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寂护正名研究

2016-08-13

关键词:多罗民族出版社藏文

顾 毳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上海200241)



寂护正名研究

顾毳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上海200241)

寂护在藏文史籍中出现有多个异名,不同时代的藏文典籍提到寂护时通常会有几个异名同时出现。加之绵长的历史,以及佛教生命观对史学观的影响,寂护的异名问题越来越显著,先后引起宗喀巴和多罗那他的注意,但均未给予充分的解答。由于现代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要求,对寂护异名进行考证,一方面关涉到寂护相关研究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关涉到寂护异名著作的归属问题,具有一定的文献学意义。通过研究,将寂护署名著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厘清。

寂护;正名;文献;归属

一、寂护异名问题的提出

吕澂(1896年—1989年)先生所著《西藏佛教原论》主要是依据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也正是多罗那他明确提到寂护异名问题:

多罗那他是继宗喀巴之后认真思考寂护异名问题的学者,由于他对寂护异名所作的论证并不具完全的说服力,因此,并未能给寂护正名。对寂护进行正名,必须进一步考察藏文史籍。

二、寂护异名在藏文史籍中的流变

《贤者喜宴》之后就是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

三、藏文佛教义理典籍《见差别》中的线索

造成寂护和静命“同一性的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年代久远,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吐蕃时期的历史资料和集体记忆出现断层;二是由于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所造成的,这是不同语言的异质文化传播过程中在所难免的现象。

据对寂护的著作译跋等的研究,其论著不论是前弘期还是后弘期都存在译名不统一的现象。早期藏文史籍比较忠实的采用寂护梵文法名,而中后期藏文史籍则基本没有出现寂护梵文法名,只出现了藏文译名。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梵文渐渐从藏传佛教中退场,藏传佛教走向其自身特定逻辑的独立发展时期。

虽然,寂护的著作中发现流传下来的梵文本有两部,即《摄真实论》和《议论正理论》,但这两部著作与寂护代表作《中观庄严论》并非译于同时,且两部著作藏文本署名亦不相同,因此,寂护正名研究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和意义。

四、寂护异名研究在文献学中的意义

在本次会议上马来西亚木材理事会精心安排了9位演讲者,他们是分别来自意大利、芬兰、瑞士和马来西亚的资深专家,就全球经济前景、全球木材供需、可持续森林管理和认证的必要性、全球家具行业状况、马来西亚木材贸易以及林业产业行业自动化等问题做了非常深入和详实的报告。会议讨论热烈,他们还就马来西亚木材生产商如何克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分享了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会议。

以上著作是寂护现存的著作,然而据布顿目录,寂护的著作不仅如此,尚有一些密宗类小部著作仍未发现,也许在将来会有新的发现。

五、结论

寂护在公元8世纪中叶进藏传播佛法,修寺建庙,建立佛教僧伽组织等卓越的历史事迹使得他成为藏族历史学家们“永恒的记忆”,几乎所有藏文史籍中都有或详或略的涉及。此外,寂护著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思想,在印度佛教后期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在历史中曾经被淹没,以至于寂护的事迹与寂护的作品地位相分离,但近代以来,随着全球佛学研究升温,寂护的思想价值正在被挖掘中。对寂护正名研究实属必要。从寂护正名研究延伸出的寂护著作归属问题,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寂护著作进行梳理,有助于对寂护思想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1][3]宗喀巴.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论(藏文版)[M].拉萨:色祖囊丹古籍整理社,2013.131,171.

[2]宗喀巴.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论[M].法尊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76.

[4]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M].张建木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204.

[5]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藏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257.

[6][7][8]拔·塞囊.拔协(增补本)[M].佟锦华,黄布凡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105,105,114.

[9]贤者弟吴.弟吴宗教源流(藏文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301-306.

[10]娘·尼玛韦色.娘氏宗教源流(藏文版)[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88.251-293.

[11][12][23][24]布顿仁钦珠.布顿佛教史(藏文版)[M].拉萨:中国西藏知识出版社,1988.184,206,227,193.

[13]蔡巴·贡嘎多吉.红史(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36.

[14]萨迦·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203.

[15]班觉桑布.汉藏史籍(藏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80.

[16]郭·循努白.青史(藏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64.

[17]班钦·索南扎巴.新红史(藏文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16.

[18]巴俄·祖拉陈瓦.智者喜宴(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361.

[19]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54.

[20]松巴·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藏文版)[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214-215.

(责任编辑杨士宏责任校对张瑞珊)

Gu Cu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1001-5140(2016)03-0020-08

2016-03-09

2012年国家民委项目“理论与信仰的重构:宗喀巴中观思想的哲学诠释”(项目编号:12XZZ010)

顾毳(1975—),女,江苏南通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藏传佛教、中国哲学研究。

B949

A

猜你喜欢

多罗民族出版社藏文
世界是一道精致的灰
敦煌本藏文算书九九表再探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藏传佛教图像与文本结合叙事方式的变迁——系列多罗那他祖师传记唐卡的单幅解读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俄总统否认“第一猫”走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