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
2016-08-11曾宁波
曾宁波
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
曾宁波
曾宁波,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或参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课题等多项课题。其中,有7项成果分别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著有《“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灾区教育重建研究》等。
没有一次灾难不是以人类的进步作为补偿。时值唐山大地震40周年,汶川地震8周年之际,人们愈加深刻认识到地震对灾区民众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和持久的心理创伤。面对一次次地震灾难,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心理援助是我国灾难救援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心理救助活动。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遇到范围如此广大的需要心理救助的人群,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组织如此强大的力量进行长时间、系统性的心理援助。因此,总结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后的心理援助行动模式,对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灾后心理援助模式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在总结提炼汶川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基础上形成的模式(见模式图),是对我国灾后心理援助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4・20”芦山大地震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再次检验了这一行动模式能够确保心理援助组织有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
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概述
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简单地说,模式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类似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完成任务,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由此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模式=理念+系统+方法。
基于对模式的理解,我们认为,提炼总结的汶川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应该是科学化和前沿化的,是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是个性化和技术化的,还应是本土化和社区化的,这样的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才能对师生有实际用处。
汶川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由以下部分构成。
1.师生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思想
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重塑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是精神家园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要求“实施心理康复工程”,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疏导教育,采取多种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医治灾区师生的心理创伤,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四川省委提出了“要努力重建精神家园,为灾区重建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实施心理救治工程和文化抚慰工程,稳定人心、安定社会”。据此,四川教育系统确定了师生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坚持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主体,动员高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区及家长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协调机制;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和全员参与。”
通过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灾区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其面对灾难和挫折的心理复原力;有效降低师生心理疾病患病率,努力减少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伤害事件的发生,基本使灾区广大师生特别是因地震灾害造成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的高危群体摆脱心理阴影,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实施的组织系统
政府是灾后心理援助的主导者。政府主导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颁布法规法令。很多自然灾害多发国家都为预防自然灾害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法令。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早在1961年就出台了《灾害对策基本法》,之后陆续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构成了完整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其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援助在灾后援助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将心理援助纳入了灾后救助的范畴,这也是“心理援助”第一次被写入中国法律,这有力推动灾后救援从物质层面跃升到精神层面。其次是组织援助工作。政府主导还体现在机构组织形式、心理援助的具体实施、危机干预人员的筛选、政府对灾难后心理援助研究的资助等多个方面。2008年12 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心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这是四川省从政府层面下发的第一个关于心理援助的文件。该文件从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加强指导;配备人员,分类服务;畅通信息,搞好宣传四个方面对灾区心理服务做出了有关要求,迈出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灾后心理援助的重要一步,为灾后心理援助从应急向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主导的优势在于能及时启动社会动员机制,整合心理重建资源。所谓社会动员,是指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高强度的宣传、发动和组织,促使全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观念与情感,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并调动社会组织的潜力和挖掘全社会的资源,从而实现特定目标、任务的行为过程。社会动员不是资源的新增,而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和集中,以便为某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物质文化环境与服务平台。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法,社会动员是有效控制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动员起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与力量,形成灾害救助的巨大社会合力。各种形式的援助行动传递着人间大爱,给灾区群众以极大的心理支持。
