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述评

2016-08-13周宏伟高小强

关键词:西北地区回族村镇

田 毅,周宏伟,高小强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619)



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述评

田毅1,2,周宏伟1,高小强1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619)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村镇及民居都具有民族特色,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浩如烟海。因此,将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全面地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内容、方向和成果进行分析,才能够为之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更能够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保护开发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本研究主要利用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和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并按照民族类别来总结述评。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整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对甘肃省回族的研究最多;从内容来看,对传统民居的类型和分布的研究成果最多。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的不足,未来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

传统村镇是指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保留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农村聚落。西北地区传统村镇包括古镇、传统村落以及古街区,主要是指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的农村聚落。通常所说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省。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包括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藏族、土族等。其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多样,形成了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村镇,而且这些传统聚落形态、传统民居格局及艺术等方面的民族特色非常浓厚,是我们了解特定民族历史文化,认识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传统村镇形成及演变、传统民居的类型和构造、村镇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试图从问题意识的维度把握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以明晰其成就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西北地区传统村镇的分布

西北地区是中国较为特殊的区域。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却只有4%,少数民族人数约占西北地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村镇在西北地区广泛分布,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先将国家评选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进行简单介绍。

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分六批选出276个历史文化名村和252个名镇。其中,西北五省共入选名镇18个,名村15个。从2012年至今,分三批评选了2 555个中国传统村落,西北地区有105个。其中,青海有41个,名列第一,陕西30个,甘肃和新疆均为15个,宁夏仅有4个。在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中,大部分都具有民族特色,这些村镇共47个,其空间分布如下图表所示。

表1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分布表

图1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分布图

目前来说,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不仅限于国家评选的这些“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落”,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以研究这些传统村镇的文章为主,但同时也包含了另外一些尚未被国家入选的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文章。

总体来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受到的关注还比较少,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西北少数民族多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较少;第二,当地政府及百姓对这些传统村镇和建筑不够重视,保护意识较差;第三,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当地因外出务工者增多,导致许多民族村镇破败,环境恶化。这些均给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评选造成较大的阻力。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概况

(一)专题论文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网,从中检索西北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西北传统村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等主题的论文,查阅到从1987年到2014年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相关的文章共107篇,并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态势。其时间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论文数量历年变化图

从图2可以看出,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整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在2003年、2009和201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研究高潮。这几次研究高潮的出现与当时的政策背景有很大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评选开始,国家已经逐渐开始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聚落。1986年,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时,首次提到了对民族传统村镇的重视:“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2003年,国家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其中再次提到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关注:“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特色和风情,民族特色传统建造技术。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这一评选办法的公布引起了学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的重视,引发了2003年的研究热潮。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7条规定,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其中一个标准:“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2012年—2014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产生,更是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从对各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论文来看,有关回族传统村镇的文章最多,占45%,如图2所示。这与回族在西北地区的大量分布有密切关系。有关维吾尔族传统村镇的文章数量位居第二,撒拉族位居第三,东乡族和保安族的文章最少。

图3 研究各民族传统村镇的论文百分比

从研究的省域分布和民族来看,对各省各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状况也有所不同,对回族综述性的研究文章较多,共7篇。以地域来看,对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总体研究有9篇,对青海少数民族的总体研究共5篇。对各省各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其文章数量如图4所示。

图4 研究各省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论文数量分布图

从研究类型来看,学位论文共38篇,约占研究总数的36%,且主要集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所学专业多为建筑学、建筑史、艺术学、规划设计等。从研究内容来看,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传统村镇的变迁和发展;传统民居的结构和文化;传统村镇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其中,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专题研究是最主要的一个内容,共有82篇,占文章总数的77%,至今都是学界的热点,其主要关注民居的格局、形态、装饰艺术、民居文化等微观研究。传统村镇的演变文章共17篇,占16%,传统村镇的保护文章共8篇,占7%。

(二)相关专著

近些年,与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相关的研究性著作也逐渐增多。在《中国民居研究》[1]《中国民居建筑》[2]《中国传统民居》[3]等著作中都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进行了简单介绍。《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从整体性的研究视野上,第一次对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的民居类型、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论述[4]。王军所著的《西北民居》是针对西北地区民居进行研究的最新著作,其中对少数民族民居的研究较为简略[5]。此外,还有《陕西民居》[6]《新疆传统建筑艺术》[7]《中国伊斯兰建筑》[8]《新疆民居》[9]等书都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民居做了基础性的研究。

