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本科口译学科建设研究
——基于河北省某高校的实证研究

2016-08-10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龙丽伟刘晓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口译课程设置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龙丽伟 刘晓华



高校本科口译学科建设研究
——基于河北省某高校的实证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龙丽伟刘晓华

摘 要:本文以国内著名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本科口译课程设置为参照对象,研究笔者所在学校的口译课程设置,调查学生对口译课的反馈,以期发现本校口译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本校和兄弟院校的口译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译 学科建设 课程设置

一、引言

2006年,河北师范大学成为首批试办翻译本科专业三所高校之一,其他两所为复旦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随后的十年间,全国有 152所高校设置翻译本科专业。河北师范大学翻译专业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外语翻译教师有责任从教学中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总结口译专业发展至今的得失,为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有学者(李郁等,2005;万宏瑜等,2008)对口译课程进行过研究,但是时间久远,与目前的口译专业建设发展形势有些脱节。古琦慧(2009)比较分析了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法国巴黎高级翻译学院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口译课程设置,提出以培养译员能力为中心的口译课程模式及相应的口译课程设置。但研究对象是硕士阶段的口译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口译本科阶段。本文以国内著名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本科口译课程设置为参照对象,研究笔者所在学校的口译课程设置及调查学生对口译课的反馈,以期发现本校口译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本校和兄弟院校的口译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学生问卷调查包括的主要问题有:是否喜欢口译课;对开设的口译课程的满意度;口译练习材料的来源;经常采用的口译策略;课外练习口译的时间;最喜欢的授课方式;合适的课时长度和密度; 自主学习多还是结伴学习多?一般分别为多长时间?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对自己的口译成绩是否满意?

二、两所大学本科口译课程设置的比较和分析

仲伟合(2010)认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实践的职业化 / 专业化;学科体制的建设;学科理论的建构。 “学科建设离不开内涵建设与质量评估。”(仲伟合,2014)

穆雷等(2012)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对教学单位的培养质量,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软硬件设施进行评估。大学本科口译教学如何定位?大学本科口译教学与专业口译教学有何不同?大学本科的口译教学如何设计、测试及评估,都决定了口译教师的教学模式。

鲍川运指出,本科口译课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将口译理论有机地渗透到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翻译训练实际上就是把学生的认知语言转换成行为语言的过程,必须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卞建华,2004)

下面主要对河北师范大学(以下使用简称“师大”)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使用简称“北外”)口译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比较,以便发现不足,进一步完善“师大”的口译课程设置,提高口译课程教学效果。“师大”将本科口译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程,其中专业限定选修课必须修满18学分。

表1 “师大”口译专业专业必修课课表

从表1可以看出,“师大”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应用翻译课程设置在大二下学期,符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规律。学生进入大学,通过第一学年泛读课、口语课和语音课等课程的专业学习,在听、说、读、写、译这五大技能方面有了提高,为随后口译专业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大三上学期开设不同文体的翻译课程,如文学翻译、时政翻译、视译、连续传译,为大四上学期的更高一级的课程——同声传译、口译名段研究奠定扎实基础。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选修课,如大二下学期开设的翻译概论课程在短时间内能提升学生对翻译理论的宏观认识;商务翻译课程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学生需求。课程设置考虑口译技能发展的渐进性,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学生的问卷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目前开设的课程很满意,满意度达到98.5%。

口译学生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的语言学习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精读、网络泛读、时政英语听力等,但是不同的是在教材选取、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实践训练方法上有很大不同。教材方面,传统的外语专业教材注重生活化,文学性较强,但口译专业学生应紧跟时事,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例如,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的时政英语听力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杨世登主编的《英语新闻听力教程》为基础选材,以此为依托从网上查询相关专题的新闻材料,学生在时政文体阅读中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又如,学生可以适当阅读政府政策宣传讲话、高级官员对外讲话、政府新闻发布会、中国和海外的招商推介会、英美等海外大公司的介绍等。学生对口译的几大应用领域都有接近实际的经历,进行口译工作时就知道如何准备。

与传统听力不同,口译专业学生要加大新闻听力练习,可以依托一两本教材,每天收听英美电台的广播,关注国内外大事,培养自己的双语能力。例如,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杨世登主编的《英语新闻听力教程》选择了18个高频主题,利用语料库的软件筛选出代表性语料,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常见主题播报模式和新闻要素。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学生很满意这样的选材方式:教师推荐和网上搜集材料。虽然学生对学院开设的口译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很满意,但是毕竟和国内的知名高校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找出这些差距对提升“师大”的口译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口译人才有很大益处。

表2 “北外”翻译必修课课表

“北外”翻译专业开设9门选修课,要求学生不得从“翻译理论与实践”模块选修超过四门课程。每位翻译专业的学生自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从英语学院的专业选修模块中选修专业课,每个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不得选修超过两门,但一、二年级每学期只能选修一门。这些课程包括:时政文献翻译(汉英)3学分,共36课时;综合模拟口译2学分,36课时;汉英视译2学分,36课时;英汉视译2学分,36课时;口译评析理论与实践2学分,18课时;经典译文赏析2学分,36课时;商务经贸翻译3学分,共36课时;法律翻译3学分,共36课时;应用文翻译3学分,共36课时。比较“师大”和“北外”的口译课程设置可以发现以下共同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都包含从易到难,从连续传译、视译到同声传译和从课堂到实践这样的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口译学习过程;二是都开设理论学习课程;三是都有专业口译课程;四是开设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全年或上学期。不同之处包括:一是“北外”口译课程设置的显著特点是更注重A语言和B语言的不同,课程丰富多样、更精细,如分别开设汉英交替口译入门和英汉交替口译入门、英汉交替口译实务和汉英交替口译实务;二是口译理论课主要强调从宏观视角学习翻译,如文化的视角、翻译史的视角和英汉两门语言的不同。“北外”的课程设置给“师大”的启发是:依据师资力量开设丰富多样的口译课程。

