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2016-08-11王红升
王红升
【摘要】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方法 9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所有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对照组术后行碳酸钙D3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阿仑膦酸钠治疗,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平均活动能力评分为(1.1±0.3)分, 平均止痛药使用次数为(0.4±0.1)次/d;均优于对照组的(1.8±0.4)分、(0.9±0.2)次/d(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促进患者活动能力恢复, 临床价值显著, 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13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其患者以老年人为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 该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方式, 但该治疗方式术后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术后残余疼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了解阿仑膦酸钠在改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中的作用, 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治疗,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就诊的9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男19例, 女30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8.9±4.3)岁;对照组男22例, 女27例, 年龄61~82岁, 平均年龄(66.8±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术后1 d行碳酸钙D3片治疗, 600 mg/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阿仑膦酸钠治疗, 1次/周, 70 mg/次, 口服, 连续用药2周, 取每周固定一天清晨用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情况, 主要包括术后即刻、术后0.5、1、2个月;同时对两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1. 4 疗效判定标准 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判定, 总分10分, 最低分为0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活动能力评分:1分:无明显行动困难;2分:行走时存在困难;3分:不能行走, 只能坐立或做轮椅;4分:只能卧床休养。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0.5个月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平均活动能力评分为(1.1±0.3)分, 平均止痛药使用次数为(0.4±0.1)次/d;对照组分别为(1.8±0.4)分、(0.9±0.2)次/d;观察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式较多, 传统的保守治疗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 但其疗效并不理想, 加之受骨质疏松症状的影响, 患者术后往往难以达到完整的复位效果[2]。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医疗技术的改进, 经皮椎体成形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该治疗方式因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等优点而逐渐在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3]。然而, 随着该治疗方式效果较为理想,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术后患者极易残余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造成负面影响。及时开展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采用阿仑膦酸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 该药物多被应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及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 其在预防髋部及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该药物可有效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对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改善骨代谢情况有重要帮助;且该药物还中还含有丰富的碳酸钙D3, 可有效的增加患者骨矿盐含量对缓解患者疼痛有重要作用;此外, 该药物还可抑制前列腺素、乳酸等炎性物质释放, 并可对疼痛递质释放及传导产生抑制, 从而可有效的减少疼痛传递, 进而可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后1、2个月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使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促进患者活动能力恢复, 临床价值显著, 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保龙, 尤笑迎, 尹万乐, 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2):33-34.
[2] 杨国志, 李振武, 尹锐峰, 等. 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评估.重庆医学, 2015, 44(21):2975-2977.
[3] 张林燕, 殷文晶.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医学美学美容, 2015, 24(5):535-536.
[收稿日期: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