另外,还有不少分区域对少数民族民居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如梁琦的《青海少数民族民居与环境》一书,是通过对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村落和民居建筑进行实地调查而作的[10]。这是一部对青海少数民族村镇民居研究较为全面的著作。这些专著既有纵向分析,又有横向对比,丰富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

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进展

(一)回族传统村镇研究

回族在西北地区的分布较为广泛,学界对回族传统村镇和民居的研究也比较丰富。孙大章介绍了宁夏和甘肃回居的平面布局,均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11]。王军指出西北回族民居多以生土为建筑材料,装饰风格具有宗教特色[12]。

1.宁夏回族传统村镇研究

宁夏是回族聚居区,因此对宁夏回族村镇的研究最为丰富。“西海固”是宁夏传统村镇主要分布区域,王军等从西海固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入手,指出传统村镇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合”的格局以及“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特征[13]。燕宁娜提出了西海固地区回族村镇的三种建设模式,即传统聚落改造模式、城郊型聚落更新模式、生态移民新村建设模式[14],这对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村镇建设具有启示意义。陈忠祥等以宁夏泾源县为例,对回族村镇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分类,即川地型、坡地型、半川半坡型和河谷型,并指出未来宁南地区回族村镇将向大村落、向高宽阶地集聚的方向发展[15]。陈明以宁夏固原地区张易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了宁夏南部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包括行列式、自由式、特殊式三种,而回民村镇以伊斯兰教堂为公共活动中心分散分布[16]。

宁夏回族民居类型有窑洞、土坯房、土堡寨等。薛敏以永宁县纳家户村为个案,分析了当地民居有几方面的特征:民居房屋呈现轴线和空间递进;厢房为单面坡;有特色砖雕及灰瓦装饰[17]。李景隆总结了回族的雕刻艺术,包括砖雕、木雕和彩绘,堪称“三绝”[18]。燕宁娜指出宁夏回族建筑风格的形成受到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宗教文化、军事等角度的影响[19]。

宁夏回族传统村镇的保护现状堪忧,有将近一半的地区处于重保护轻开发的状态。齐一聪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对遗产保护不够重视的原因主要是忽视制度与管理、保护资金不到位、民众参与度较低、相关学术研究较少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重点是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注重周边的文脉传承以及开展合理培训[20]。

2.甘肃回族传统村镇研究

甘肃省的回族分布较为广泛,对甘肃省回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变迁及民居建筑。

李茹冰总结出甘肃回族传统民居类型有农宅式和堡寨式,包括四类单体建筑类型:“虎抱头”式、“廊檐”式、“一出檐”式、“钥匙头”式,院落类型有廊院式和合院式[21]。甘肃回族的传统村落中,临夏八坊是一个热点区域。陆鼎元介绍了八坊的住宅群是“围绕各个清真寺,随着水渠及道路走向逐渐发展而成的”[22]。李茹冰对临夏回族民居中的白宅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单体建筑的民族特征:进深尺度小、开间数有奇有偶、有单独的宗教生活空间,院落类型基本为四合院形制,室内及室外装饰都具有民族特色[23]。陈建红重点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民居空间环境与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民居的三种类型,即合院式、店宅式、寨堡式[24]。

3.青海回族传统村镇研究

对青海回族主要是传统民居方面的研究。民居的主要形式为庄窠,内部以平房居多,多以黄土为建筑材料。刘建军认为单体建筑与甘肃回族传统民居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青海回族民居类型单一,甘肃回族民居院落类型更为丰富,庄窠形式的民居类型是甘肃回族传统民居中的一种。所用建筑材料主要是生土、木材和麦秆。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25]。

(二)撒拉族、土族、藏族、保安族、东乡族传统村镇研究

撒拉族、土族、藏族及保安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西藏三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的民居形式为庄窠。孙大章认为其主要特点是四合院周围有高厚的夯土墙围护,似堡垒[26]。杨桂香认为青海这些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体现了儒、道、佛合一的文化现象,是长期杂居的结果[27]。

1.撒拉族传统村镇研究

青海撒拉族主要聚居于循化县,对其传统村镇的研究多从聚落形态、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及营造艺术入手。解立红考察了青海循化县大庄村和上白庄村,认为村委会、清真寺和取水点为村落的三个中心,其空间布局考虑了宗教信仰因素[28]。哈静指出循化县的传统民居现存的主要有“庄窠院”和“篱笆楼”两种。庄窠的建造方式是“打庄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抵御风寒、防御侵袭的微缩城堡[29]。马永平分析了庄窠院的结构,认为庄窠院以户为单位,主要建筑材料为粘土、木料,院落空间秩序分明,包括正房、厢房、角房等,屋顶平坦[30]。周晶对其装饰特色进行了考察,认为装饰以砖雕、木雕为主,其建造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人类学意义[31]。

