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主义绘画与早期勋伯格音乐创作研究

2016-08-12赵琳博

北方音乐 2016年11期
关键词:勋伯格康定斯基表现主义

赵琳博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表现主义绘画与早期勋伯格音乐创作研究

赵琳博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9世纪末,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逐渐显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意识思想都在发生着变化,各种思潮相继出现,艺术家们逐渐开拓了新的艺术领域。本文通过阐述音乐与美术的渊源以及探索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表现主义的演变过程与它的新的艺术思潮来分析作为音乐爱好者的画家康定斯基与勋伯格在绘画上、音乐上、思想上的相互影响。

康定斯基;勋伯格;绘画

一、表现主义的艺术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德奥地区与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性促使社会的矛盾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争权夺霸,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对国内的劳动人民、工人等社会最底层者压榨,进行严重的掠夺与剥削。当时的知识分子崇尚自由,他们看到了种种丑陋的、黑暗的、扭曲的社会现象,并非常的不满和感到恐慌。在现实生活里,这些知识分子对虚妄的社会现象却又束手无策,无法改变现状的他们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认为在如此黑暗的现实社会里,只有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表现主义的思潮崛起,艺术家们通过对发生在当时社会真实阴暗的现状进行描绘,来揭露并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恨不满和对当时社会的反抗、批判,来寻求新的时代。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源于绘画领域,后在戏剧、诗歌、电影、建筑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主义的前身是野兽主义,野兽主义的艺术家的绘画方式是从颜料管直接挤出颜料抹在画布上,他们注重使用鲜艳的颜色形成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大胆使用有着强烈的画面感,笔法粗犷简单,没有造型,有着表现主义的倾向。

二、作为音乐爱好者的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是俄罗斯美籍画家,是抽象艺术的奠基人,“蓝骑士”的创始人之一。康定斯基是一个对色彩魅力非常沉迷的画家,他认为颜色有着隐秘的生命力,有着一定精神层面的意义。

图2 《印象三号》,康定斯基[俄](1911)

康定斯基的作品创作具有一定的自律性,绘画自己的意识。他也是第一个真正将音乐绘制在绘画作品上的艺术家。他对音乐的感觉常常和色彩感联系在一起,希望色彩线条能与音乐融会贯通,传达出精神。康定斯基曾在观看了一场音乐会后,创作了一副名为《印象3号》的作品(图2),抽象的黑色钢琴被淹没在黄色海洋中,这幅作品没有任何具象的结构,只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呈现出来,很难令人想象黑色部分是一架钢琴,其他部分表示观众。但整个作品的画面感表现出了音乐会的氛围,色彩的鲜明对比,大小不一的不规则色块,犹如音乐的节奏律动。康定斯基认为,他需要的绘画方式要如同音乐般有律动的感觉。一个画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需要具象的方式来表现。

在此音乐会后,康定斯基给勋伯格写过一封信并附有很多副自己的绘画作品,信中说“您不认识我,但我们所努力向往的以及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却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您的作品中个性化音响的独特生命力也正是我想要在绘画中探寻的。”后来勋伯格在收到信后就立刻回信给康定斯基并表示很喜欢这些作品,而且也深信两人在创作的关键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1]。他们在通信中,一直讨论绘画音乐的形态,不难看出勋伯格与康定斯基对彼此之间创作“结构”的讨论,给后来勋伯格表现主义的音乐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后来来往的书信中,他们均表示对当时存在的音色和色彩都怀有不满,都有革新的预言和意向。

康定斯基在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仅会弹钢琴,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大提琴手[2]。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阐述,视觉艺术中的点、线、面、色等都有各自的“内在声音”。他说绘画和音乐的组成将成为一门新的艺术诞生,即“真正史诗性的艺术”[3]。可见艺术能同时满足视觉听觉,声音与色彩可以同时结合让人满足所有的感觉。康定斯基的绘画打破了传统,他认为艺术是与灵魂沟通的最好方法,康定斯基的创作一直是以精神为目的,内在的表现都需要通过精神为出发点来表达。

三、作为美术爱好者的勋伯格

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理论家。勋伯格是一位悲观主义者,1933年,希特勒上台,下令绞杀所有的犹太人,勋伯格流亡期间饱尝人间艰辛,认为到艺术应是反映现实本身的真实。

勋伯格是20世纪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现代音乐的开拓先锋者。勋伯格最初的创作受到马勒、约翰·施特劳斯和瓦格纳的影响,延续着后浪漫主义风格。勋伯格结交了很多艺术家,后受到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悲剧美学、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潜在意识的影响,勋伯格开始创新,对传统的美学进行反抗、革新。勋伯格与画家康定斯基的关系交好,交往密切频繁,在读过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后,勋伯格对视觉艺术有了很大的兴趣,此后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勋伯格对康定斯基“反逻辑”的观点非常赞同,并把“反逻辑”称为“无意识”,勋伯格认为,艺术应该是没有意识的,所有有意识的创作都没有摆脱传统,艺术就应该是直接的表现自身的情感特性。

