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春晚小品看语气词发展
2016-08-09田志平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田志平[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从央视春晚小品看语气词发展
⊙田志平[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选择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语意,而表达语气的基本手段是语调,汉语中常常用语气词配合语调使语气更加明显。汉语的语气词有悠久的生成和发展历史,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央视春晚小品这种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本作为研究材料,通过穷尽式的统计和分析,全面地展现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和特点。
春晚小品语气词
马建忠认为:“凡虚字用以结煞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自以达意,意之实虚,自有动、静诸字写之。其虚处,若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动、静之字无是也,则唯有助字传之。助字所传之语气有二:曰信,曰疑。故助字有传信者,有传疑者。”后来学者如黎锦熙、吕叔湘、王力、孙锡信、齐沪扬等均对语气词进行过系统研究。综合各家研究,可以看出语气词主要特点:(1)以表达语气为主要目的;(2)为汉语所独有;(3)附着在句子或句子成分之后,有停顿作用;(4)变化巨大,不同时期有完全不同的语气词系统。
中央电视台从1983年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2年的历史了。央视春晚小品中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一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舞台上为全国观众呈现的表演艺术,它的台词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作用,因此必然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组织,讲求语言艺术性和规范性。其次,为了能够真实体现百姓生活,引起观众共鸣,小品语言也往往选择口语化的形式和带有地域性的方言来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而反映新事物新观念的新词语的使用,让小品更加彰显生活气息。再次,小品语言为了表现通俗性和娱乐性,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和丰富的对话技巧来展现人物幽默风趣,机智敏锐,进而针砭时弊,传递正能量。我们以1986年至2015年央视春晚的158篇语言类小品中的语气词作为调查对象,对这批语料中的语气词进行了穷尽性的描写分析,全面呈现了央视春晚小品中语气词的整体面貌。通过对这些语气词位置和语气的分析,这三十年间央视春晚小品中语气词的使用特点和发展趋势较为明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的整体面貌
(一)语气词历时分布情况我们把央视春晚小品中的语气词按照时代的差异,每十年一个阶段,分成三个时段。根据语气词使用方式的不同,将单用语气词和连用语气词分开统计。其中,关于语气词单用的分析,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参照对象,把单用的语气词分为两类:1.词典中收录且标注出其语气助词用法的语气词称作一般语气词(如啊、呀、哪、哇);2.词典收录且标注为方言的语气词(如哩、咧),收录但未标出其语气助词用法的语气词(如不、没、哦、哎、哈)和未收录的语气词(如[lia]、[a]、撒)①称作特殊语气词。三十年间央视春晚小品中语气词共41个,其中一般语气词18个,出现18826次;特殊语气词23个,共出现614次。这些语气词在三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
一般语气词嘞(96) 31 15 50咯(25) 9 9 7喽(93) 52 31 10吗(1364) 404 412 548嘛(466) 168 160 138(44) 24 20 0哩(9) 7 1 1咧(60) 42 9 9来的(1) 0 0 1撒(4) 0 0 4“啊”音变[ʐa](11) 9 0 2“呢”音变[ni](25) 25 0 0“呢”音变[a](27) 18 2 7“呢”音变[an](1) 0 0 1“呢”音变[niε](23) 6 8 9“啦”音变[lia](31) 5 15 11“了”音变[liɑu](8) 3 3 2“了”音变[liou](7) 0 1 6“哪”音变[nei](3) 0 3 0“哟”音变[nou](7) 3 2 2“哈”音变[nou](1) 1 0 0 (7) 7 0 0呢(1703) 403 543 757哟(23) 12 5 6哎(47) 16 19 12(3) 1 2 0哦(46) 14 21 11耶(7) 4 2 1不(186) 73 49 64没(38) 16 16 6哈(25) 10 8 7特殊语气词
