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不足及应对策略
——以巨野县部分镇、村小学为例

2016-08-11牛新云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孔庄村孔庄小学山东菏泽274900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牛新云(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孔庄村孔庄小学,山东 菏泽 274900)

乡镇、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不足及应对策略
——以巨野县部分镇、村小学为例

牛新云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孔庄村孔庄小学,山东 菏泽 274900)

10年来,为保证体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山东省就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更新,组织了1年1次的暑期课程远程培训,使得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走进新课程,接受新理念。本文对巨野县6个乡镇6所镇、村小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学校体育教学开展、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等诸多发面存在问题。本文就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具体剖析,力求寻找应对策略。

1 小学体育教学不足之现状

1.1 师资力量匮乏,教学任务难完成

笔者对6所小学教学师资力量及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显示,班额平均数为11~14个班,专业教师平均数为1.5人,1位体育教师平均教13.25~16.86个班。参照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关于“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的配备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由此可见,巨野县6所镇、村小学在体育教师配备上相差甚远。不但师资力量匮乏,而且有3所小学体育教师兼课文化课、1所小学文化课教师兼课体育课的现象,很难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达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1.2 器材不足、场地不够、经费没有保障

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学校对体育器材购买、场地建设等经费的投入是满足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教学的工作的保障。笔者对巨野县6所小学调查发现(表2),6所学校的场地器材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5所学校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可以说是“零”,现有的器材也只是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对教师的服装费也不能如实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照发,赋予体育教师的服装补贴费也游离于法规的边缘地带,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表1 6所小学教学师资力量及教学现状统计结果

1.3 体育课开展参差不齐,常规性群体活动无常规

笔者对6所小学的调查发现,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器材不足、场地设施不全等各方面的不足,小学生体育课也不能按正常课时、节数开展。2004年教育部下达《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和初中1~3年级每周3课时。调查显示,6所小学能保证每周按课程表开课,但不能保证每周课时开足。有4所小学每年能开展1次运动会,有2所小学,学校每年运动会不能正常开展,更谈不上每年开展春、秋2次运动会了。课余体育活动是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保证,基本的跑操、课间操不能组织,很难保证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的时间。

2 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中心,面对困难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2.1 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履行体育教师的职责

2.1.1 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中国农村教育才是中国教育的主战场,任重而道远。应该根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在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的编制数,力争配齐体育教师数量。专业体育教师数量配足配强,才能保证各年级学生体育课时的开足,才能满足学生群体性活动、业余体育活动的需要,这也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基本保障。专业体育教师是小学生接受科学体育教育的引领者。

2.1.2 对没有专业教师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统筹协调,对现有的代课教师要组织技能培训,接受体育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培训,持证上岗,避免“误人子弟”。

2.1.3 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尽心尽力履行职责。教师是孩子身心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引领者,更是孩子掌握科学锻炼、发展身心方法的启蒙者。根据不同水平的孩子,教师在体育课程执行上,要紧紧抓住以运动技能、身心健康为目标不放松,力保实现体育课程的全面目标。通过游戏性教学,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跑、跳、投、攀爬等人类基本活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初步掌握几种球类、体操等项目的基本、简单组合动作;通过知识健康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一些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小学开始注重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表2 6所学校的场地、器材、经费统计结果

2.2 争取体育教育经费,充实器材,保证学生体育课活动所需

2.2.1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校领导应该拨出经费加强体育教育建设,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保证专款专用,减少体育教育资金的挪用现象。再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向社会有关企业、体育福利彩票、社会爱心人等求助,募捐办学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2.2.2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力量不可估。一线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如将汽车轮胎、自行车内胎等,运用到托物跑、跳跃教学中;将短木棒制作接力棒运用到接力跑游戏教学中;将矿泉水瓶子作障碍、标志物等;利用校园一角、空旷场地自挖沙坑练习跳远;还可以自制沙包、毛线毽子等简单体育器材;发动广大学生家长给孩子买些便宜的跳绳、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

2.2.3 运动服装是体育教师在正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必备的,是具有运动性、示范性、安全性的职业专用服装,如同军人穿军装、警察穿警服一样,穿着运动服装是上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针对学校各方面的基金困难,体育教师对体育服装费可以不作过多要求,但是体育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不能够被忽略的,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让学校领导明确了解体育服装经费的来由与支出,尽力满足一线体育教师的应当享有的待遇。

2.3 专职专用,还原体育教师的本职特色,尽力保障学生体育课时开足和满足学生群体性活动需要

2.3.1 体育课课时开足是学生学习体健康知识和发展、锻炼身体的时间保障。体育课课时不足,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得到系统、科学的身体锻炼,不能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当然,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与体育课时不能开足是相关联的,与学生群体性活动、业余体育活动是对照的。一线体育教师要向学校领导申诉,说明体育课不是学校可有可无的课程,不能把体育课当成小学应付素质教育的“擦边球”。“隔行如隔山”,体育教师专职就是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培养体育人才。让体育教师兼职文化课,让文化课教师去教体育课,是学校领导决策的失误。要做到“专职专用”,是对学生负责。

2.3.2 应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h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一线体育教师要和学校领导共同协商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群体性活动的方案,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去,由体育教师牵头,定好各年级、各班级负责人员,组织学生分年级做广播操、跑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少年拳、五禽戏)等,体育器材充足的小学,5~6年级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足球等球类活动。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3 结 语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巨野县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领导应切实落实国家规定有关学校法规、政策,把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真正担负起全民健康素质全面提高的重任。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我能动性,积极配合学校各方面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G807.2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3-008-03

2015-01-16

牛新云(1981 ~),小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