2.土族传统村镇研究

青海土族的传统民居也是庄窠形式。梁琦分析了土族传统村镇的选址,主要在山水环抱处,庄窠“靠山修筑于山脚向阳的缓坡上”,平面布局以四合院为多,多利用当地的土、石、木为建筑材料,围墙高大厚重,屋顶木构架承重,能够防寒保温[32]。崔文河认为土族民居的更新应当在集成传统聚落的基础上进行,要统一规划、分区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一体化[33]。赵昌宏等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对青海互助土族的民俗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青海土族民俗旅游的优势及劣势,提出了互助土族民俗旅游的开发对策:建立主题鲜明的土族文化旅游区;利用节会集中展示其旅游资源;建立土族文化博物馆;利用研讨会挖掘土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34]。

3.藏族传统村镇研究

西北五省的藏族主要分布于青海六个自治州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向达认为青海藏族地区的传统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转弯处或交汇处的台地,山体的缓坡处。村镇布局遵循因山就势、顺应水脉等原则,以寺庙为核心,以民族构筑物为节点[35]。

梁琦介绍了藏族民居“主要有帐篷、碉房(楼)、土木房、庄窠四种形式”[36]。他指出庄窠房屋呈“一字形”、“L”形或四合院,多为二层。帐篷一般用牦牛毛线编织而成,碉房多用石块和土做成,墙体垂直,形似碉堡[37]。马贵指出青海藏族的民居建筑特点是坚固稳定,防御性强,民居中对柱头、门框、屋顶、墙体等的建造风俗都受到了藏族宗教文化的影响[38]。

杨林平对甘肃南部藏族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研究,指出藏族乡村聚落类型有宗教型聚落、宗族型聚落、贸易型聚落,从比例与尺度、层次与序列等方面分析了公共空间的构成方式,在乡村聚落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9]。齐琳认为甘南藏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是半农半牧型民居,多为二层建筑,底层为畜牧圈、草料间、杂物间等,二层包括起居室、经堂、卧室、厨房等。文章指出甘南藏族民居受到气候条件、地貌特征、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影响[40]。

4.保安族传统村镇研究

对保安族传统村镇的研究较少。刘壮等人运用三维绘图软件的优势,以临夏麦积山县保安大墩村为例,把保安族传统聚落形态还原成三维模型,认为传统民居的总体布局特点是“高墙连房”,民居类型多为庄窠院,内部陈设简单有特色,窗户、房檐雕刻比较精致。利用三维虚拟技术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保安族的民族建筑特色[41]。

5.东乡族传统村镇研究

东乡族多分布在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民居形式也为“庄窠”。马平总结出庄窠通常是一家一院,院内以北房为上房,主要是土木结构[42]。张琦以果园村为例,指出果园村民居院落呈“L”和“凹”形,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木材、麦草、砖瓦为辅[43]。

(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

1.维吾尔族传统村镇研究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数量最多,传统村镇特色鲜明,学界对维吾尔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村镇类型、形成,民居建筑及文化等方面。

刘淑英分析了新疆不同地区村镇的住宅形式:伊犁是坡顶住宅,南疆是平顶,吐鲁番为半地下室土拱平顶式住宅[44]。赛尔江指出喀什地区的民居形式是“辟希阿以旺”式,这是一种外廊式组合单元,平面形式有一字型、L形和U形[45]。李慧选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域,指出这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民居被称为“花园式”民居,有“一字形”和“曲折型”两种[46]。叶贵祥考察了和田维吾尔族民居建筑,发现其呈现出外部闭合、内部开放的结构特点;居室空间组合方式自由灵动;建筑就地取材、建筑方法传统成熟[47]。

闫飞认为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在建筑、装饰、民族信仰、宗教伦理等方面均显示出较高的地域人文价值[48]。茹克娅、母俊景等详细介绍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多采用拱顶、柱廊等装饰,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并指出要将传统装饰艺术结合新技术运用到新民居的建设中去[49]。

