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私人教练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的研究

2016-08-11欧阳志萍朱登科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2期
关键词:私教教练机构

杨 斌,李 勤,欧阳志萍,朱登科(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我国私人教练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的研究

杨 斌,李 勤,欧阳志萍,朱登科
(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健身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私人教练的服务发展较国外晚,至今才十多年历史。大致在2001年,“上海金吉姆”率先以健身俱乐部的形式推出私人教练服务。在“中体倍力”和“青鸟健身”健身俱乐部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下,私人教练被社会广泛认同,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还没有将私人教练的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列入“国家职业标准目录”。

私人教练培训、私教认证与培训市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健身产业对健身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目的,推动了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私教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之初和未完善之前,培训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健身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空白,对促进我国体育职业的认证制度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私教培训、私教认证、培训市场将作为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营项目。笔者就目前市场私教培养模式、认证、培训市场3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健身市场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私人教练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的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培训机构的资料信息,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多种渠道查阅国内外有关私教认证、培训等相关文献。

1.2.2 访谈法

采用电话与实地考察方式等对我国25所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与58所培训机构进行访谈,获取培训、认证相关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私人教练的定义

私人教练(Personal Trainer)简称私教(PT)是指在健身俱乐部中进行一对一有偿指导的、提供专业化健身服务的健身教练。相对于健身教练,私人教练是众多教练中的一种,相比其他教练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主要根据会员体质、体能状况,同时考虑到会员的需求与健身目标,制订专业级、个性化的健身处方,以安全、规范、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会员达到身心健康的健身目的。

2.2 私人教练培训机构整体分析

2.2.1 私人教练培训机构的分类与数量统计

目前,我国健身教练培训认证机构众多。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底多达近70家,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私人教练培训”网页显示有600多万左右。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培训机构大致可以分为5种类型:(1)中国健美协会私人教练培训。中国健美协会(CBBA)私人教练培训是我国唯一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认定的机构,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带有国际性质的体育培训机构。如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简称亚洲体适能(AASFP)、澳洲体适能、韦德健身等,主要是国际上一些健身健美组织在我国开设的培训机构,此类机构直接向国外主管机构负责。(3)社会私营健身培训企业,在调查中占有较大数量,通常由个人和团体开设,如瑞星健身学院、吉成训练营(由钱吉成与杨新民创办)。这类总体上培训规模小、流动性大,多通过网络、杂志宣传。(4)健身企业内部培训,指某些大型健身企业组织的私人教练培训,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后,可以在该企业就职。另外还包括企业就提高自身软实力,对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校企合作培养,教练的流动性较大,健身企业需不断地引进新的员工,与当地院校合作进行培养,此类培训无任何认证,多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表1)

2.2.2 培训模式及认证形式概述

在调查的58家培训机构中,仅有中国健美协会一家在私人教练培训机构设置了门槛,规定必须获得国家级或一级健身指导员2年以上才能参加培训。其余培训机构未设置任何要求,几乎所有考察过的社会民营性质的私人教练培训机构都打着“零基础”“100%通过”“安排就业”的旗号。从实质上看,都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私人教练职责为会员提供专业化指导,此类培训机构均为批量式生产,造成了后期私人教练服务质量的下降、会员预期健身目的达不到等现状。这类培训机构总体特点为:无门槛、100%通过率、考核不严、证书“级别高”。这类机构所颁发的证书多为“××国际高级私教”“专业私人教练”等,证书上各种国际机构、××协会认可公章、签名等,此类不负责任的培训与认证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健身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2.3 师资情况

调查显示,每期学员培训课程中,培训机构通常会安排2~4名培训师,有些培训企业仅有1名。师资队伍的组成复杂,一般会有1名核心培训人员,直属于某认证机构或培训机构,其他成员则是从各处抽取,一般为高校教师或健身俱乐部的教练,并冠以很高的头衔。师资力量是培训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机构的核心。中国健美协会的培训师主要由高校教师、国家健美队教练、高水平运动员组成,主要涉及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康复学等多个领域。由国家行政干预,此协会师资水平整体较高、师资较为稳定。国际型私教培训机构师资一般由健身房管理人员、知名教练、机构自身培训师组成。同时也存在挂牌现象,打着某某品牌的旗号进行招生,然后由该机构发证,获取提成。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学历高”“头衔多”“有海外培训经历”。这其中的宣传是否具有欺骗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民营性质的私人教练培训一般由当地所在健身房教练及管理人员构成,他们的特征是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如海南三亚的“吉成健身俱乐部”钱吉成、杨新民教练,都为世界健美冠军、全国冠军。此类收费较高,但基础理论教学几乎为零。健身房内部培训的师资一般为该企业管理人员与教练员,主要以销售与服务为导向,倾向于经验的传授。总体而言,各机构安排的培训导师多则3~5名,少则1名,为了控制成本,多为临时招聘,与实际宣传的内容差距较大。

