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在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
2016-08-11覃英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
□覃英(吉首大学 湖南 吉首 416000)
摆手舞在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
□覃英(吉首大学 湖南 吉首 4160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摆手舞在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将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摆手舞 大学体育 校本课程
1、前言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大力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并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开发,能让学生掌握健身的基本技能和强健体魄,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体育教学来说是一大任务。土家族的摆手舞是我国众多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项,其节奏平缓、动作简单、以摆跳为基本运动,是土家族一种民间集体健身舞蹈。摆手舞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为主,动作有单摆、双摆、侧身摆和回旋摆等等,动作大方优雅、自然协调、富有趣味,能调动手、肩、腰、膝等等各关节参与活动,使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以及韧带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强身健体。作者于2015 年9月1日-12月1日教学期间以摆手舞作为该校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实验,研究为课程的推广和普及提供有效的观点和建议,进而为体育教学课程的遴选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高校参与摆手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能丰富自身的学科建设,还在学校特色文化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摆手舞在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实验过程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吉首大学公共体育健美操二个班,初级一班,初级二班,每班40人(两个班的学生均未上过健美操课来源于中文、英语教育、政治教育、生物专业),总计 80人为实验研究对象。
3、课程设计
3.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以吉首大学体育教师编排的成套摆手舞组合为主,成套动作主要有:双摆、踢腿、跳水、播种、插秧、纺线、拜年、雄鹰展翅、单摆转、单摆回旋转,全套十个动作,每组动作四个八拍,在四个方向进行运动,具有很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
3.2、课程实施
实验在随机抽取的初级(一)班(实验组)和初级(二)班(对照组)进行,摆手舞的具体单元教学计划如表1。
3.3、评价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的价值是多元存在的。根据校本评价的特点,将摆手舞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评价:
(1)准备阶段评价。
表1 摆手舞校本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对摆手舞课程的准备具备以下评价特征:①体现了师生互动、积极合作的学习氛围;②摆手舞的内容体现了校本课程在教学中效能;③体现出学生阶段性健康率和体能提高率。体现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利用效果;④体现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的能力;⑤体现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利用效果。
(2)学习过程评价。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每节课中对摆手舞的重难点的掌握程度有意识的监控和评价,可辅助学生或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教授技术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等因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终结评价。
终结评价分为:成绩测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评。课堂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为课堂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评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判断学生能否掌握课堂知识。终结性评价要在短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和全体学生的学做出评价。
4、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步骤中将随机抽取的班级分为2组,两组分别为40人,及对照组与实验组。在2014年9-12月期间对随机抽出的 (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单元学习,最后将学期前和学期后的所测试的身体素质数据(800米、50米、体前屈)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4.1、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各项目成绩分析
实验前,以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学生的前测成绩即体前屈、800米和50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各项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值均大于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各项目前测成绩分析
实验后,以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学生的后测成绩即体前屈、800米和50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体前屈后测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体前屈t=2.041,P=0.155,P>0.05;800米和50米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00米 t=10.125,P=0.002,P<0.05,50米 t=5.130,P=0.025,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对照组各项目后测成绩分析
对对照组实验前后和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各项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各项成绩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学生各项成绩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其t值分别为6.164、6.706、-7.636、-8.509,P值分别为 0.000、0.000、0.000,其中P值均小于0.05。见表4。结合各项目的均值水平来看,对照组后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实验组实验后各项目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
表4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各项目成绩配对样本t值检验
4.2、对照组、实验组各项成绩进步幅度的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实验干预对学生各成绩的影响,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各项目成绩的进步幅度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其中各项目进步幅度的计算为后测成绩减去前测成绩,为了统一评价尺度,800米和50米成绩在计算前全部转化为负值。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进步幅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体前屈、800米和50米成绩进步幅度存在显著差异,其F值分别为:13.095、7.771和7.954,P值分别为0.000、0.006和0.006,其中P<0.05,从各项目进步幅度的均值来看,实验组在体前屈、800米和50米三个项目上进步幅度均值均大于对照组。见表5:表明实验组学生成绩在体前屈、800米和50米这三个项目上比对照组学生进步明显。
表5 实验组、对照组各项目进步幅度分析
以800米、50米、体前屈为实验测试内容,是为了分析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是否对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有所影响。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可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在体前屈、800米和 50米这三个项目上比对照组学生进步更明显,其结果说明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灵活性、柔韧性,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有极高的娱乐性,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其中摆手舞运动创新能力还能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
4.3、关于实验组学生运动兴趣评价比较、分析与研究
(1)实验对象与方法。
为了了解吉首大学摆手舞校本课程开展的效果,将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生体育课满意程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前对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参加实验组共40名学生,男生满意度64.50%,不满意度为35.50%;女生满意度为55.60%,不满意度为41.40%。将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后,从试验后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男生满意度为83.90%,不满意度为16.10%;女生满意度为93.10%,不满意度为6.90%。将实验前后男生与女生的体育课程满意度进行分析。上述数据说明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是有效的,而且女生试验后的满意度差值大于男生,从而说明摆手舞在初中女生中更受欢迎,从理论上分析也是可行的。
(2)关于对照组学生运动兴趣评价比较、分析与研究。
对照组是授课内容保持原吉首大学大学体育设立的健美操课课程进行教学,9月份对学生进行大众健身操一级动作的学习。将实验前与试验后学生体育课程满意度的数据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前对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参加对照组共40名学生,男生满意度33%,不满意度为11%;女生满意度为50%,不满意度为5%。教学任务教授完后,可以看出:男生满意度为35%,不满意度为10%;女生满意度为53%,不满意度为1%。将实验前后男生与女生的体育课程满意度进行分析,上述数据说明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对课程的满意度差异不明显。
实验前对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实验组共40名学生,男生满意度64.50%,不满意度为35.50%;女生满意度为55.60%,不满意度为41.40%。将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男生满意度为83.90%,不满意度为16.10%;女生满意度为93.10%,不满意度为6.90%。将实验前后男生与女生的体育课程满意度进行卡方检验,得出男生卡方值为7.21,女生卡方值为6.83,P值均小于0.01,得出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摆手舞”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从实验数据来看,通过摆手舞体育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活泼、快乐带有民族色彩的气氛中学到技能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潜力,使学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促进了地方体育资源的开发。
5、结论
摆手舞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完善国家“三级课程”的管理体制,传承并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众多方面有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实验研究结果的数值来看:实验组学生成绩在体前屈、800米和50米这三个项目上比对照组学生进步更明显,其结果说明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灵活性、柔韧性,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它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使学校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地,所以对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从理论与实验研究出发,科学的对摆手舞校本课程进行总体归纳,突出了摆手舞校本课程在大学体育里实施开展是可行的,并具有实效性。
G85
A
1006-8902-(2016)-06-LXY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28SS15115);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15JDZB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