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躯体、心理与普通人群亚健康分类的调查研究*

2016-08-12陈晓辉史占江吕翠田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亚健康体质大学生

陈晓辉 史占江 吕翠田



对大学生躯体、心理与普通人群亚健康分类的调查研究*

陈晓辉史占江吕翠田△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46)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分布和体质偏差分布状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5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亚健康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分布和体质特点方面分析调查。结果亚健康发生率67.38%;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亚健康三者兼有发生率最高,达到57.41%;心理亚健康中情绪偏差发生率56.68%,兴趣淡、懒散现象发生率46.93%,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率57.40%,记忆力减弱发生率44.04%;躯体亚健康中发生率排在前三位的症状是:①眼睛异常(眼干涩或有明显黑眼圈或视力下降),②月经异常(周期提前或退后或不定期;量多或者少;痛经),③睡眠异常;亚健康因素以持续感觉有紧张精神压力为最高,其次为缺乏运动、感受来自环境中的较多污染;亚健康人群中所出现的偏颇体质,以阴虚体质发生率最高,达到25.86%,其次为气郁体质,达到17.03%。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比较突出,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亚健康并重,体质偏颇以阴虚和气郁明显,应给予重视和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体质

大学生所在的年龄组和成人组比较,相对属于精力充沛、五脏调和、气血充盈、精神放松、心理压力较小的群体。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该年龄组群不少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容忽视。我们以河南省郑州市的5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亚健康整体分布状况、躯体亚健康和心理、社会亚健康分类分布状况等,为进一步改善和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提供研究的依据,也为研究社会其他人群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为郑州大学、华北水利学院、河南中医学院3所大学大一至大二的志愿接受调查的学生,共计530名,发放问卷530份,收回有效试卷512份,有效率96.6%。其中男生 244名,女生268名,年龄19~21岁,均未发现和确诊器质性疾病。

1.2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由经培训后的问卷调查员发放调查问卷表,现场问答和填写,完毕后收回问卷,并剔除无效问卷。调查问卷为自拟亚健康症状调查表,该表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内容,将亚健康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交往亚健康三大部分,结合临床经验,自拟亚健康症状调查表,调查条目共计37条。

2 调查结果

2.1在所调查的512名大学生中,总计有345名出现亚健康症状,发生率67.38%。其中男性群体中亚健康比率达到63.93%,女性群体中亚健康比率达到70.52%。

2.2亚健康群体中,单一表现为或躯体或心理或社会交往亚健康的较少,而三者兼有发生率最高。无论单一或者兼有,躯体亚健康的发生率为78.23%;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为87.38%;社会交往亚健康的发生率为77.60%。具体各类亚健康分布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的亚健康分布

2.3躯体亚健康调查项目包括30项按照发生率的高低,排在前十位的症状分别是:①眼睛异常(眼干涩或有明显黑眼圈或视力下降),②月经异常(周期提前或退后或不定期;量多或者少;痛经),③睡眠异常(多梦或入睡困难或容易醒或嗜睡或者睡不解乏),④皮肤感觉异常:容易过敏或者容易干燥,⑤发异常(发枯裂或掉发较多),⑥头部感觉异常(时有昏沉感或疼痛不适感),⑦咽喉异常(干痒或有异物感,痰多,或白或黄或者清稀),⑧精神方面:平素精神不振,易疲劳倦怠乏力,⑨排便异常(便秘或便溏稀或便粘滞不爽或肛门灼热或肛门坠胀感),⑩面部异常(有较多明显痤疮)。具体见表2。

表2 躯体亚健康30项症状的发生率

2.4心理亚健康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主要涉及情绪偏差、兴趣淡漠/懒散、记忆力和注意力改变方面。其中情绪偏差(经常处于某种情绪之中)发生率57.18%,平素做事兴趣淡或者做事易于懒散现象发生率45.93%,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发生率59.40%,记忆力有减弱现象的发生率41.64%。情绪偏差又包括抑郁寡欢、急躁易怒、紧张焦躁、恐惧胆怯,可对应中医的悲忧、怒、忧思、惊恐七情。具体见表3。

表3 心理亚健康之情绪偏差发生率

2.5社会交往亚健康在2项社会交往亚健康调查项目中,常感到社会交往困难的占社会交往亚健康总人数的64.82%,常感到人际关系紧张的占社会交往亚健康总人数的35.18%。

