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民主化功能
——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2016-08-08王亚茹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治传播民主化互联网

王亚茹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



试论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民主化功能
——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王亚茹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

[摘要]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与政治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政府、媒介、公众存在对应关系,政治信息这一要素贯穿于整个传播过程,并且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本文从政府、政治信息、媒介、公众四个维度来分析互联网的民主化功能,认为网络时代政府传者和受众受者的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带来传播思维的改变,媒介成为受众信息表达的场域,扩大了公共空间。通过对四个传播要素的分析来探析互联网民主化功能的内涵,指出互联网在民主方面积极作用背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传播;互联网;拉斯韦尔;民主化

一、引言

互联网的出现引发政治传播变革,同时激发政治传播学研究,关于互联网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关系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乐观者认为互联网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消极者认为互联网并没有促进民主,网络作为技术仍旧掌控在当权者手中,通过组织化的层级结构传递信息,因此是一种促进和巩固组织化传播的手段,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与互联网这种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新的作用有关。目前网络的使用日渐频繁,网络与公民民主参与之间的关系是促进还是阻碍并无定论,但是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表达公民意见和沟通官民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网络政治传播的研究大体集中在两个方面,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传播是一种政治现象或政治主体的行为,网络政治传播是在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从传播学角度来讲,国内外学界比较认同斯蒂文·查菲(Steven Chafee)的定义,他指出“政治传播就是‘传播’在政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①,那么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网络政治传播的研究则集中于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应用。但是将网络在公民民主性参与政治传播中的功能置于传播过程中研究的还鲜有涉及,政治传播是一种传播过程,考察网络在政治传播过程中的功能,有益于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利用互联网。

①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

②[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展江,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二、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及其在政治传播中的对应关系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48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5W”传播模式的概念。②在第一部分“传播的活动”中指出构成传播的五种基本要素为:谁(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hat effect),这五种要素分别对应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大众传播具有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和文化传承三种基本功能”*Harold Lasswell.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C]//Lyman Bryson ed.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New York:The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1948.。从中可以看出传播活动是一种由传播者向传播对象传递信息的过程,研究传播活动可以概括为回答如上这些问题,但是通过“5W”模式来研究传播活动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将传播的各个环节割裂开,诚如拉斯韦尔所言,“对传播构成要素的细分并不是目标所在”*Harold Lasswell.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C]//Lyman Bryson ed.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New York:The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1948.,因此他将话题转移到了对传播功能的探讨上来。*高海波.拉斯韦尔5W模式探源[J].国际新闻界,2008,(10).虽然“5W”传播模式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该理论首次将传播过程分解为五个环节和要素,为研究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经典框架。在此运用“5W”模式来分析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也不仅仅是为了分析传播要素,而是将政治传播活动置于传播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分析要素来分析互联网在政治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

政治传播学兴起于西方,最早展开深入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技巧和宣传战史的研究。由于涉及到政治学和传播学两个领域,在定义上也存在政治学本位和传播学本位的界定,如登顿(Denton)和伍德沃(Woodward)指出“政治传播是关于公共资源(国家财政税收),政府权威(谁拥有司法、立法及执法的权利)与政府裁决(国家所做的赏与罚)的公共讨论”*[英]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侧重于从政治学角度做出界定。由上文查菲对政治传播的定义可知,政治传播从字面意义看,指政治信息的传播,是“政治家、新闻媒体和公众之间有关信息传递的一个交互式的过程”*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18.。将政治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探讨,需要用融合的视角来审视政治传播学,有论者基于学科融合视角提出“政治传播是指特定政治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政治学还是传播学的视角来定义政治传播都是不全面的,但是从上述定义的探讨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政治传播的概念中都涉及到三个主体,即政府、媒体和公众。*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此外从传播学和学科融合的角度还可以得出,政治传播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包括信息的传递和被接受,需要将政治传播置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探究。