三、学生口译交际策略的使用状况调查

交际策略能力是口译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译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郭继东(2012)设计的六大类口译交际策略:主旨信息获取策略(gist-obtaining strategies);主旨信息表达策略(gist-delivering strategies);求助策略(asking for help);使用预制模式策略(using prefabricated patterns);结构重组策略(restructuring);记忆与检索策略(memorizing and retrieving)。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对学生的两种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主旨信息获取策略主要是译员为快速掌握发言人的主要讲话内容和意图而使用的策略,包括:集中注意力快速听出原语的意义单位,抓住内容要点;依靠语境对发言人的意图或发言要旨进行推测;当讲话人的信息特别密集时,有意放弃次要信息;为了抓住主要的逻辑信息,有意放弃没有把握的信息。

主旨信息表达策略(gist-delivering strategies)是指为传递发言人的主旨信息而采取的策略,包括:对发言的话语信息进行释译;对原语进行简述、概括、归纳、增补、省略、替换或直译;对于因语言或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隐喻或隐含信息进行明示;以笼统或概述性的概念表达具体的意思。根据对学生的以上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所有学生对信息主旨的获取、主旨的表达、信息结构重组、记忆检索等策略都有较高使用率,与郭继东的调查结果一致。这说明经过一定的口译课程的培训,学生都能掌握主要的口译交际策略,在口译过程中由开始的有意识运用到高级阶段的无意识使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鲍川运教授指出,教师在点评译文质量时往往针对具体用词是否译得对,从而忽视上下文,译文的篇章以及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连贯,从而忽视译文的整体效果。

四、对地方院校口译课的建议和展望

与英语语言文学和笔译等课程相比,地方院校的口译专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和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口译课程设置、口译教学模式、口译师资建设、教材和教学材料的选取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

1. 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陈振东(2008)以建构主义观点为理论依据,根据口译技能性的特点提出“以学生参与为中心,以实战操练为手段,以提高技能为目的”的口译课程培养模式,强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口译课程模式,代表了口译课程模式的发展方向。

仲伟合(2001)和鲍川运(2008)都认同以训练口译技能为主线的口译教学模式。鲍川运认为口译技能是根本,掌握之后可以应用于任何主题翻译。初级口译教学一般还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如听力理解、记忆、记忆结构的分析、信息处理、意义结构重组,笔记、注意力的分配等。

2. 口译教学材料的选择标准。许明武、邓军涛(中国翻译,2013)基于研究以往的文献,发现制约口译教学语料难度的因素涉及词汇、句法、语义、谋篇机制、话题和文化等诸多因素。这些研究的最大不足在于未能运用系统的语篇分析方法将上述纷繁的因素有机融合起来。他们填补了这一空白,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作为宏观理论框架,结合具体案例按照“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语言”自上而下的方式探讨功能语篇分析在口译语料难度甄别中的实际应用。选材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所列的板块和变量进行定性考察,可以通过给每个变量赋值计算出材料的整体难度值。

3. 壮大口译课师资队伍。口译课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根据Dawrant教授的观点,一般来讲,一个具有较高双语能力的人,经过5~10年的培训和锻炼方可成为专业口译员,而专业口译员必须经过口译课教师资格培训才可以成为口译教师。(卞建华,2004)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设有“河北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与国内知名院校的翻译学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交流合作机制。翻译专业的任课教师在保证翻译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翻译科学和实践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外翻译会议,在翻译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4. 实习、实践模式。“师大”与河北省科技翻译公司、辛集国超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辉翻译有限公司、译通翻译有限公司、辛集市欧尚制衣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学生的口笔译实践基地可提供充足的口笔译实践机会。

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合作“双语工程”“电影翻译”“外汉基金”等项目,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翻译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语音模仿比赛、笔译大赛、口译大赛、机辅翻译比赛等活动,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学生课余生活得以丰富。

5. 职业导向。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鼓励本科翻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CATTI)三级笔译或口译,尽早实现翻译本科学位教育和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之间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就业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卞建华.探讨新世纪的口译教学,迎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翻译,2004.05

[2]陈振东.口译课程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翻译,2008.04

[3]郭继东.英语专业学生口译交际策略观念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20.3

[4]李 郁,张 泳.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新探[J].外语界,2005.03

[5]穆 雷,邹 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4

[6]万宏瑜,张 燕.拓宽视野,培养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口译》市级精品课建设[J].外语界,2008.02

[7]许明武,邓军涛.口译教学语料的难度甄别:功能语篇分析视角[J].中国翻译,2013.06

[8]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4. 04

[9]仲伟合,王斌华.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一[J].中国翻译,2010.05

(本文系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师范大学第13批教改课题“高校英语口译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2013年河北师范大学重点项目,编号:S2013Z06;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编号:GH133018; 2014年河北省哲社,编号:HB14YY014;2015年河北省教改课题“河北省高校英语口译专业建设研究”的阶段成果)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83

作者简介:龙丽伟,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和实践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口译课程设置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