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6-08-08刘三军周增强陈锦永宋银花章鹏
刘三军 周增强 陈锦永 宋银花 章鹏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霜霉病是危害葡萄的病害之首,因其危害严重、危害范围广、危害部位多和防治困难,是危害葡萄的第一大病害,被广大葡萄栽培者认为是葡萄病害防治的“难点”和“重点”。每年因葡萄霜霉病的危害,造成葡萄园早期落叶、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劣变等。虽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葡萄栽培者对该病发生规律缺乏认识,导致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自2007年以来,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规律进行观察和防治技术的归纳总结,初步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部位
常规意义上,一般认为: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叶片,极少看到危害花序及幼果。但近年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霜霉病危害部位成逐渐扩大的趋势,葡萄植株的所有部位(叶片、花序、果穗、新梢等),均可受到该病的侵染,并且逐年加重(图1~4)。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造成叶片早衰、脱落,影响树势和树体营养贮藏,果实品质劣变(图5)。严重时,造成葡萄植株越冬困难,连片死树。
2葡萄霜霉病症状
2.1
叶片
霜霉病危害葡萄叶片、新梢、叶柄等,侵染初期表现为细、淡黄色、水浸状斑点,随着侵染的深入,叶片正面出现黄色或褐色、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图2)。发病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叶背密被白色菌落,叶片焦枯、脱落。
2.2花序和果穗
霜霉病侵染花序和果穗,最初形成绿色病斑,之后颜色逐渐加深,成深褐色,造成落花落果。幼果感病时,病斑颜色浅,之后变深绿色,果粒变硬,随着果粒膨大逐渐形成凹陷斑(图6),空气湿度大时,在果粒表面形成白色霜状霉层(图4);空气湿度小时,则病斑凹陷,皱缩脱落。
3葡萄霜霉病的发生条件及侵染循环
3.1发病条件
葡萄园湿度决定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叶片上有无水分,是霜霉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晚春和初夏的雨水,导致葡萄霜霉病的早发生,而整个夏季的雨水不但提供了葡萄霜霉病爆发的条件,而且会导致葡萄新梢、幼叶、幼果的快速生长和组织含水量的急剧增加,植株生长势强,使葡萄植株的感病性增加,从而导致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和大爆发。另外,温度也是葡萄霜霉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一般10~30℃。高于30℃或低于10℃都会抑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3.2侵染循环
引起葡萄霜霉病的病原是Plas-mopara viticola(Berk.& Curtis.) Berlet de Toni.,是专性寄生菌。
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枯枝落叶中越冬,在黄河以南地区,如遇暖冬,也可以以菌丝在芽鳞片或植株残存的叶片上越冬。越冬后,当气温达到11℃以上时,卵孢子萌发,游动的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到葡萄植株上,成为初侵染源。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潜育期发病,又产生大量的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孢子囊形成一般需要95%~100%的湿度。孢子形成的最佳温度为18~22℃,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孢子囊借助空气流动传播,并在有水的器官上萌发。所以,霜霉病的侵染一般发生在早晨。自侵染到发病约需4~13天的时间。在温度和湿度不利于孢子萌发的时间,孢子囊或孢子处于休眠状态。
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霜霉病一般每年发生2~3次,初次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其次发生在8月下旬以后。
4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术
4.1预防技术
降低葡萄园湿度、减少病原是减轻葡萄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最主要措施。合理的排灌体系、田间卫生条件的改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实施,都是降低葡萄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预防措施。另外,采用保护性杀菌剂也是预防葡萄霜霉病发生的必备条件,一般采用50%保倍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在花前、花后及降雨后使用。另外,80%代森锰锌800倍液、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等也是预防葡萄霜霉病发生的保护性药剂。
4.2农业防治
冬季修剪后,及时清洁果园,修剪后和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原,减少病菌孢子的基数;合理控制葡萄植株的枝条量和副梢处理,叶幕合理,保证葡萄园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和浇水,保证葡萄园的水肥条件和控制葡萄园湿度。
4.3物理防治
采用避雨栽培方法,减少雨水对葡萄植株的洗淋,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霉病。另外,及时摘除病叶,同时进行药剂防治。
4.4化学防治
葡萄园常用的化学防治药剂为:10%烯酰吗啉悬浮剂400~600倍;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00倍;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1:0.5~0.7:200波尔多液。
4.5壮树防病
合理施肥:提倡秋施基肥,有机肥施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上;合理负载:及时进行疏花疏果,保证每结果枝留1穗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