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香’杏不同密度早实丰产栽培试验
2016-08-08陈玉玲夏乐晗冯义彬徐善坤王其海侯建方
陈玉玲 夏乐晗 冯义彬 徐善坤 王其海 侯建方
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传统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利用本单位自主培育的大果、甜仁、早熟的杏新品种‘玫香杏(图1)开展了早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试验采用不同密度、不同修剪方式。高密度栽培、主干形修剪模式,达到了当年栽树,第2年见花,亩产300千克的效果。3~4年进入盛果期,第3年亩产1500千克,第4年亩产在2000千克以上,果实品质和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可以实现早果丰产。现将几年来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杏试验园进行。当地年平均气温14.3℃,7月最热,平均27.3℃;1月最冷,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pH值7.1,土壤有机质含量1.01%,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排水沟渠设施。供试品种为‘玫香杏,土壤为沙质壤土。2010年定植1年生速生苗,砧木为杏砧。采用开大沟、施基肥的标准化定植方式,进行常规的水、肥管理。
1.2试验方法
1.2.1栽植密度试验设置6个处理,株行距分别为(1)2米x2.5米,(2)2米×3米,(3)2米×4米,(4)2.5米×3.5米,(5)2.5米×4米,(6)3米×4米,(7)对照3米x5米。2013年12月在试验园内采取“z”形取样方式取点10处,记录树体高度、冠径、侧枝数量、侧枝花芽数量。2013年6月2——5日不同密度采取“z”形采样方式随机抽样10株,统计坐果数,并称果重计算单株产量和亩产量。
1.2.2修剪方式
2.2不同的修剪方式对玫香杏产量的影响
3种不同的修剪方式试验表明: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采用主干形修剪方式亩产量和优质果率最高,采用开心形修剪方式每亩产量和优质果率最低,采用自由纺锤形修剪方式亩产量和优质果率居中(表2)。
3结论与讨论
3.1试验结果
通过对‘玫香杏不同栽植密度进行早期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株行距为2米×3米,亩产量最高(图2);‘玫香杏不同修剪方式对比试试验本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1)自由纺锤形,(2)开心形,(3)主干形。2013年6月3日调查各处理产量及优质果率;2014年6月3日调查第4年单株产量和亩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植密度的降低,‘玫香杏的树体高度、冠径、侧枝数量、侧枝花芽数量、单株产量随之增加。而随着栽植密度的降低,亩产量先增加,但达到一定密度,单位面积产量不再增加,密度过低则亩产量降低(表1)。
3.2密度建议
采用2米x3米的株行距建园,可以实现‘玫香杏早期丰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玫香杏结果寿命长,为实现‘玫香杏优质丰产的可持续性,建议6年后进行间伐处理,将株行距调整为3米×4米,以满足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树体通风透光,确保‘玫香杏的连年优质丰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