在一般语气词中,如果我们按照使用频次对这些语气词排个序列,其情况是:了(4318)>啊(3406)>呀(2998)>呢(1703)>啦(1622)>吧(1417)>吗(1364)>哪(727)>嘛(466)>的(254)>哇(150)>呗(135)>嘞(96)>喽(93)>咯(25)>哟(23)>来着(21)>(7)。从整体上看,特殊语气词的使用频次与一般语气词相比明显偏低。这也说明了央视春晚小品在语言的使用上是与所处时代的语言面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语气词的句法位置分析本文统计了一般语气词的句法位置情况,如下表(由于材料整理时间有限,未能统计特殊语气词和连用的语气词句法位置数据):
句末位置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小计 比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小计 比例啊 335 395 459 1189 34.9% 550 745 922 2217 65.1%了 223 534 781 1538 35.6% 621 929 1230 2780 64.4%呀 199 294 339 832 27.8% 438 1004 724 2166 72.2%啦 52 98 64 214 13.2% 406 530 472 1408 86.8%吗 32 25 25 82 6.0% 372 387 523 1282 94%呢 96 123 154 373 21.9% 307 420 603 1330 78.1%吧 122 114 185 421 28.6% 271 297 428 996 71.4%句中位置
嘛 43 24 42 109 23.4% 125 136 96 357 76.6%哪 48 93 95 236 32.5% 105 166 220 491 67.5%喽 10 2 1 13 14% 42 29 9 80 86%哇 5 21 13 39 26% 32 35 44 111 74%的 9 18 52 79 31% 27 50 99 176 69%嘞 4 2 4 10 10.4% 27 13 46 86 89.6%呗 5 7 7 19 14.1% 26 42 48 116 85.9% 哟3 0 0 3 13% 9 5 6 20 87% 咯0 0 0 0 0 9 9 7 25 100%0 0 0 0 0 7 0 0 7 100%来着0 3 0 3 14.3% 6 5 7 18 85.7%
从句法位置来看,语气词可以位于句中和句末两个位置,但从统计数据来看,语气词主要处于句末位置,且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所有一般语气词在使用时,句中位置的比例全在40%以下,如果按照使用率由高到低排一下序列,数据如下:了(35.6%)>啊(34.9%)>哪(32.5%)>的(31%)>吧(28.6%)>呀(27.8%)>哇(26%)>嘛(23.4%)>呢(21.9%)>来着(14.3%)>呗(14.1%)>喽(14%)>啦(13.2%)>哟(13%)>嘞(10.4%)>吗(6.0%)>咯(0)(0)。句中位置较为活跃,使用率占个体使用30%以上的语气词有4个,分别是了(35.6%)、啊(34.9%)、哪(32.5%)、的(31%),而有些语气词从未出现在句中位置,如咯(0)和(0)。用在句末的语气词,主要用在四类句子中,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8个一般语气词在句末共出现13666次,在陈述句中用了4467次,占句末位置出现频次的32.7%,在疑问句中用了5664次,占句末位置出现频次的41.4%,在祈使句中用了1558次,占句末位置出现频次的11.4%,在感叹句中用了1977次,占句末位置出现频次的14.5%。在句末位置上,按照句子语气类型的差异,语气词使用的频次高低分别是:疑问句(41.4%)>陈述句(32.7%)>感叹句(14.5%)>祈使句(11.4%)。
二、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使用特征
(一)语气意义灵活多样语气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词类,常用语气词(如啊、呀、了)数量较少。在三十年的语料统计中,语气词的数量只有41个,作为单独语气词出现19439次,与其他语气词连用出现933次。语气词之所以有这么高的重复使用率,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情感表达功能。语气词不能单独用来表达语气意义(这是它与叹词的区别之一),但它能附着在语段之后,强化说者各种丰富的情绪,满足人类情感表达的诉求。如同样表达陈述,“大家都明白这个理儿,女士优先啊”和“大家都明白这个理儿,女士优先呗”的语气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倾向于阐述,后者带有对方“理所应当知道”的神气;同样表达疑问,“你吃饭了吗?”和“你吃饭了吧?”的语气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纯粹的询问,后者带入了说者的主观猜测;同样表达感叹,“哎呀,你看你孙子真懂事啊!”和“哎呀,你看你孙子真懂事哎!”的语气意义是不一样的,后者的语气要强于前者。
