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49例

2016-08-12任建兵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耳聋

任建兵



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49例

任建兵

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张掖 734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内耳循环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依据中医六经辨证给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49例,总有效率97.9%;对照组47例,总有效率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关键词:耳聋;六经辨证;疗效观察

突发性耳聋是五官科常见的病症,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由于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各种噪音污染,耳鸣耳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营养神经、改善内耳循环、高压氧等方法治疗,而传统中医治疗主要以脏腑及八纲辨证为主,运用六经辨证的研究较少。自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体系以来,众多医家以此为依据,取得了不俗的临床疗效,故有必要就耳聋的六经辨证规律做一探讨,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虽然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外感病史,因此依据六经辨证,分析该病的传变规律,将其过程分为三期进行辨证治疗:一期:太阳证期,二期:少阳证期,三期:少阴证期。通过观察发现该方法在阻断病程的演变、预防复发、降低后遗症等方面,疗效明确。笔者依据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96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住院患者,共96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18)岁;平均病程(10±6)天。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平均年龄(40±15)岁;平均病程(9±7)天。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均经耳镜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并依据《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1]确诊为突发性耳聋,而排除耵聍、异物和脓耳原因所致。

1.3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①太阳证:证见耳鸣或耳聋,伴头痛、眩晕,兼见寒热身痛等表证,苔薄白,脉浮。②少阳证:耳鸣、耳聋,伴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脉弦。③少阴证:耳鸣耳聋,伴腰膝酸软,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心烦不得眠,舌红少津,脉细。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1)神经营养类药物:维生素B1 0.1 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2 500ug肌肉注射,每日1次,脑苷肌肽6ml加入250ml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2)改善内耳微循环: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加入250ml葡萄糖,静滴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4.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一期: 太阳证。治宜祛风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味。方药组成: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薄荷6 g,荆芥10 g, 防风10 g,桔梗10 g,杭白菊10 g, 川芎10 g,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二期:少阳证。治宜和解少阳。方药:小柴胡汤加味。方药组成:柴胡10 g, 黄芩10 g,清半夏10 g,连翘15 g,郁金10 g,生姜10 g,大枣5枚水煎服,日1剂。

三期:少阴证。治宜滋补肾阴。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方药组成:熟地黄20 g, 山药15 g, 山萸肉15 g, 云茯苓12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 磁石30 g, 牡蛎30 g,石菖蒲10 g,水煎服,日1剂。

1.5疗效标准参照《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耳鸣耳聋的疗效标准,痊愈:纯音测听检查0.25~4kHz各频率听力恢复正常,耳鸣症状消失;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耳鸣症状基本消失,但在安静处仍有轻微耳鸣;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耳鸣症状减轻;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dB以下,耳鸣症状无改善。

1.6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耳鸣耳聋是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通路的病变所引起,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营养神经、改善内耳循环、高压氧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并不显著,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探索一种能够阻断病程演变、预防复发、降低后遗症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学认为[3],本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耳窍闭塞,耳部经络痹阻,气血失和,致耳窍失养,发为耳鸣耳聋。外感风热邪气郁遏不泄,循经上扰,壅闭清道,引起耳聋。或热病余热未消,清窍不通,或反复感冒,邪蒙耳窍,均能引起耳鸣、耳聋。正如《济生方·耳论治》所云:“疲劳过度,精气先虚,于是风寒暑湿,得以从外入。”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该疾病的传变具有一定规律特征。在六经病症中多为越经传,即沿太阳证—少阳证—少阴证传变。太阳病主要是外感病初期,其病机主要是正能抗邪,邪遏肌表,其病机主要在营热卫;病人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发热、恶寒、脉浮;治法主要以解表为主。太阳病未愈,越经传为少阳病。少阳病是外感病的亚热期,主要病机是邪正交争,正气略虚,病位在肝胆;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目弦等症状;治法主要以和解为主。少阳病未愈,越经传为少阴病。少阴病则表现为肾阴亏虚,虚火上浮。故颧赤口干,手足心热,虚烦失眠,腰膝酸软。治法则需滋补肾阴。我们依据该疾病的传变规律,将疾病的发展分为三期,在不同时期,依据辨证分型给予口服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它可以有效阻断病程演变,预防复发,降低后遗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舒怀.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0-122.

[2]余小萍,李守朝.社区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92-695.

[3]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5-116.

[4]李展宗,李云英.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71-73.

[5]李东波,孙丽萍,韩锦华.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49-5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38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429-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张国英2015-03-10)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耳聋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遗传性耳聋基因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