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花渐欲迷人眼 亦真亦幻仿古瓷

2016-08-08范现军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6期
关键词:浮光釉面器物

文/范现军

乱花渐欲迷人眼 亦真亦幻仿古瓷

文/范现军

导 言

现在,收藏古陶瓷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鉴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一件器物到手,老道的收藏者决不轻易作出判断,而是从造型、胎釉、装饰、款式、分量乃至叩击以后发出的声音,无不一一辨查。手段高明的仿古者同样谙熟此道,他们为利所驱,从器物大小、质地、工艺等都以还原母本为宗旨,与原物往往只是新旧的区别,最后再加上一道做旧的工序,几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仿古瓷由来已久,历朝历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皆有仿制。它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一是仿制,其二是做旧,二者缺一不可。仿制主要包括纹饰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旧则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制造器物的“岁月痕迹”。

纹饰和器形的仿制

在仿制方面,以纹饰的仿制和器形的仿制相对容易。除了直接仿画之外,他们还会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描摹,这样往往仿得比较到位。有的甚至采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几乎丝毫不差。器形也是如此。古瓷仿制者往往利用各种博物馆图录和图书,根据上面的图片和数据,模仿纹饰和器形,水平高的甚至可以做到惟妙惟肖。

所以,在学习瓷器鉴定知识的过程中,切不可死记硬背上面的纹饰特征和器形特征,必须在市场中多实践多学习,避免按图索骥造成损失。

胎土和釉色的仿制

对于利用新原料仿制古瓷的人来说,胎土和釉色的仿制是最困难的,如同模仿一幅书法作品,你可以模仿字形,却很难仿出风格。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南宋以前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一直以单一的瓷石为原料。南宋末年,景德镇瓷工在浮梁瑶里乡麻仓村发现了麻仓土,以此掺和瓷土制成的坯性质硬。后在高岭村发现与麻仓土一样性质的高岭土,这是制瓷工艺的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也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

今天景德镇的很多陶瓷作坊为了节约成本,直接购买来自外地制泥厂的原料,在景德镇的南山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制泥厂,用这些原料制作的瓷胎很容易识别真伪。比较难鉴别的是严格按照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制作的瓷器,然而终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尤其是明代早中期的瓷胎,由于麻仓土资源枯竭,今天已经不可能复制。

而釉色的仿制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不论是青花的钴料,还是釉里红的铜料等,不同时期的产地和配方也有差别。以青花瓷的钴料为例,从元代的苏麻离青到明初的石子青,再到成化的平等青、嘉靖万历的回青、天启崇祯的珠明料,最后到清中晚期的洋蓝等,都因产地的不同而呈色效果各异。随着很多原料的消失,今天已经仿不出那一时代真品的效果。当然,釉水的稠稀比例和上釉方式也影响着最终的呈色效果。至于对重量的仿制则更难,毕竟,对于大部分仿制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机会亲手接触真品实物,所以这一点也不易仿制。

在今天瓷器的鉴别要素中,掌握胎土和釉色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建议收藏爱好者在刚入门时可以先买一些瓷片标本学习,等琢磨透之后再买完整器,方是正确之道。

老原料结合新工艺仿制

[1]

景德镇仿制古瓷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地下资源,历代的瓷器遗存数不胜数,尤其是大量的瓷片标本,更是初学者的珍贵教材。今天的景德镇艺人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在仿制古瓷上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这时鉴别就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了,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等因素。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了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定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老的足、流、底、口、颈等等残缺的出土物,往往被组装在新的瓷器中;这种作伪迷惑性较强,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是否一致。

复火: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第二种是指将老的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做坯烧胎。

做旧工艺的推陈出新

[2]

