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洁康洗剂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6-08-11欧阳勇黄亚彬余应嘉邓燕芳梁欣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欧阳勇+黄亚彬+余应嘉+邓燕芳+梁欣健

【摘要】 目的 观察妇洁康洗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及相关常规护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妇洁康洗剂外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1.67%, 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治愈率为20.0%, 总有效率为83.3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IL-2、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患者经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升高, IL-2、IL-4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妇洁康洗剂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妇洁康洗剂;慢性盆腔炎;外洗剂;疗效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31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的一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是炎症反应引起的, 发生在女性的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性的发作等[1], 不仅诱发盆腔的慢性疼痛及异位妊娠, 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其临床治疗中, 以抗生素为西医常用治疗方案, 但是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诱发双重感染及耐药性, 抑制临床疗效。妇洁康洗剂为本院院内制剂, 主要成分为三白草、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等, 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功效, 本院临床上通过使用妇洁康洗剂外洗与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60例。治疗组年龄24~47岁, 平均年龄28.6岁, 病程4个月~5年;对照组年龄22~49岁, 平均年龄29.3岁, 病程3个月~5.5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符合《妇产科学》[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均经妇科B超检查确诊;自愿接受临床观察者。

1. 3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对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或多种药物过敏者;③合并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 如造血、心、肾、肝等系统;④有精神类疾病病史;⑤1个月内曾服用同类药物, 难以判定药物疗效者。

1.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 予以左氧氟沙星0.3 g与甲硝唑0.4 g, 静脉滴注, 1次/d;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 同时使用妇洁康洗剂100 ml, 用温水兑至300 ml外洗, 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并进行常规护理。

1. 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IL-10、TNF-α指标水平。

1. 6 疗效判定标准 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判定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治愈:触之全腹无任何压痛, 检查白带结果均正常, 盆腔积液及炎性包块全部消失。显效:下腹部疼痛感大致消失或大幅度改善, 积液减少>2/3, 且包块体积缩小>2/3。有效:有所减轻下腹疼痛症状及白带, 仍存在少量积液, 包块体积有所缩小<2/3。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 更甚者, 加重病情。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7 安全性指标 包括生命体征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 在试验前后各查1次, 并记录详细数据。若出现药物安全性问题, 立即撤药并做紧急处理。

1. 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为41.67%, 总有效率为96.67%(58/60), 对照组治愈率为20.0%, 总有效率为83.33%(50/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IL-2、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3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患者经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升高, IL-2、IL-4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见表3。

2. 4 安全性评估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由于慢性盆腔炎具有经久不愈, 病程反反复复, 长期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妨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并产生极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盆腔炎的衍生主要是因为未能及时彻底治愈急性盆腔炎进而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或是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弱, 抵抗力差所致, 但多数与迁延的病程有关。虽然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可改善一定临床症状, 但长期使用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使疗效降低, 副作用也随即增加, 而应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可使疗效提高[4]。

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 其隶属“症瘕、带下、积聚、痛经、月经不调”的范畴, 具有病情易复发, 且缠绵不愈等特点。该病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下焦, 侵犯胞宫, 闭阻经络, 或机体正气不足或治疗不当, 致余邪残留, 难以祛除久引起的。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散结为主。妇洁康洗剂为本院三白草、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等, 君药三白草功效清利湿热、消肿、解毒;臣以苦参、黄柏、白鲜皮, 均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热的作用;另外, 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为佐药, 兼祛风解毒、止痒、除湿等功效, 诸药相伍共奏清湿热, 消症瘕, 利气机, 通血脉之药效。而作为局部发病的妇科疾病, 其病灶与体表较为接近, 采用体表外用药物可更好地发挥临床药效, 因此在妇科疾病中, 应用中医外治法更能显示其治疗方案的独到优势。

在本研究中, 治疗组治愈率为41.67%, 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治愈率为20.0%, 总有效率为83.33%(50/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升高, IL-2、IL-4和IL-10水平降低, (P<0.05)。提示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且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非非, 王志萍, 冯桥, 等.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8(2):92-94.

[2] 谢幸.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2013:242.

[3] 张艳玲.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11):1719-1720.

[4] 邓黎, 张伟毅.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92例疗效分析.北方药学, 2015(11):172-173.

[收稿日期:2016-04-27]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