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不同给药途径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价值对照分析*
2016-08-09冯月华
冯月华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广东 江门 529100)
黄体酮不同给药途径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价值对照分析*
冯月华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广东 江门529100)
摘要:目的探究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取黄体酮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黄体酮胶丸对疾病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取肌注黄体酮针剂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流产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88.33%,对照组的保胎成功率为85%,在孕酮值上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日增长率为0.75±1.26,对照组为0.73±0.94,并发症上两组患者都有手足发胀的症状出现,患者血压和肝肾功能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生复视、偏头痛、突发性失明、视力改变等一些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但研究组出现了9例注射部位有硬块的现象,要求改变给药方式。结论黄体酮胶囊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病症上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临床治疗及给药途径方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黄体酮胶丸;肌注;给药途径;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药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黄体酮微粒化制剂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黄体酮胶丸,这是一种口服类药物,可以避免因局部注射造成的硬结、红肿等不良症状,同时耐受性和依从性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现今对口服黄体酮的临床疗效还有争议[1]。因此笔者本次以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比较黄体酮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停经12星期以内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均没有黄体酮类药物的用药禁忌证。所有患者阴道均有程度不一的出血,或者出现下腹坠痛及腰酸症状,但没有胚胎组织从体内排出。孕妇宫口关闭,出血均是来自子宫。经B超检查显示患者孕囊大小和胚胎的发育情况均符合要求[2]。排除创伤、免疫功能与生殖器官异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7.5±3.3岁,孕周在5~13周之间,平均孕周7.2±1.5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7±0.6次。对照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7.8±3.2岁,孕周在4~12周之间,平均孕周7.1±1.6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8±0.7次。经临床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等一般资料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黄体酮胶丸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200~300 mg,分1~2次服用[3]。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支黄体酮注射液20 mg,每天1次每次一支。一个星期为一疗程期。
1.3疗效评定根据早期先兆流产病症的临床治疗标准[4],共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治愈表现: 阴道流血、下腹坠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经B超检查体内胎儿发育情况和孕周相符合;有效表现:阴道流血、下腹坠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经B超检查体内胎儿发育和孕周相符合;无效表现:阴道流血、下腹坠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有的甚至出现加重的趋势,B超检查显示胚胎有发育不良甚至停止发育的情况。保胎成功=(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88.33%,对照组的保胎成功率为85%,两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每个疗程的保胎成功率对比对两组患者每个疗程的保胎成功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保胎成功的53例中,在第1个疗程保胎成功率为60.38%,在第2个疗程期保胎成功率为33.96%,在第3个疗程期的保胎成功率为5.66%;而对照组中保胎成功的51例中,在第1个疗程期保胎成功率为58.82%,在第2个疗程期保胎成功率为35.29%,在第3个疗程期的保胎成功率为3.92%,在第4个疗程期的保胎成功率为1.96%。两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每个疗程的保胎成功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孕酮值及其日增长率对比
经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孕酮值及其日增长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日增长率为0.75±1.26,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日增长率为0.73±0.94,两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孕酮值及其日增长率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经统计,两组患者都有手足发胀的症状出现,这是轻度钠水潴留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且患者血压和肝肾功能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生复视、偏头痛、突发性失明、视力改变等一些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但研究组出现了9例注射部位有硬块的现象,要求改变给药方式。
3讨论
黄体酮针剂属于一种油性制剂,它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是公认的,但是相对来说,肌肉注射更加困难,且更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硬结、红肿等不良症状,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注射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肌肉注射还需要患者亲自到医院进行治疗,这让患者来回奔波,不利于孕妇的保胎[5]。黄体酮胶丸则是一种把孕酮经微粒化后制成的新型制剂,它是从天然的黄姜中提取出有效成分,他的化学性质和人体卵巢所分泌的孕酮一致。微粒化制剂可以让药物的利用度更高,不会产生染色体突变以及致畸作用,采用口服虽然会有临床不良反应发生,但是避免了患者在医院之间来回,使用方便,且价格便宜,可以明让病人的依从性得到显著的提高[6]。
本次临床研究以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口服黄体酮胶丸,研究组患者则肌注黄体酮针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研究组出现了9例注射部位有硬块的现象,要求改变给药方式。这和国内的相关临床研究相符合[7-8]。综上所述,黄体酮胶囊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病症上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临床治疗及给药途径方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3-154.
[2]李继俊.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26-327.
[3]陆燕珍,邬意芬,傅波珍.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2例[J].中国药业,2013,22(3):89-90.
[4]董金芳,王燕.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77-78.
[5]RaiP,Rajaram SGoel N,Ayalur-Gopalakrishnan R,et al.Oralmicronized progesterone for prevention of preterm bir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aecology & Obstetrics,2009,104 (1):40-43.
[6]顾美皎,戴钟英,魏丽惠. 临床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2-13.
[7]曾金团.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1):150-151.
[8]张丽丽.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3 例[J].中国药业,2013,22(5):114-115.
* 作者简介:冯月华(1980—),女,广东江门人,主管药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药剂科工作。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8-0933-02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8.043
(收稿日期20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