3 讨论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人群中亚健康发生率比较高,达到63.13%,与高耀武、周旭等的研究结果接近[2,3]。由于大学生处于身体精力较旺盛时期,也是中医认为肾中精气充沛阶段,摆脱了高中较紧张学习生活环境,尚未步入社会,社会负担较小,一般被认为是在人生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最健康的阶段。但本次研究结果却显示该群体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也提示我们去重视亚健康的悄然侵袭,即使在貌似健康人群体中的发生率也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较男生,女生亚健康发生率要高于男生,和杨欢等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4]这可能与男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精力更充沛、思想更豁达,而女生身体较为柔弱、精力较不足、性格内向、思想内敛、情绪容易压抑等有关。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所颁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将亚健康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交往亚健康三方面。本次调查对此三类型亚健康均涉及有调查题目,统计结果显示,单一的躯体、心理或社会交往亚健康的发生率不高,而躯体、心理或者社会交往亚健康三者兼加并存的发生率较高。这也反映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或者社会交往亚健康都不是孤立单一发生的,常常相互影响而并存。中医认为人体形神一体,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形体不适可以造成情绪的失衡,而情绪的失衡可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机体躯体亚健康的各种不适症状表现。这就给临床工作者以提示,患者往往以躯体亚健康为主诉求诊,医者需要从三者不可分割的高度去认识,必须在处理以躯体亚健康为主诉的病案中,关注心理情绪的异常,以及个体在社会交往方面的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群体处于从高中以学习为生活核心的状态转换到大学时期较为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生活状态,容易出现和他人交往的很多困惑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就会因为和同学关系紧张,不能融洽相处等诸多问题,导致心理偏差,情绪低落或者异常,进而造成躯体亚健康。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者并存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提示不能忽视在在解决躯体亚健康时的心理疏导,这也是中医学治病求本的原则体现。

在躯体亚健康的30项躯体症状表现中,最突出的是睡眠异常,包括多梦、入睡困难、易醒或嗜睡或者睡不解乏等。现代社会睡眠障碍越来越突出,而大学生的生活作息自主支配,普遍存在睡眠较晚或熬夜现象,情绪心理问题的困惑会加重影响睡眠质量。在女生中,月经周期紊乱或痛经较为突出。女生的亚健康会影响体内气血的运行输布,也会影响到女性生理健康月经方面,并由此造成月经周期紊乱或者痛经等,这些可能会影响以后身体的生殖系统健康,因此对女生的月经异常现象不可忽视。另外由于大学生群体学习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会较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出现眼睛异常(眼部常觉干涩、有黑眼圈、视力下降)的亚健康较明显;持续较久的用脑和较突出的睡眠异常,也会增加大脑功能紊乱的发生,引起头昏沉感或者头痛不适的症状。

心理亚健康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情绪偏差、兴趣淡漠、懒散、记忆力改变、注意力改变的发生率差异性不明显,而在情绪偏差一项中,基本没有恐惧胆怯的情绪,以急躁易怒、紧张焦躁、抑郁寡欢三种情绪为突出。结合大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敢于拼创,无所畏惧,因此恐惧胆怯情绪没有,但因对未来存在着很多的迷茫、困惑和不确定因素,并且期待成功心情迫切,容易导致焦虑和烦躁易怒、抑郁,属于中医的忧思、怒、悲忧情志,体现了中医“七情不畅”的特点。

有关社会交往亚健康的问卷项目中,在所列的2个条目中,以社会交往困难表现较为突出。这反映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力不足。周旭等[5]调查321名大学生发现突出的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包括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群体生活交往等。因此提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亚健康的干预指导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定亚健康状态特点。临床对该群体的亚健康干预可以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在躯体亚健康方面对于较为突出的症状进行诊疗干预;在心理亚健康方面不可忽视对情志、兴趣、记忆力和注意力诸多方面表现的观察和干预;同时也不可忽视作为学生群体存在社会交往的亚健康,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也是亚健康干预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北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

[2]高耀武.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与分析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 (5):149 -150

[3]周旭,肖元梅,王超,等.南昌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364-1366

[4]杨 欢,田 宇,冀宝安,等.大一新生亚健康状态现况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 (3): 337-339

[5]周旭,肖元梅,王超,等.南昌市理工科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49-51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No.78)

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0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366-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陈玉龙2015-06-02)

Research on Assortment of Bodily Sub-health, Psychologically Sub-health and Social Sub-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CHEN Xiaohui1LYU Cuitian1SHI Zhanjiang1

(Basic Medical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Henan,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ed status of sub-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the distributed status of effect factor and constitutionally differentia. MethodTo employ the method of randomization sample questionnaire from 320 university student. The result was analyzed from the distributed status of sub-health, effect factor and constitutionally differentia. ResultsGenerant rate of sub-health was 63.13%. The top is the generant rate of body, psychologically and social sub-health synchronously, which reached 55.64%. Generant rate of emotion abnormality was 57.18%. Indifferent rate was 45.93%. Generant rate of not concentrative attentive was 59.40%. Generant rate of subdued memory was 41.64%. The former symptoms in bodily sub-health were sleep abnormity, menstrual abnormity and optical abnormity. ConclusionThe sub-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stands out, and body, psychologically and social sub-health synchronously are common. It is supposed to be paid attention and treated.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 Sub-health; Constitution

猜你喜欢

亚健康体质大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大学生之歌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