非政府机构是灾后心理援助的支持者。自救、政府救助和民间救助是灾后救助的三个主要途径。日本最近20年来在应对地震灾害中形成了许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卫队援助的“公救”,民间团体也要团结起来,互助“共救”。在美国,非政府组织是灾后心理援助的主要力量。很多非营利机构也积极参与灾后的心理援助,包括美国红十字会、各大学的医学院、心理学系、社会工作系以及教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红十字会组织在灾后援助中占有特殊地位。美国红十字会1990年正式开展灾难心理援助项目,被列入联邦应急计划。红十字会积极与社区机构和个人结成网络,提供协调服务,并签署协议,提供无偿心理救助服务。由于大规模的灾难并非经常发生,往往存在很强的不可预测性,这就决定了志愿者在灾后心理援助中的特殊作用。
专业人员是心理援助的主要实施者。心理援助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对师生的心理援助均需要通过专业组织或专业人员的科学实施,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实施”成为汶川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的一大特点。
3.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综合干预的操作系统
地震灾难对师生心理造成了极大冲击和不同程度的创伤。灾后心理援助的国际经验表明:心理援助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帮助灾区群众克服心理创伤,恢复社会支持系统,补充灾区群众的心理能量,从而最终使受灾者自立自强的过程。
汶川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的另一特点是“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综合干预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强调“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和全员参与”。操作系统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了咨询、疗养及康复性培训,针对一般群体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活动课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通过在灾区设置心理门诊及辅导站点,在新闻媒体开办专栏节目,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进学校,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培训心理疏导专业人员,编写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手册和心理辅导手册等综合手段,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和全员参与。
以上三部分内容构成了汶川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的行动模式,汶川特大地震和之后的芦山大地震心理援助的实践证明该行动模式操作性强,科学有效。
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系统
面对巨灾,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支持的集体行动体系,是战胜巨灾的重要保障。“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各有关部门虽积极采取措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心理服务,但灾区心理服务工作仍存在资源整合不彻底、服务力量分散、个别地方存在服务盲点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心理服务工作,帮助灾区学校师生尽快摆脱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阴影,重塑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重建美好新家园,四川省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实施的心理援助组织体系。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灾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心理服务工作,与灾后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人才、物资、资金保障,深入扎实做好心理服务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相关副省长为副组长,省级教育、民政、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等方面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心理服务协调小组”,负责全省心理服务的协调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和6个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省心理服务的日常服务工作,6个指导小组对应有关市(州)加强指导、检查工作。6个重灾市(州)和有关县(市、区)是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他们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比照省上成了立相应机构,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工作方案,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心理服务工作。
整合资源,加强指导
从省直有关部门抽人建立6个指导小组。各指导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参与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协调组织教育、民政、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等方面的心理服务资源,与对应市(州)共同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各指导小组将所掌握的心理服务资源情况报省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心理服务协调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在市(州)间再进行统筹平衡,使资源得到充分整合、高效利用。
灾区市(州)、县(市、区)也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对本地的心理服务人员、物资、资金等进行统筹安排。震后,国内外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企业集团、心理专家团队与个人,纷纷赶来灾区奉献爱心,但半年后,绝大部分心理援助者离开灾区,能长期持续工作的志愿者和专家团队寥寥无几,这一阶段对外来援助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创造条件使真正有效、对灾区有帮助的力量留下来继续工作和如何“开好渠”(建设好本地内部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和环境),吸引“外来之水”(财力、人力)愿意流进来等工作上来。各地的普遍做法:一是积极为企业与心理援助专家团队的合作牵线搭桥,实现财力与人力的结合,使专家团队长期服务有了保障;二是设立心理重建特邀专家工作组,帮助解决专家团队人员食宿,派专人作为各心理援助项目的联络人,与外来团队一起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三是以协议形式规范外来心理援助项目的管理,同时明确项目内容和要求,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的总结,进行项目过程管理和阶段性评估,保证规范长期开展工作。
配备人员,分类服务