前面说的都是仿制的手段。而“做旧”则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做旧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在今天已慢慢被淘汰,一方面是容易识别真伪,另一方面是收藏群体对品相的要求在提高,旧的做旧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是做旧的第二阶段,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传世品由于保护得当,一般不会出现出土器物那种较大程度的釉面破损,其釉面具有脱玻化特征,釉光温润,且底胎比较细腻,内壁可见“鸡爪纹”等特点。中低档次的仿品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往往会采用在釉面上涂抹高锰酸钾来制造效果。高档次仿古瓷则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用中药煮泡做旧也会因对象不同而略有差异,比如,为了造粉彩瓷蛤蜊光效果,会在中药里加少许酒精;而为了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会滴入少许氢氟酸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

几种常见的作旧方法:

去除浮光

新的瓷器釉面往往莹润光亮,浮光明显,俗称“贼光”,为避免这一弊端出现,一些仿造者采用传统的柴窑进行烧制。除了充分考虑温度的因素,仿造者还使用含油脂较多的松柴,这样烧出来的瓷器釉面更为润泽。仿造者对于如何去除浮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抛光法:这种方法使用得最多,分手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两种。手工抛光是用绸布蘸取磨膏,在仿釉表面抛打,然后用汽油和乙醇分别清洗抛光部位,必要时可再上点石蜡或川蜡,并用绸布进行抛打。用此法抛打出的光泽比较柔润。机械抛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抛光质量,抛出来的光有较好的釉质感觉。

罩光法:这种方法是在仿釉涂层表面喷涂一层上光涂料,目前比较好的上光材料是热固型丙烯酸上光漆,涂层透明无色光亮。喷涂后要烘干固化,固化后的涂层再用抛光膏打磨。

油磨法:先用浆砣轻轻擦磨,复用牛皮砣沾油磨之以消除细痕,使釉面平滑润泽。

酸浸法:因为陶瓷的釉为硅酸盐,用醋酸、氢氟酸、硝酸、草酸等能与硅酸盐起反应的酸液浸泡瓷器就能造成釉面腐蚀,使釉面黯淡,出现混浊感,从而消去浮光。此种手法弊病在于酸对釉面的腐蚀过于强烈,使釉色失透,光泽过于黯淡,甚至呈乳浊状,与那种岁月积累自然形成的“蛤蜊光”有天壤之别。

混合浸法:将几种溶液混合在一起使用,例如,用醋酸浸后再用茶叶水、草木灰水等。这样不仅能消去浮光,还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污渍,让人误以为是长期使用所致。釉陶和吸水率较高的瓷器经乙酸处理后,其残留物极易被胎体吸收。用热水浇洗器物表面,就会散发出辛酸气味。

氧化法: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使釉面氧化,除表面呈微微红色外,其余特征与酸浸法处理后一致。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用手指醮水摩擦,手指会被染上颜色。

涂抹油渍法:将厨房中油烟机里面的油渍,用海绵蘸取,涂抹在陶瓷表面,一个小时之后再擦干净,重复操作数次可以使陶瓷釉面亚光,而且没有磨损的痕迹,此办法成本非常低廉。

消光剂消光法:在配置的釉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锌、氧化锆等消光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仪分析,如发现器物釉中的某些金属氧化物含量超出正常值,就可断定它是现代仿品。

土埋法:将新仿品埋入地下一段时间,有的甚至埋入污泥等环境中,如此则可去除浮光并有土旧感。

高压蒸煮法:将新仿品放到高压锅内用茶水加少许碱,久煮则可去掉浮光。

水锈、土锈制作法:

明清以后的瓷器上很少有水锈,作水锈的主要对象是距今年代较远的出土陶瓷器。方法有以下几种:

铺撒法:用毛笔蘸取适量稀释的硝基清漆,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薄薄地涂一层(如水锈显流挂状,可把料液蘸得饱和一些形成留痕),其未干时将滑石粉或其他性质的颜料粉末铺撒在上面,干燥后把浮粉清除干净就行了。此种方法只要用刀具一刮,真伪立现。

复分解法: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涂上一层硅酸钠水溶液,待涂层干燥后,用5%的稀盐酸在涂层表面刷一遍,盐酸遇硅酸钠后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盐类物质,最后用清水冲洗作锈部位,去除没有反应的化学物质和多余的盐分则可。

