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

2016-08-10王雨晨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消费需求理论对策

王雨晨

摘要: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经济增长停滞,如何扩大消费者需求,必须从消费品的需求规律上进行研究,寻找新的需求管理方法。我国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影响了走向富裕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民的需求能力,为促进消费品和服务等生产市场的经济发展,同时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消费需求;理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1

一、制约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大、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力不足

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收入的增加也就会增加消费力。我国居民的收入有明显提高,但是社会阶层收入和财富差距也慢慢扩大,这种现象导致了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难以得到发展,高收入群体主要消费在高档品上,相对低廉的产品就被低收入者们哄抢,中等收入的群体在这两者间流动,很明显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贡献者,中等收入的潜在市场比较大,因此实际消费中所占比重就小,加上理性消费行为,基本消费很容易满足这部分人群。低收入的群体主要是农民和城镇的下岗失业者们,实际消费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因为经济制约,所以只能购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物品。制约了潜在消费,因此导致消费力不足。

(二)产业变动使得居民就业率下降导致消费力不足

城市就业压力变大,产业变动对就业有着一定影响,一方面产业变动给就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由于新兴行业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农村和城镇的居民都赶来就职,比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专业劳动力,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节省企业资本,相对应的劳动力的需求会降低,因此就职人员的收入分配就有区别。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逐渐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逐年减少,就业是劳动者保障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就业增长却在逐年下降,因此在城镇中的居民跟农民进城务工的相比较,居民收入来源工资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没有成正比,收入得不到一个保障,经济依旧不能协调发展,仍然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

(三)对未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使得我国居民消费力不足

我国经济危机造成的收入和消费力度成正比。在产业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短期内都是成正比的,但是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比如经济危机和收入受到制约时,居民会将大部分收入储备起来,因此消费力度明显减小。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我国社会体系不健全,我国通过一些制度使基本生活中居民在就职中遇到的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机会不均等。在实现就职人员风险承担的过程中,促进就职人员的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的不公平的结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工们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居名们通过储备资金保障自身需求的同时制约了消费的增长。

二、针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

(一)提高中低收入的居民的收入水平

如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在合理改善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同时,积极引导消费者放下顾虑,合理调节产业的新旧体制,推进新的生活方式,促进消费。同时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一方面宣传家电等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增加农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加快城市化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制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及劳动的技能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收入增加了,同时学会经营能力,带动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存在的问题。

(二)调整产业发展,扩大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开拓市场并支持新兴行业,新的产业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重视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可以借鉴其它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上都是进行产业化生产,基本形成了产销一体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格局。在现今的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是根据农业企业的专业化的流程将产前、产中、产后等不同农业产业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的效率化的一条龙服务展现出来。发达国家为确保能效率化顺利进行,组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在政府的共同合作下,农民的基本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农业产业中的生产指导、信贷、销售、购买等方面,形成了较大的经济组织形式。为实现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可根据地方区域经济优势和农业特色进行产业化生产,从而创建新的区域品牌,实现具有特色的农业上产。

(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镇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就业结构转化的一个过程,就业结构的过大能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的产业构成都会由第一产业逐步转化成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转化成第三产业发展,最终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和就业增长格局,并且这产业的结构发展逐步完善,向着高级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比如现代信息业、金融保险业等发展,同时为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支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居民就业渠道。另一方面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的劳动力也像第三产业发展,随着现在产业的调整,农业在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会慢慢减少,因此这大部分产生的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稳定收入的增长或减少,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我们可以依据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解决农村劳动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将第三产业作为主要就业渠道。第三产业中以服务业为主要吸纳劳动力的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行业,促进我国下岗人员再就业,将农村剩余部分劳动力转向城市。服务业的发展能促进第一、二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的提高,同时能为第一、二产业提供生产效率的服务,能够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服务业是其他行业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

(四)完善社会保障水平

要进行完善养老、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在没有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居民在医疗、住房、儿女教育等方面的资金负担比较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力度。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对居民不能够承受的资金部分,进行相对应的控制,政府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增加一些公共支出,改善居民未来将超出预支部分的重担,有利于增加居民平时的消费。政府支持的同时,中低收入者们可以增加投入一些高层次的消费,减少居民预存的储备资金。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消费需求理论对策
坚持理论创新
诊错因 知对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