着力推进心理服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有足够的心理服务人员,在3个月内,灾区学校尤其是有校舍倒塌和师生遇难的学校、较大的灾民定居点,县、乡医院至少配备1~2名有经验或经过培训的心理服务人员并深入到每个村开展工作,做到心理服务在范围上全覆盖。组建若干专业和业余的心理服务队,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农村以及其他社会层面巡回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努力做到不留盲点。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健全相关制度,对心理服务人员的数量、服务时间、前后服务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等进行周密安排,让心理服务工作长期坚持下去。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对象特别是三孤、伤残、有亲属死亡以及在校师生等特殊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心理服务的实效性。大力实施心理援助,抚平师生心理创伤。如德阳市教育局把师生心理重建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由心理重建工作组。通过搭建本地心理救助工作网络平台,协调和管理众多的外来心理救助专家团队,努力提升师生心理自救和救人的能力。从2008年5月15日开始到8月底,组织协调了高校等大批心理专家、机关干部和心理教师和心理志愿者共赴灾区学校、医院,开展心理救援和教师全员培训,培训场次200余场,培训教师3万余人次。大批师生通过心理安抚和情绪应激处理,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为恢复上课创造了条件,大批重残学生也在心理干预下重新点燃生的希望。
四川教育系统灾后心理援助体现了“时空两维工作框架”思路(见框架图),即灾后心理援助从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时间维度)和灾难中心、灾难周边地区、非灾区(空间维度)构建工作框架,针对重灾区的应激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应激阶段、非灾区的应激阶段、重灾区的冲击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冲击阶段、重灾区的重建阶段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时空两维工作框架图
根据心理援助时空两维框架,在不同援助阶段、不同受灾区域,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配置心理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重灾区应激阶段(A):主要任务是保证生存,心理援助工作渗透在生命救援之中。例如,大地震后,救援官兵在解救被困群众时,心理援助人员运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与受困者进行对话,进行各种形式的鼓励,延迟心理衰竭的产生,从而加大受困者生存的希望。
灾难周边地区应激阶段(B):灾区周边的人们经历或目睹了灾难,虽然没有构成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但在心理上受到惊吓,焦虑情绪明显,并担心灾难会再度袭击。这一时期,心理援助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恐慌情绪、缓解焦虑。
非灾区应激阶段(C):非灾区的社会大众主要通过各种社会途径,特别是新闻媒体间接接触灾难引发的后果,在心理上也同样受到惊吓,对自己的情况感到担忧,出现焦虑。这一时期,心理援助人员通过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稳定恐慌情绪,缓解焦虑。
重灾区冲击阶段(D):这一时期,对于重灾区来说,生存已得到基本保证,但会不断回溯灾难发生时的情景,极易产生灾后压力综合症状,因此开展对受灾人员、救灾人员进行心理筛查,实施心理干预。
灾难周边地区冲击阶段(E):恐惧焦虑症状有所缓解,有可能出现灾后压力综合症状。对受灾人员、救灾人员进行心理筛查,确定优先帮助对象。通过设置固定或流动的心理辅导站,发放心理自助资料,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重灾区重建阶段(F):大部分人恢复常态,但少数人仍可能受灾难阴影影响。对于持续出现问题的,进行深度和持续的心理干预。
畅通信息,搞好宣传
建立心理服务信息报送制度,层层报送信息。6个重灾市(州)政府和省直部门6个指导小组,每10天向省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心理服务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由办公室编发简报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并通报重灾地区,实现信息共享,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措施,确保心理服务工作及时有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在新闻媒体开办专栏节目,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正面引导,消除负面影响,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恢复重建的进展和成效,以激励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重建美好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四川省教育厅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和灾后师生心理重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时成立领导协调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心理援助在教育系统有序开展。一是依托专业机构,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应激期的师生心理抚慰;二是对“井喷”般涌向灾区的各种社会心理援助力量进行统筹协调,及时采取措施,对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统一准入资质、统一进入程序、统一工作要求,严格规范心理援助行为;三是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等政策,组织灾区师生疗养,开展师生心理康复培训;四是加强研究和指导。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实施”的心理援助组织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机制运行高效,整体关联性强。政府主导,规划决策,教育系统组织、协调,有利充分形成联动机制,及时、科学、有序、有利地开展援助工作。二是社会参与面广,力量调集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动员起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与力量,形成灾害救助的巨大社会合力。三是专业特点突出,援助科学有效。
灾后心理援助的操作系统
从国际经验看,灾后师生心理重建面临的人群广,专业性强,但心理重建资源往往又相对分散和短缺,因此需要构建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综合干预的操作系统,以科学、及时、有序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汶川灾后师生心理援助行动模式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灾区教师(校长)心理康复教育培训
灾区教师(校长)等枢纽人群,他们本身既是受害者,又肩负帮助和联系其他受灾师生及家长的任务。他们往往自己也在灾难中遭受了财产损失,甚至家人的生命或健康损失,内心有创伤;同时又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他们的工作对象(如学生、家长)由于地震的创伤,更需要耐心、细心的服务,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二次创伤,甚至会引发个体的恶性事件(自杀、自残等),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灾区的教师(校长)急需自我调节和对他人进行创伤抚慰的能力。四川省在灾区心理援助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探索了针对教师(校长)等枢纽人群的培训模式,在减少教师(校长)等枢纽人群心理创伤、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提高“校长对教师、家长”“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灾后心理辅导的能力。
绵阳市教育局教科所联合多家机构在安县开展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培训(照片由绵阳市教科所朱殿庆提供)