(二)语法位置灵活多变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常见的句尾、分句尾,语气词还可以出现于称呼语、主语、谓语、状语、插入语之后,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格式中。多数情况下语气词出现的位置也是语流的分割处,如“哎,你这个闺女呀,快收拾收拾跟大力回去吧!”也有些情况,语气词出现于较为紧凑的句子或格式中,如“哎哎哎,你把那个外衣呀脱喽!”(“把”字句中)由此可见,语气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是相当自由的,可以根据说者表达的需要,灵活出现于某个语段之后。
三、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发展趋势
从历时的角度看三个十年段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其表现出封闭性、稳定性、规范化等特征。
(一)封闭性王力先生曾指出汉语语气词的发展有个特色,就是上古的语气词全都没有在口语中留传下来。但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有着两三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把时间段画得短一些,可以发现,语气词的发展变化还是比较缓慢的。古人通常以三十年为一世,一代人的计算标准是20至30年,这个时间是一个人生命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一个词语成分如果使用时间超过这个时段,它就是反映一代人风尚的词语。②纵观1986—1995、1996—2005、2006—2015这三个十年段,语气词在种类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受方言影响出现或消失一些新的音变。1986年到2015年也是网络语言从无到有的一个阶段,网络语言的兴起和发展给汉语词汇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并没有给语气词带来多少影响。可见语气词是一个封闭的群体,汉语中其他词语(包括外来词和新兴词语)难以进入语气词,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和种类基本没有增减。
(二)稳定性我们对三个十年段中语气词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发现三十年间人们对语气词的使用率是基本相同的。在一般语气词的使用
上,三个十年段中使用率最高的均是“了”“啊”“呀”,使用率最低的均是“咯”“哟”“来着”,在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和出现的句式上也大同小异;在特殊语气词的使用上,由于特殊语气词多来自方言或语气词音变,更多受到小品文本和演员选择的影响,所以变动性较大,每个十年段都会增加或减少一些新的语气词,但是仍能看出人们对“不”“哎”“哦”等这几个语气词是惯常使用的;对语气词连用的使用习惯上,也是基本相同的,多在语气词“了”之后搭配其他语气词,其次是语气词“的”和“呢”。由此可见,语气词在发展过程中是稳定平衡地向前推进的。
(三)低频化、规范化从语气词占全部语料的比例来看,三个十年段的情况是——第一阶段(1986—1995):小品数目45篇,总字数约10.5万,其中语气词包含一般语气词18个,特殊语气词18个,连用语气词31种,共5279字,占全部语料的5%;第二阶段(1996—2005):小品数目57,总字数约17万,其中语气词包括一般语气词17个,特殊语气词17个,语气词连用25种,共7322字,占全部语料的4.3%;第三阶段(2006—2015):小品数目56篇,总字数约20.7万,其中语气词包括一般语气词17个,特殊语气词18个,语气词连用27种,共8724字,约全部语料的4.2%。从三个时段的数据看,依次是5%、4.3%、4.2%,表明语气词在整个语料中的使用呈现出低频化的特点。
一般语气词的使用率是稳中有升(三个十年段依次是90%、93%、93%)③,特殊语气词的使用率是逐渐减少的(三个十年段依次是5.5%、3%、2%),特殊语气词主要来自于方言和语流音变,可见人们在语气词使用中逐渐青睐于既定的规范化的语气词。
①[lia]、[a]是国际音标,对没有对应汉字的特殊语气词,本文均以国际音标标注。
②俞理明:《词汇历史研究中的宏观认识》,《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③本文将每个十年段中一般语气词使用次数、特殊语气词使用次数和语气词连用使用次数(一组语气词算一次)相加,算出语气词使用的总次数(这里与语气词总字数区分开来),再分别求取每种语气词使用百分比。需要声明的是,语气词连用只是使用方式,这里为了记录演员语气词使用情况,权且作为一种语气词类别考虑。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作者:田志平,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