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6-08-13许小红钟国金奉化市新桥骨科医院奉化315500
许小红,钟国金(奉化市新桥骨科医院,奉化 315500)
·临床研究·
揿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许小红,钟国金
(奉化市新桥骨科医院,奉化 315500)
目的 观察揿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7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揿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是一种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患者依从性较好。
针刺疗法;颈椎病,交感神经型;揿针;皮内针疗法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颈椎病,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电脑、手机的兴起,长时间低头伏案的人员逐渐增多,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揿针疗法是临床上一种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笔者采用揿针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40例,并与普通针刺治疗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均为20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治疗期间因个人原因脱落3例,最终纳入统计共77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7岁,平均(37±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3个月,平均(8.10±3.82)个月。对照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7岁,平均(36± 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年,平均(8.14±3.7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关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枕部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压升高、肢体发凉、畏寒、多汗失眠;或者交感神经抑制的症状,包括头晕眼花、上眼睑下垂、流泪、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增强、或者嗳气[2]。晚期患者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伴有耳鸣,鼻部异物感;常伴有神经根型或者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椎 X线摄片一般可见典型的颈椎病改变,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椎体或者小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CT、MRI检查可见椎间盘退变性改变[3];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体检见风池穴压痛阳性,常可在C2-4棘突两侧2~3 cm处有明显的压痛点,局部可触及条索状物或者硬结,同侧肩胛内上角常有硬结和压痛,斜方肌紧张。凡是符合上述症状、体征、X线表现,并排除内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其他疾病者,即可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百会、风池(双)、三阴交(双)、内关(双)、太冲(双)。安尔碘棉签消毒穴位局部皮肤3遍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22 mm×1.3~1.5 mm揿针进行埋针,留针2~3 d后取针,3 d后再次埋针。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安尔碘棉签消毒穴位局部皮肤 3遍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0 mm× 40 mm毫针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1]
痊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颈部劳损或者扭伤以致经脉不畅,络脉瘀阻,脑脉失于气血充养而致眩晕,多属于经络虚证;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致使颈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出现松弛或乏力,从而加速了颈椎的退行性改变,阻碍颈、肩、背、胸部的经脉畅行,故而发生诸多临床症状[4]。中医学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病因都是由于颈椎退变所致,所以治疗上就要针对颈椎退变进行,先用牵引的方法来恢复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与椎体之间的间隙,缓解因颈部的椎体、椎间盘、韧带位置的改变或骨质增生等因素产生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改善椎体附近的血液循环,缓解椎间盘及其相应组织的退变。百会属督脉,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升清降浊,为治疗眩晕之要穴[5],针刺百会穴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解除眩晕。肝经原穴太冲具有疏肝理气、清肝泻火、镇肝熄风、平肝潜阳之效,为理气之主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眩晕、两目昏暗、心胸胀满等。原穴代表了本经脉的主治功能,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与督脉会于巅”,说明太冲在理论上也与脑有着密切的关联,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上病下取”的理论,故取之,以得至效。风池穴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足少阳胆经循行过侧头部,能输布和调节头部的气机,且风池穴位于颈部,根据现代解剖研究,其深层的重要结构主要是延髓和椎动脉,针刺风池穴,针尖向对侧鼻尖方向,其深面正对着同侧的椎动脉[6]。风池主治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目赤肿痛、高血压,且配太冲有明目止痛、降血压的作用[7]。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现代临床研究[8]认为内关对心血管病、神志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良好效果。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主治心悸、失眠、肠鸣、腹胀、腹泻等 ,并能保吴血压稳定。此外,心理因素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也有重要的地位,而内关、三阴交合用恰有除烦安神、平心静气之功效。诸穴合用,共收至效。
揿针疗法又称皮内针疗法,是经络腧穴理论、针刺理论的指导下,将揿针刺入穴位并留置2~3 d,通过针刺、经络腧穴及“久留针”的作用对腧穴产生吴续有效的刺激,可提高腧穴的兴奋性和传导性,达到良性、双向性调节的作用,能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9]。揿针疗法适用于疼痛性疾病、慢性病,或者因故不能每日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可以用于巩固某些疾病治疗后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种疗法疗效相当,而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更好,符合现下社会对生活、工作节奏的要求(高速率、高效率),是临床上针灸医生治疗此类疾病的一个上佳选择。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2] 王衍全,杨豪.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84.
[3] 祝才银.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80.
[4] 吕少杰.伤科疾病针灸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
[5] 金瑛.压灸百会穴结合陈氏仰卧位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 8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93-1954.
[6] 严振国.常用穴位解剖基础[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160.
[7] 罗永芬,高忻洙,魏稼,等.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1.
[8] 王启才.新针灸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343-344.
[9] 杨兆明,郭恩吉,郭诚杰,等.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4.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Thumbtack Needle Acupuncture for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XU X iao-hong,ZHONG Guo-fei. Fenghua Xinqiao Hospital of Orthopedics,Fenghua 3155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umbtack needle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 Seventy-seven patients with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7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40 cases.The same acupoints were selected in the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thumbtack needle acupunctu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1.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92.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s Thumbtack needle acupuncture 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The patients have good compliance.
Acupuncture therapy; Cervical spondylosis, sympathetic; Thumbtack needle;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
2016-02-16
R 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7.0861
1005-0957(2016)07-0861-02
许小红(1977- )男,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