2.哈萨克族传统村镇研究

哈萨克族传统村镇有游动式和定居式两种模式。陈震东认为,哈萨克族传统民居形式有毡房、石块建筑、木构建筑、生土建筑、砖木建筑五种[50]。叶尔森认为毡房是一个圆形的单间式房屋,其门窗形态独具特色,窗户由十字交叉的弧形细木杆组成,门为双扇门,屋中央是火塘。内部空间主要供起居、日常生活使用,外部空间多用来饲养牲畜。总体而言,具有公共性、共享性、开放性的特点[51]。陈震东还指出,石块建筑是一种简易住房,墙壁根据石料大小厚薄不等。木构建筑有坡顶方构和坡顶圆构两种。生土建筑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砖木建筑多分布在城镇定居之处[52]。

3.蒙古族传统村镇研究

新疆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为“蒙古包”,为毡木结构体系,阿金总结其特点为“构造简单,轻便耐用”[53]。房屋主体由木制的房架和毛毡组成,“房架由圆形天窗、活椽子(乌尼)、可折叠的栅栏木架(哈那)等组成。毛毡由围毡、顶盖毡和门帘毡组成”[54]。

4.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传统村镇研究

这几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多分布在新疆地区。对这些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马平的《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一书,指出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宁、塔城、喀什、乌鲁木齐、莎车、叶城等地,民居形式多样,圆顶的“阿瓦”、平顶稍有倾斜的长方形土屋,牧区的主要住毡房。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民居具有中亚西亚的建筑风格,尤其是雕刻艺术[55]。塔吉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县,典型民居为石屋,多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大多是正方形、平顶石屋。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乌鲁木齐、伊宁和塔城,其居住风格和当地类似,多为平顶土房。柯尔克孜族的主体部分居住于南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等地,民居形式多为可移动的“毡房”[56]。

四、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展望

纵观近二十年来对西北少数民族村镇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2000年以后,其研究视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论文及著作更是大量出现。其中,研究的民族、区域和内容愈加多样化。学科范围上不再局限于建筑学,其他学科的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论题。不少研究融合了建筑学、民俗学、地理学的方法,甚至还引入了三维模型系统来进行更加微观的分析。总体而言,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极大地展现了其丰富内涵。但是,相比而言,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成果还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研究成果类型来看,论文多而专著少。专著多以省为研究区域,更小区域的研究并不多见。论文中期刊论文居多,硕士毕业论文也不少,虽然研究区域较大,内容丰富,但是疏于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挖掘,系统性研究多而专题研究较少。

其二,从研究内容来看,理论研究欠缺,个案研究丰富。文章较少采用国内外的理论成果来进行分析,导致研究方法和模式较为单一。个案研究主要集中于宁夏、甘肃、青海的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县,疏于分析普通村落中的少数民族民居特色及文化。偏重于整体性研究,忽略了差异性研究;偏重于具体形态的分析,忽视了规律的总结。对不同民族的传统村镇、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村镇的对比研究较少。对于少数民族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研究亦为不足,有的研究没有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较少,有的研究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发现其特色之处。

其三,从研究对象来看,对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最多,对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较少。对回族传统村镇的研究较为全面,但是地域性研究差别较大,多关注甘肃和宁夏的回族,对陕西、青海、新疆的回族传统村镇的历史变迁以及保护规划关注不够。撒拉族、土族、藏族、保安族等民族分布较为集中,聚落及民居差异性较小,因此总体研究较多,细部分析较少。对于维吾尔族,多关注民居建筑的装饰类型和文化,而对民居建筑的研究比重较小。

其四,从研究领域来看,主要集中于建筑学、旅游规划、艺术学等方面,历史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学者参与较少。

其五,从研究视角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村镇空间形态、民居格局类型研究较为详细,却疏于分析村镇形成的历史因素以及民居形态形成的原因;多以建筑学实地测绘方法为主,未能很好地结合史料分析、口述史等研究方法来共同研究。

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对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以后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研究内容来看,更应当注重理论的探讨,多参考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并能够准确应用。要多关注少数民族杂居的村落,并注重规律性的总结。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历史演变是一个较为欠缺的研究方向,今后应当加强研究。村镇的发展和变迁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只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多的是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演变过程的剖析能够为今天民居建筑文化、旅游规划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对于西北少数民族村镇保护和规划的研究也应当积极关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中,有不少地区民族杂处。将村镇当做一个系统来综合研究,发掘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各地特色更加有针对性地做保护规划的研究。

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看,对回族、撒拉族的传统村镇发展以及民居形态研究较多,之后应该多关注回族民居文化的来源及发展研究。土族的村镇研究着重于保护和发展,应该对传统村镇的形成及民居特色做深入探讨。对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村镇变迁及民居方面基本没有深入研究,之后更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其三,从学科方法的运用来看,除了需要掌握建筑学的知识外,还需要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如运用GIS、三维模型等技术手段,以及历史资料的收集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使得研究更加细致,才能在旧的研究模式中寻找新的出路。

[1][11][26]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22][50][52][53]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767,810,819,820,822.