表现主义音乐认为艺术就该直接的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揭示人类的内心感受,这与康定斯基的观点不谋而合。十二音音乐把十二个半音完全孤立,占同等重要的地位,放弃主属的关系,瓦解了调式调性与传统的和声功能,使无调性占有重要地位。勋伯格在自己所著的《和声学》中,对音乐与美术创作技法的相似处有做分析对比,音色、音高和力度与美术中明暗,色度,饱和度有相似性。在两者的表现形式上,专业术语上也有相同之处,例如结构、起伏、渐变等术语。他们的艺术作品都注重人类的情感表达,只是采用的表达语言形式不同。

勋伯格在与康定斯基结识之前,已是位独具个性的画家,他的基本功是画家里查·格斯特勒所教授,他不仅画过自己的自画像(图3),也大量的绘出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如深色的风景画,抽象的套画《凝视》,抽象的自画像等。1904年,他的绘画作品还参加了“蓝骑士”的画展。勋伯格的绘画与音乐一样,放弃所有没有必要的装饰性东西。

图3 勋伯格的自画像及作品《怒视》,作品75号,(1910)

四、勋伯格的音乐互动性异质同构特征

所谓异质同构就是说不同的表现形式所达到的不同情感效果,本质上是具有一致同构性的,在其中找到相融合的共同点,从而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各门艺术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对应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音乐与美术之间相对应的关联性:

1.抽象VS无调

美术中的抽象指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不模仿自然,复制自然,而是以直觉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没有中心焦点,它与音乐中的调性的瓦解意义是相同的。勋伯格创作无调性音乐的重要方法是防止作品中出现任何可能形成调性的因素,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以废弃调性中心,摒弃一切能形成调性中心的规律性、功能性为创作基点。没有调性的存在,关系到整部作品应该何时结束,结束在哪里,就像一个画家任何色彩形状都可以不顾客观世界的使用,那这幅作品应该从何开始,从何结束一样。勋伯格的《三首钢琴作品》之三(谱例1),是无调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没有调号,没有明确的主音,音程多为极端的不协和音程。

谱例1:《三首钢琴作品》之三片段

2.线条VS节奏节拍

抽象的绘画中没有明显的线条,康定斯基《构图8号》(图5),由不同的几何形体组成,如同勋伯格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节奏发展模式,虽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但变得更为随意化,多样化,复杂化,越密集不规则的节奏,越是把作品整体推向高潮,节奏节拍是整部作品的骨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5 《构图8 号》,康定斯基[俄](1923)

3.结构VS和声曲式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精神》中说到:“和谐的新艺术,需要一个更加微妙具有感染力的结构[4]。”这个结构就是“隐性结构”。隐性结构的绘画方式是用随意的形式绘制在画布上,单个的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表面上它们不存在任何的联系。就如同音乐中的和声曲式,它控制着整部作品的发展,不协和的音程,不规整的织体形式,和声功能的隐藏模糊,表面没有规律可循。非传统的曲式结构,让作品更有紧张感,更加个性多样化。

五、结语

表现主义寻求确立当时社会人民的一种精神根基,是精神的乌托邦,多种形式的新视角对精神创作的表现是超越传统艺术创作的起点,他们以这种形式来彰显一定的政治内涵,疯狂的抗议和愤懑,人性的扭曲变态,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批判社会。不论是画家、音乐家或是哲学家都沉浸在这个新的思潮中,以新的表现方式与打破传统审美使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创作的强大动因,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实质。

[1]杰罗米·艾希勒[美]著,唐若译.<勋伯格与康定斯基>.《音乐爱好者》.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

[2]瓦西里·康定斯基[俄]著.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

[3]班丽霞.<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形式与视觉艺术的并行互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

[4]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彼得·斯·汉森[美]著,孟宪福译.《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6]沈璇著.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

[7]钟子林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6).

[8]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9]保尔·福格特[德]著,刘玉民译.20世纪德国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10]张坚著.西方现代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

[11]易英著.西方20世纪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2]王颖著.世界绘画文化.时事出版社,2013(11).

[13]毛方赛.<康定斯基与勋伯格>.《大众文艺期刊》.河北:群众艺术馆,2011(22).

[14]Paul Griffiths.《Modern Music And Aft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5]Simms,Bryan.R.,The Atonal Music of Arnold Schoenberg1908-1923[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6]Arnold schoenberg,Theory of Harmony[M].Thranslated by RoyE.Cart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s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78.

[17]Boehmer,Konarded,Schoenberg and Kandinsky:An H istoric Encounter[G].Harwood Academ ic Publishers,1997.

[18]]Rosen,Charles.Arnold Schoenberg[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and London,1996.

猜你喜欢

勋伯格康定斯基表现主义
收藏康定斯基
“艺术骑士”康定斯基
种族身份、道德主体与救赎的哲学意义
——评《勋伯格与救赎》①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关于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勋伯格多变创作风格之探析
勋伯格:伟大的音乐革新者
从d小调弦乐四重奏谈勋伯格的早期创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