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2016-08-10程贵荣

大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配电配电网供电

程贵荣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 广西玉林市 537000)

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程贵荣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 广西玉林市 537000)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逐年增加,人们对电力配电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电力配电中的自动化以及管理展开了讨论,先是简单介绍了何为电力配电自动化,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强配电管理,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前言

电力配电自动化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保证配电装置的运行效率。相比于传统的配电模式,自动化配电能够与配电管理共同配合,从而实现电力配电的创新和发展。为此,电力企业应当充分认识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性,并逐步完善配电管理方案,保证配电的正常。

1 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现状

近年来,电力配电自动化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管理中。电力系统主要有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部分组成。对电网系统采取统一的管理方式能够促使扩大电网规模,实现电网的数据共享,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电力配电的能力。另外,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管理,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从而提高配电成效。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也在逐渐深入。但是实现配电自动化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为此,电力企业应正确认识电力配电自动化,并通过科技强化配电管理,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配电电量。

但是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功能设计单一,现阶段影响供电稳定性的主因不是配电网故障,而是固有的周期例检方式;设备选择缺乏全局性,电力配电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电力系统要求,而并非是盲目的追求设备质量最优;系统结构设计不完善,普遍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如控制端与主站功能的不匹配、通信通道容量不足等;管理机制存在弊端,电力配电自动化主要覆盖在营销和生产中,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偏重电力系统,而忽略了客户,而且较多的关注技术,致使管理流于形式。GIS孤立,GIS应用在电力配电系统应当是动态的实际GIS,并非是静态的GIS形式;电力配电自动化不够规范,虽然我国颁布了有关电力配电系统化的行业标准,但是实现电力行业的规范、统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

2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方法

2.1 做好整体规划

电力配电工程较为复杂、困难,若要完成这项较大的工程项目,就应先做好工程规划,完成准备工作,从而明确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技术和方法。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应重视应用GPS、GIS等技术,提升电力配电管理的信息化。

①应先明确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实现途径,重点加强电网系统之间的连接,并利用全球定位技术等技术实现电网终端的通讯连接。尤其是要深入理解配电网自动化的核心指标,精细化供电区域,并夯实规划基础数据,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配电网规划粗放方式。同时还要扎实开展配电自动化规划,按照差异化的规划原则,优化各供电区域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计算方法,制定符合配电网现状和发展需要的各供电区域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实施配电自动化线路的具体建设标准。②应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用电客户的分析,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另外,电网企业还应当根据《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明确各区域的供电规划,解决供电分区配电网自动化的覆盖率、实施配电自动化配电线路的建设标准、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置等问题,并创新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计算方法,为最终确定各供电区域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奠定科学依据。③相关技术部门还应当重视加快全球电网系统的建设,实现电网信息的全面覆盖。例如某电力公司依托全省配电网滚动规划,编制全省各供电区域实施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线路选取原则,分区域分类别确定实施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线路终端配置原则,有效指导下一步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以B类供电区域柱上开关终端配置为例,结合一次开关设备的配置,主干线、分支线架空线路终端采用柱上FTU,主干线路中的分段开关、联络开关及大分歧开关配置“三遥”终端。由此可见,依托区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电电网自动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2.2 加大配电技术的研发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要保证配电管理的高效,就要加强配电技术的革新。为此,在配电自动化前期,就要加大适合区域发展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提升区域的配电能力,从而保证配电电力系统的稳定,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为此,开展配电自动化工作也要从客户的利益出发,同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设置反馈机制,保证能够及时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如用户互动技术,能够将配电网与用电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和用户的通信,从而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到用户的消费状况等,方便制定科学、合理的用电方案,从而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到电力系统运行中,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

在新形势下,作为配电网运行的关键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是实现分布式发电的基础,同时也是集成各种系统数据的关键。尤其是配电自动技术还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控制、协调、优化。较为常见配电技术包括快速故障处理技术、自分布电源接入技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技术以及用户互动技术。实践证明,只有采用自动化技术才能快速完成故障的处理,保证供电的正常。另外,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一定的遥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负荷的分布状况。利用遥控优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配电网电荷的均匀分布,还可以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分布电源接入能够影响到整个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配电技术也逐渐向充实配电网自动化功能、优化配电网系统、智能化、多样化方向转变。另外,电力载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配电网中,载波技术能够提高配电线路的抗干扰能力,实现用户与企业的高效通信。总的来说,电网企业应当不断加大电力技术的研发,完善配电网系统,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配电装置的检验、更新

电网企业应当重视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中应用的电力装置,并进行定期的检验、更新,从而保证配电网的稳定和可靠。

电力配电自动化主要是以一次供电线路和开关设备为基础,以软件系统为核心,通过二次终端设备的应用集成实现配电网络的监测、控制,主要包括遥控设备、开关类设备、遥信设备、现场采集设备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大致组成如图1,主站主要起到调控作用,子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终端则是应用层。更新是针对一些不具备改造价值的开关设备而言的,如断路器、重合器等。

图1

2.4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前配电自动化的管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实际的管理中应当结合实际电力系统运行状况,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么电力企业就要加大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并定期开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审查,消除安全隐患。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团队的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配电技术人员,选择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团队,并大力引进技术人员,提升配电管理的质量。

3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和配电管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电网企业应当从配电自动化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创新专业技术、检查更新配电设备,以促进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保证配电的正常,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姚宁.浅议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A].2015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2]黄德渠.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3]张晓冬,陈洪元,程海涛.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A].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1.

TM73

A

1004-7344(2016)36-0087-02

2016-11-25

程贵荣(1983-),男,汉族,广西玉林陆川人,助理工程师,专科,主要从事配网配电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配电配电网供电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
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