[3]李燕,陈雷.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42][55][56]马平,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24,40,46-49.

[5][12]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

[6]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张胜仪.新疆传统建筑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

[8]路秉杰.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北京:三联书店,2005.

[9]陈震东.新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32][36][37]梁琦.青海少数民族民居与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34-37,41,42.

[13]王军,陈莹.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传统聚落初探[C].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2009.

[14]燕宁娜.西北地区回族聚落营建研究基础与构想——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J].南方建筑,2013,(2).

[15]陈忠祥,马海龙.宁夏回族社区不同地域类型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性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3,(1).

[16]陈明.宁夏南部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固原地区张易镇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7]薛敏.宁夏回族村落的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18]李景隆.西部少数民族居住民俗的美学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9]燕宁娜,王军.宁夏回族建筑形态及其可识别特征成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

[20]齐一聪.宁夏回族建筑遗产保护研究[J].中国名城,2014,(3).

[21]李茹冰.甘肃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3.

[23]李茹冰.回族传统民居与民族文化——甘肃临夏八坊回族传统民居白宅调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3,(2).

[24]陈建红.张家川回族民居空间环境与文化特征[J].室内设计,2003,(1).

[25]刘建军.文化导向下的青海回族新民居建筑营造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7]杨桂香.浅析青海少数民族民居特色与审美价值[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28]解立红.从两个村庄看撒拉族村落建筑文化[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

[29]哈静,潘瑞.青海”庄窠”式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色探析[J].华中建筑,2009,(12):89-91.

[30]马永平.撒拉族传统民居建筑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4,(3).

[31]周晶.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2,(1).

[33]崔文河,岳邦瑞.青海土族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与更新策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

[34]赵昌宏,马明呈.青海互助土族民俗旅游的SWOT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5]向达,高静,胡辉.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更新模式研究[J].中外建筑,2011,(5).

[38]马贵.青海藏族民居与居住文化[J].城镇化与城市发展,2006,(20).

[39]杨林平.甘南藏族乡村聚落公共空间特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40]齐琳.甘南藏族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41]刘壮,郑海晨.三维模型在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中的应用——以临夏积石山县保安大墩村为例[J].中外建筑,2013,(5).

[43]张琦.类型学视野下的东乡族传统民居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4.

[44]刘淑英.浅述新疆维吾尔族村镇住宅[J].小城镇建设,1987,(6).

[45]赛尔江·哈力克.新疆地域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J].华中建筑,2005,(5).

[46]李慧.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代代表性民居建筑及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47]叶贵祥.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态环境与村落调查研究——以和田县罕艾日克乡霞村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48]闫飞.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聚落地域性人文价值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3,(3).

[49]茹克娅.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装饰美学[J].中外建筑,2009,(1).

[51]叶尔森.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空间解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9.

[54]贺萍.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类型分析[J].西域研究,2004,(3).

(责任编辑贺卫光责任校对张瑞珊)

Studies of Traditional Ethnic Villages and Towns in Northwest China in Past 20 Years

Tian Yi1,2, Zhou Hongwei1, Gao Xiaoqiang1

(1.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hanxi,Xi'an,710062;2.Research Center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Fenhe River Valley,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hanxi,Taiyuan, 030619)

In Northwest China there a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their traditional towns and inhabitants have their ethnic features, high valu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science, etc. The relative researches are abundant in achievements. Therefore, it is really necessary to sort out these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is very field should be done in terms of research contents, direction and achievements. This kind of analysis will offer revel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new understanding of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se villages and town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Through analysis of published books and articles, the authors sum up this very study and offer their own critique. The study shows: so far as the study of ethnic minorities villages and towns in Northwest China is concerned, the generic studies are on rise, and the amount of studies of Hui nationality in Gansu is the largest. In terms of contents, most studies are about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inhabitants. However, in terms of status quo,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ory, methods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Much needs to be done so as to strengthen these aspects.

Northwest China; ethnic minorities;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owns

1001-5140(2016)03-0001-09

2016-02-1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08)

田毅(1987—),女,山西孝义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学、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周宏伟(1965—),男,湖南宁乡人,“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环境史、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高小强(1980—),男,甘肃静宁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

C952

A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回族村镇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共在西北地区的兵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