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服务星火科技项目努力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2016-08-11李晓沫
李晓沫
全面服务星火科技项目努力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李晓沫
李晓沫,工程师,2006年获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科技监测处,主要从事科技管理、外事管理、学会管理等工作。主要参与了《二测中心工作专项管理办法(试行)》、《二测中心科研项目经费公示管理细则》、《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档案管理细则》、《二测中心科研诚信承诺书 》、《二测中心科技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书》、《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壳形变、重力与地震——二测中心部分》以及《2015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年鉴——二测中心部分》等的编制工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共6项,发表论文、翻译报告等10余篇,获省部级、厅局级奖项6次。
近年来,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推进星火科技项目实施为抓手,着力优化科研项目布局、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提升防震减灾科技含量,在科研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全面服务项目 突出科研诚信 努力做好保障
从科研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专项”)本质上是地震系统对相关技术、相关理论持续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智力活动。中心在项目管理中坚持遵循创新规律和智力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探索服务和支持项目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心在总结前些年科技管理工作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遵循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结合“专项”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科技业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立项、日常运行、结题审批进行大幅度改进。在每年“专项”申报前期,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的所有项目召开推荐会及项目点评会,建立专家评议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课题评审推荐机制。项目立项后,组织项目负责人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项目组成员可以跨部门,实现了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项目执行前在单位内部举行项目开题汇报会,由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及项目预算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并在本单位内部举行两次项目研究进展通报会,既帮助研究人员解决了研究难点、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又有效保证了受资助项目的顺利进行。
另外,中心非常重视科研管理规定的宣讲工作。每年年中,都会针对新进职工进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二测中心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中心资助课题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规定的宣讲,提高广大科研人员对课题规范性的理解。通过不定期与中心科研人员进行小范围的讨论、交流,及时了解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在课题运行中的难处和问题,对管理办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几年来,中心在项目的申请、推荐、预算管理及监督检查等各环节都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项目带动单位科技管理水平提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构建规范、完善的科研经费支持方面,中心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对“专项”项目坚持实行规范且人性化的预算管理原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费由中心发展财务处统一管理,指定专人负责。2015年开始,中心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发布了《二测中心科研项目经费公示管理细则》,探索实行了科研项目经费公示。中心责成科监处定期检查经费使用情况,要求各项目负责人在汇报工作进展的同时附带说明经费使用情况及计划,对不合规使用经费情况及时纠正,把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用制度为科技人员筑起防火墙,达到了保护科研人才的目的。
突出问题导向 强化成果应用 大胆创新尝试
自2010年“专项”设立以来,中心始终高度重视,突出“干什么研究什么”的问题导向,每年都对申报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精心规划课题研究方向,重视研究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其中,项目《三分量流动压力仪研制与观测应用》研制的三分量流动压力仪,为地震前兆观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仪器,也为地震强化跟踪观测提供了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该仪器也可用于工程中高精度的压力观测。项目《基于InSAR的滇西南异常区地壳形变演化综合研究》落实了滇西南镇康—永德一带水准垂直形变异常隆升和波动区域的范围,为镇康—永德十年尺度强震危险区中短期危险性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项目《倾斜仪中的震前尖脉冲异常信号在地震仪数据中的识别》和《基于行业网的电子地图服务研究》,目前已分别发表论文1篇、投稿2篇,填补了中心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中心始终认为,从“大理论”到“大应用”考验的是另一种智慧,是破解科研与应用“两张皮”问题的出路。因此,在组织实施“专项”过程中,中心既强调解决理论问题,更注重在应用层面上有“大运用”“大创新”。《青藏块体东北缘前兆系统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项目在完成了“专项”支持的各项研究任务后,项目组成员不满足于理论层面的成果,而是进一步着力推动项目的应用转化。目前,该项目研究阶段性及最终成果以震情趋势研究专题报告的形式及时用于本单位年中、年度地震预报实践,全国形变学科震情会商等。《跨断层测距外业记录与资料处理软件的研制》项目,完成了外业记簿程序和资料处理程序的主体开发,创新构建从基本记簿、资料计算到观测手簿和观测成果打印的程序化业务流程,并在2016年7月的跨断层测距外业工作中全面应用。项目《大地形变流动观测标准数据库建库软件开发》研制出的四套工具软件,进一步提升了地震监测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中心注重抓住“立项”和“结题”两头用力。在项目立项之前,邀请有关企事业单位来共同论证项目的可行性,重点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结题后,中心通过参加科技成果展示会、科技报告会等形式,积极推介项目成果,促进市场转化。此外,中心还通过重复奖励、优先申请相关课题等方式,促进项目负责人主动开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提升科研能力 打造专业队伍 建设一流中心
国家的竞争、区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科研管理实践中,中心把“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专项”实施的终极目标,着力以“专项”为牵引,以点带面,努力提高中心整体科研水平,打造适合时代需要、具有专业特色、勤勉乐业、勇于奉献的高素质科研队伍。
6年来,以“专项”为依托,中心的地震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一批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视野均得到了很大提高,产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在中心的诸如GPS、InSAR地震学研究、数值模拟等主要业务领域及喜马拉雅重点行业专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青年科技人员已经在很多领域崭露头角,开始承担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喜马拉雅重点行业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子专题,逐渐成长为中心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工作的青年骨干。
“十三五”期间,中心将继续聚焦中国地震局主责主业,做好“专项”项目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国家防震减灾事业提供更多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