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探析武陵山区消除贫困的策略

2016-08-12李翠花吕宗耀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武陵山湖北劳动力

李翠花 吕宗耀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探析武陵山区消除贫困的策略

李翠花 吕宗耀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文章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通过探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的作用,得出人力资本开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并结合武陵山区的现实状况,提出大力发展人力资本投资才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这一观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人力资本理论;武陵山区;消除贫困

一、人力资本理论简介

1.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的起源较晚,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却有着较久的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在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撰写的《国富论》一书中,就详细介绍了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对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重要作用,首次将人的知识才能视为资本,提出人的才能是重要的生产手段的观点,他认为,在各种资本的投资中,对人本身的投资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人力资本理论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理论,并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还要归功于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舒尔茨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诞生的标志。他在长期研究美国农业经济问题时发现,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已不是促进美国农业生产产量和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真正促进这一发展的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理应和其他物质资本一样获得相应的回报。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也做出了较大贡献,他的代表作《人力资本》在西方学术界被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他在著作中提出,人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从而确定了人力资本和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同时他还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人口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并得出结论。此外,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也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上功勋卓著,他利用1929年至1957年的经济数据,通过精确的计算,论证出国防教育的发展在美国经济这30年间的经济增长中贡献了23%的份额。他认为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不但有利于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增长,而且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2.人力资本开发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单直观地看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生产函数公式为:Q=AKαL1-α,其中Q为产出,K为物质资本投入,L表示人力资本投入,A和Q为常数,α为小于1的正数。从公式可以看出,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决定了产出的增加(经济增长),但二者的程度是不同的,所引起的产出增长所占相对份额分别为α和l-α。自20世纪以来,美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于物质资本投资的3倍,也就是说α=0.75,l-α=1-0.75=0.25,而美国的资本和工资收入之比为1:3,刚好论证了这一结论。近年来,人力资本促进收入增加的效应正在不断增大,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人力资本所引起的收入增加已是物质资本的4倍,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舒尔茨的研究也表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1957年美国的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同期收益提高3.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仅增加3.5倍,其收益则提高了17.5倍,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武陵山区要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其人力资本的开发。只有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才能和武陵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匹配,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总之,人力资本既是资源的开发者,更是利用者和管理者,只有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彻底改变武陵山区的贫困现状,这也是整个西部山区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二、武陵山区地理范围和人文状况简介

武陵山区位于我国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的边界交汇处,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包括五十余个县市,土地总面积约1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其中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共11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武陵山区地势险要,山高谷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处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但与此同时,他也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内贫困人口多、分布范围广,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并于当年底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武陵山区为我国当前重点扶持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及首个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试点。可见,贫困是武陵山区面临的严峻而又迫切的问题,如何消除贫困,提高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武陵山区的贫困现状与贫困原因

长期以来,武陵山区的贫困现状未能得到改变,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武陵地区有贫困行政村1495个,贫困人口达100.4万,贫困发生率41%,比全国贫困发生率3.6%高了37.4个百分点。其中,五峰县贫困人口6.69万,贫困发生率高达51.85%,2009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其返贫人口达6785人,反贫率5.26%;恩施州贫困人口多达86.31万,贫困发生率达41%,因病因灾返贫人口6.1万,返贫率2.93%;长阳县贫困人口7.44万,贫困发生率33%,返贫人口7363人,返贫率3.23%。由湖北省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整个武陵山区聚集了大量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都大大高于全国水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

造成武陵山区长期以来处于贫困状态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尽管武陵山区物种多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地处山区,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困难,加之山区生态破坏严重,造成了恶性循环。其次是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武陵山区偏于一隅,交通不便,造成了该地区在区位上的劣势,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优势逐渐弱化,虽然有较好的资源作为物质基础,但是武陵地区人口教育水平的低下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的匮乏是人口贫困乃至贫困代际继承的一个根本原因。

最后是受教育水平低。武陵山区处于三省一市的交汇地带,人口众多,其中少数民族占了一半,从整体上来看,劳动力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偏低,人力资本较为匮乏。

武陵山区三省一市人力资本状况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平均劳动力人均年收入(元)3996209856255125448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055.296.716.046.15人均培训次数(次)0.020.10.510.480.31

来源: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进行的2010年“武陵山区减贫战略研究基线调研”项目调查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武陵山区的劳动力年均收入平均为4480元,其中湖南、湖北仅为2098元和3996元,低于平均水平。平均受教育6.15年,仅相当于小学毕业水平,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均低于平均水平。而人均接受培训次数仅为0.31次,湖北仅0.02次,近乎为零,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劳动力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可见,受教育水平和年均收入低、人力资本匮乏是武陵山区人力资本的基本现状,而这种状况在湖南、湖北山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四、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武陵山区消除贫困的启示和对策

人力资本理论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武陵山区经济和人力资本的贫困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武陵山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特别是教育水平偏低,这是武陵山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劳动力教育水平偏低不仅影响到其发展意识,而且制约了其发展能力的提升,也致使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困难,减贫进展缓慢。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要彻底摆脱贫困,就要从根本下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整个武陵地区的人口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因此,结合人力资本理论与武陵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运用这一思想分析武陵山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很多时候即便有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投入,也是“治标不治本”,返贫率居高不下,难以真正脱贫。事实证明人力资本的短缺已经成为武陵地区消除贫困的根本障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将进一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主导因素。因此,武陵山区要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以人为本,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2.加大对武陵山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

武陵山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人力资本十分匮乏。而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在未来产生比物质资本投入更高的收益,而且要真正消除贫困,就必须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因此,必须从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着手,提高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

3.重视职业教育和自由迁徙劳动力的教育

武陵山区的劳动力长期面临学历教育程度低、职业教育几乎空白的状况,这也是长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要改变贫困现状,必须从教育入手,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推进学历教育,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在职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才能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此外,还应重视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教育,如提供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增加收入来源。

4.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效应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武陵山区作为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只有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比如,加大对贫困农村物质资本的投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为人力资本发挥效用提供平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率。

总之,人力资本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武陵山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源泉,只有人民的素质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富裕强大。

[1]王红利.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陈应鹏.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1991.

[3]魏洛明.人力资本投资与贫困地区发展[J].社会科学家,1994.

[4]李忠斌.民族经济学[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5]周康.人力资本理论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J].探索研究,2012.

2012自然科学基金71263015

李翠花(1987-),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湖北民族学院,专业: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吕宗耀,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武陵山湖北劳动力
The rise of China-Chic
武陵山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驰援湖北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湖北武汉卷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