、注重实验,组织探索性实践活动
实验和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中和观察后进行深入细致的思维活动。通过分析、比较和抽象,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讲授知识的理解。例如:我们分析缝纫机的传动特性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其运动,判断它属于哪种结构,认清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分析清楚其传动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实验与实践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和实践方法去验证结论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和实践的具体做法和一些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教师要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轴的设计”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教师在讲解此节时可以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拆卸车床的主轴,认真思考轴上的各个截面的变化,键槽、轴槽、螺纹及倒角的设计,同时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考虑对现有轴提出一些改进优化措施。通过此活动把教学内容和实践联系起来,使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基本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四、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反复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还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在课后布置适量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力求具有多样性、启发性、挑战性。例如,教师布置的作业,目标应多方面,不限于认知和记忆,更应强化发散思维能力,理解、分析、综合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讲授分析液压传动系统时,课后曾布置过这样一次作业,其中有一道题为:图示为一动力滑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图,启动滑台后,该系统能自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其中A的开口比B的开口大,读懂系统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标注元件的名称及其作用?(2)图中的调速阀能否换成节流阀,为什么?(3)能否将调速阀装在进油路上,为什么?(4)分析液压回路的动作顺序表?(5)其巾E元件可否调换,为什么?(6)有无多余的液压元件?(7)其中lxk、2xk、3xk的作用?(图附后)這道题既要学生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名称,又要学生掌握各元件的灵活运用,其中部分问题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光跃.谈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教通讯,2002(3).
[2]冒俊华.基于机械基础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J].企业导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