为帮助灾区中小学教师(校长)提高心理康复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推动灾区教师队伍建设,四川省教育厅先后在2008年、2009年组织实施了“教育部支援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四川省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和“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教育培训计划”,对重灾区重灾学校心理创伤严重的教师集中进行心理康复培训,并优先安排有亲人遇难的教师参加。
省级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康复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为灾区培养一支心理康复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带动灾区整体教师队伍心理康复教育培训,科学有效地进行中小学学生灾后心理康复教育,确保地震灾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实施。培训主要包括灾后常见心身反应及其应对、震后常见心理障碍识别与应对、灾后负面情绪的调整及管理、灾后的心理挫折表现与应对措施、灾后沟通与助人的技巧、教师心理保健的常识、灾后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个体心理辅导的方法、灾后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效率提高等专题。
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治疗培训项目是四川省教育厅对重灾区重灾学校心理创伤严重的教师集中进行心理康复培训,优先安排有亲人遇难的教师参加的培训。通过培训活动促进灾区中小学教师灾后心理调适,使灾区教师了解地震后心理康复专业知识和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并通过人文素养专题讲座、互动文娱体育活动、参观考察等培训活动形式,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修复灾区中小学教师遭受的心理创伤,帮助他们调整和放松精神状态,重建健康心理,提高人文社科与艺术修养,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教育教学工作。
成都市举办的峨眉山心理夏令营(照片由成都市教科所曹璇提供)
灾区师生外出疗养性学习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重大灾害性事件由于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会造成人的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尤其是对身心比成人脆弱、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在经历了灾难特别是失去了亲人、老师、同学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必将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进而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为帮助师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对于心理受到重创的师生,四川省教育厅积极争取、配合相关部门,分期分批把他们转移出来,集中进行心理康复和调养。
一是国内疗养性学习。为给灾区师生带来温暖,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对口援建省(市)及社会各界普遍与灾区县(市、区)组织了师生外出疗养性学习。一方面通过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登山、组织联欢会等,在游戏、运动中放飞心灵;另一方面为重灾家庭的师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能够尽快地走出地震阴影、减轻心理创伤,重塑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是国外及地区疗养。根据中俄两国元首2008年5月达成的共识,俄罗斯政府邀请中国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生赴俄疗养,四川省教育厅先后组织灾区1300余名中小学生赴俄罗斯等国疗养。疗养中心为灾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营地生活,设计了很多发掘学生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的活动,中俄专家希望通过文体活动,调整孩子们的心理。
此外,成都、德阳、绵阳、雅安、广元、阿坝等市州也及时组织开展了各种夏令营活动,帮助师生在旅行活动和游戏中舒缓压力,增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灾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和全员参与的最佳途径。四川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就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课时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转化灾后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悦纳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心理资源,重建对自我和生活的自信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坦然面对灾难,发现生命的积极意义,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发现、鉴别少数灾后身心反应特别强烈的学生,以尊重、接纳的态度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必要时转介到相关的专业机构,使他们尽快摆脱地震带来的阴影,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课程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和创伤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以正常、接纳的眼光看待自己灾后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感受并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重建人际关系;正确认识并调整灾后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积极地看待灾难和各种挫折;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的常识等。其重点是帮助学生在灾后心理、学习和社会技能等方面掌握必要的常识,并学习基本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形式开展灾后心理辅导,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演练、游戏辅导、影片欣赏和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普及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灾后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建积极的心理品质。要注意防止灾后心理辅导教育出现学科化和标签化的倾向。
大学生志愿者在板房学校做团体心理辅导(赖长春 摄)
绵阳市安县某小学校在上团体心理辅导课(照片由绵阳市教科所朱殿庆提供)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专题讲座。课时安排为:小学各年级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初中、高中各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灾区中小学(包括异地转移安置学校)复课后,在前三周内,每周必须安排1课时,从第四周开始,每两周必须安排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从现行课程计划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
此外,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日常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内容,要挖掘各学科中隐性的心理辅导的教育内容,与显性的灾后心理辅导教育内容有效整合,并予以贯彻落实。要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校会、网络、墙报、板报等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灾后心理辅导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