土埋法:将仿制的陶器埋入地下水丰富的黄土中,埋数月后,取出晾干,反复数次,便可生成土锈,埋在古陶烧制旧址或古墓中,则效果尤佳。此种手法弊病在于土锈生成时日尚浅,与陶器结合不紧密,用指甲或刀刃轻刮就会脱落,而真土锈决不会有此现象。

加热法:将陶器烤热,再将取自古陶旧址或古墓的土掺以白矾趁热反复涂抹,如此往复,直到颜色与出土无异为止。此种手法也存在结合不紧密的弊病,另外若以加碱开水冲洗,土锈会全部脱落。

涂泥法:将泥土放到特制的中药中煮20个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泥浆涂抹在陶瓷表面。经过这种处理的土锈与出土土锈极为相似,且与陶瓷紧密结合,即使用利刃刮削,也不易脱落。

上色法:在陶器表面先涂刷两遍虫胶漆,然后以虫胶漆调矿物颜料浸泡陶器做成底色,最后表面施白芨汁作土锈。此种手法作出的陶器只要一进热水,作伪痕迹便一览无遗。至于补修器、拼接器,其接缝处土锈不会与原物凝结为一,细加辨别,不难看穿。

金丝铁线的制作方法:

浸墨法:用墨汁浸染釉面,并使之进入开片的缝隙中,然后再将表面墨汁用水清洗干净,产生“铁线”效果。目测,用浸墨法制作的“铁线”,色泽单调缺少变化,与古代真品“铁线”存在一定差别,容易鉴别。

高锰酸钾浸染法:先将器物浸泡在高锰酸钾和红糖的混合溶液中,经过数天后取出,这样会在器物表面形成黄褐色污垢。如果釉面有开片,其缝隙可呈现黄褐色的“金丝”效果。作旧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器物,釉面的气泡和开片中往往会有高锰酸钾残留物存在。

[3]

沥青溶液做旧法:首先将沥青溶解于汽油中,然后将沥青溶液涂于器物表面,待汽油挥发后,再用去污粉等清洁剂将多余的沥青清除掉。此方法多用于仿造传世品的旧貌。可用棉签沾取汽油涂抹污渍,如果污渍被立刻溶解即是沥青溶液作旧。用沥青溶液加工出的“旧貌”,色泽单一,缺少层次感,有时还有刷涂痕迹。

仿古瓷器常见的鉴别方法

仿古瓷做的再高明也不过是作伪处理的假古董,但对于作伪手法高超的器物我们应该怎样辨别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

1. 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虽作去浮光的处理,但仍有迹可循:

① 用酸类溶液涂或浸泡的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能见腐蚀痕迹。

② 用兽皮或丝绸打磨的顺着太阳光线或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古陶瓷表面的磨损痕迹纹路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而新陶瓷则多见无数平行或有规律的细条状纹路。

③ 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或长久烟熏的釉色不正。

2. 出土的古瓷土锈深入釉里,伪造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即可去之。

3. 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

4. 古瓷上的金色日久磨损,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新瓷金色鲜艳,光泽耀眼。

5. 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则无。

6. 釉上彩瓷(五彩、粉彩、古彩)时间在百年以上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年岁愈久则愈明显。

7. 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多见,解放后则较少。是否属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方面:

① 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

② 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得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

③ 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种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

④ 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外,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区别。

8. 识别高仿瓷器,还应该特别注意底足。古瓷往往是经过长期使用的,有自然磨损的痕迹。而仿古者往往会采用在毛糙硬物表面上进行摩擦以达到此效果,然细观其痕迹则明显生硬、不自然。还有一种欺骗性较强的新器接老底的方式,就是用老的瓷器的底足接到新做的器物上,以此冒充老器。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底足和器身的结合部是否自然以及从敲击的声音来进行辨别了。

[4]

猜你喜欢

浮光釉面器物
新年抒怀
一种无光黑釉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一种高温镁质无光釉的研制*
工艺参数对日用陶瓷镁质无光白釉的影响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胭脂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