2.2.4 收费情况

目前,我国私教培训费普遍较高,通常私人教练培训课程由多种课程组成,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后才能申请进行考核,每门课程的收费在几百到上千元人民币不等。通过调查发现,各培训机构在对健身私人教练培训费多在2800~8000元人民币,有的甚至更多。很多培训机构在宣传中应用了套餐式的销售模式,如捆绑销售,几门课程合计多少钱等,还有很多私人教练培训机构所认证的“私人教练证书”并非终身制,一般为2~3年,还需跟进式培训,否则,将取消教练证书认证资格。另外,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还需重新缴费,参加其他课程的培训,随着层次的增高,收费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2.2.5 私人教练培训课程设置

私人教练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到的课程包括:体适能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锻炼的安全性和损伤预防、运动生物力学、抗阻力训练原则及实践、健康体适能评价、训练原则及运动处方设计、特殊人群运动处方、沟通、销售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各个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用各不相同。然而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上述调查的培训机构统计发现,每期培训时间多为3~7天,最多的1个月,最少的2天。就连我国中级社会健身指导员证的培训也就7天,在培训的质量上很难保证。课时数一般为20~60课时,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仅运动解剖学一门课程就为68课时。高昂的学费、集中时间段进行培训,而且讲解得不系统。如澳洲体适能学院在就进行私人教练培训的时间为57课时(40min/课时),内容涉及运动生理学、解剖学、健身器材使用、教学礼仪等,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多门课程的教学,都只能提及到某些知识点,学员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教材选用方面,在调查的58家培训机构中,国际性的培训机构教材多为国外翻译过来的,如韦德私教培训教材为《韦德健美法》,内容多为训练方面知识,生物力学、营养学、生理学等均无涉及,其余培训机构所用教材多为教师准备的课件、自行用A4纸打印的资料,更有一些仅为训练实践教学,理论知识几乎不涉及(社会民间培训机构)。

表1 私人教练代表性培训机构类型与数量统计

2.2.6 用人企业情况反馈

目前,研究私人教练生活质量与工作服务情况的文章较多,均提及私教流动性大、工资低。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私教工作能力差、服务跟不上、知识化程度低。虽然目前培训市场大、培训科目多,但培训质量却不高。健身企业主要倾向于选用认知度较高的机构培训的人员,如中国健美协会、亚洲体适能、韦德等几家知名度较高的机构所培训的教练。但出于对教练流动性大的考虑,有时又不得不用其他机构所培训的教练,所以众多原因造成了私教服务质量不高、会员满意度差等情况。

2.3 培训市场情况

2.3.1 培训市场整体混乱

本文调查的58家培训机构,在2015年6月再次对部分培训机构进行访问时,有7家培训机构网页已经无法显示,电话也处于停机或无法接通状态。经业内人士介绍,类似情况时有发生,说明这家培训机构已经处于倒闭状态,或者已经更名,换地点继续进行培训。国际性配型机构同样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认证时间为2~3年,如不继续培训,则证书将被取消。还有些健身培训机构与健身企业进行合作,如果想进入该健身企业就职,就必须在该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健身企业获得相应的分成。

2.3.2 培训质量参次不齐

作为培训企业,应以培训质量作为生存的关键,不同的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都有所不同,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他们都将重点放在健身设备使用上,其他类似于营养学、康复学等学科很少涉及。他们培训的目的多放在暴力敛财上,而不是在市场上长久生存下去。目前,健身企业从业人员呈现低龄化、学历低、服务质量差、入职门槛低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不合格的培训行业抑制了健身行业的发展。

2.3.3 宣传信息作假

私人教练培训机构虚假信息表现在多个面,其中主要为:培训师资作假、虚假宣传师资力量、冠以某些知名头衔。机构名称虚构,很多培训机构借助某些国际知名培训机构或组织认证旗号进行虚假宣传;课程设置作假,同一家机构,在课程设置相同的情况下,所颁发的证书不同,如精英私人教练、高级私人教练等,还有些预先宣传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并无开设等。

3 结 论

我国私人教练的培训机构包括:健身企业内部培养、民办私人教练培训机构、中国健美协会私人教练培训(CBBA)、国际联合培训、校企合作培养等。我国私人教练培养现状为:局面混乱、培训速度快、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虚假信息泛滥等,主要是由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能力差、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等原因引起。应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私人教练相关课程、国家行政干预私人教练认证体系、强化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

[1] 蒋晓旭.完善中国职业资格认证与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27(2):63-65.

[2] 李亚军.职业资格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0-11.

[3] 史曙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私人教练职场竞争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124-126.

G811.34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120-03

2016-01-14

杨斌(1986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私教教练机构
南开区健身俱乐部私教课后追踪服务调查研究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健身私教凭啥这么贵?
健身私教工作室的现状浅析
睡着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