通过以上对政治传播定义的探究发现政治传播是一种政治信息的扩散和接受过程,在此意义上与传播的含义一致,为运用“5W”模式研究新的政治传播现象和活动提供了基础,而且从政治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来看,政治传播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中的五个环节和要素相契合,因此可以将政治传播置于该框架中进行探讨(如图一)。在政治传播的三个要素中,政府即是传播主体,包括政治家、政治组织、政党等;媒体即为传播媒介,通常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公众即为传播对象。除此以外,政治信息即是传播内容,政治劝服和宣传效果则属于传播效果的范畴。

图1 “5W”模式五要素与政治传播要素的对应关系

互联网作为政治传播的新媒介,在政府的政治宣传和公众的政治参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政治传播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都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思维的提出更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媒介思维方式,以往陈旧的媒介运用模式不断被冲击。网络的草根性便捷性和话语权的转移为公众发表意见和观点提供新的场域,尤为突出的领域是政治传播领域。在网络没有出现以前,政治传播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自上而下进行,在网络普及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运用互联网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伴随着媒介这样的变化,公民在政治领域民主参与的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媒体这一环节和要素中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不做分析,主要探讨互联网作为政治传播媒介,在公民民主性参与政治传播过程中的功能。政治信息是贯穿于整个传播过程的,政治话语的表达,政治信息的组合,以及政治修辞都反映着政府态度。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以往偏硬性的政治话语表达,政治信息逐渐迎合公众的阅读兴趣而变得软化,这是否从信息方面体现着互联网带来的民主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所以在此除了政治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之外,将政治信息也纳入分析的范围,主要从政府、政治信息、媒介和受众四个维度来分析互联网在公民民主性参与政治传播中的功能。

三、从政治传播要素探析互联网的民主化功能

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使它具有其他传统传播媒介没有的功能,在表达民意和传达政治信息方面发挥作用,但是学界“对互联网能否促进政治民主仍存在争议,大都从‘政治参与’或互联网的媒介特性与技术特性的角度来切入这一问题并展开研究”*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1,(1).,无论哪一种研究视角都没有对政治传播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要素及相互作用做深入解析。互联网的民主化功能并没有作为一个成型的概念存在,有学者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去科层化”的概念,认为“互联网络的去科层化功能就是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民主化功能”*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1,(1).。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阈可以论证互联网的民主化功能,但是将互联网置于政治传播过程中考察,它的民主化功能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

(一)政府——在网络时代政治传播中的角色定位

从“5W”传播模式来看,传播主体是传播过程的起始点,也是首次发出信息的环节,确定由“谁”说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基础。布莱恩·麦克奈尔(Brian McNair)列举出政治传播过程的第一位要素是政治行动者,即政党、公共组织、压力集团和恐怖组织,也就是传播主体,但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下,政治传播主体主要指政治家、政治组织和政党。在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出现之后,改变了传统的政治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方式,也引起了传播主体构成的变化。政治传播活动被置于新的“重新配置过的媒介生态,对所有传播活动的参与者都产生重要的影响”。*Michael Gurevitch,Stephen Coleman,Jay G.Blumler.Political Communication-Old and New Media Relationships [J].The Annals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9,625(9):164-181.

从信息源上说政府即政治家、政治组织和政党是政治传播的主体,互联网出现后在很多方面为传播者的结构带来变化,使传播者构成与传播方式更多考虑到受众。政府依托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首先是将大众媒体的报道转移至网络。以往的政治传播的渠道是报纸、电视、广播等,而现在政府将目光投向网络,第一步是将大众媒体的报道投放到网络,同时很多报纸纷纷出版网络版。从这个角度来看,传播主体依然是政府和主流媒体机构,互联网成为政府传播政治信息的新载体。网络是一个相对宽松的传播环境,任何机构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布消息。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有完善发布机构和把关环节,有时信息发布者是否为政府不易确定,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发布者的权威性难以评估,容易出现网络谣言,或者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难以把控。其次是开通代表官方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共产党员公众微信号等,这是政府为适应媒介发展而做出的调整,是促进政治传播民主化的有益举动。2010年两会期间的官民网上互动,催生“微博问政”,政府和官员以往通过传统媒体机构来自上而下发布信息的模式变为官民的直接互动。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即政府使用媒体沟通信息,而不是媒体报道政府信息。2015年12月25习近平敲击键盘通过军报微博向广大官兵祝贺新年,这是我国国家主席首次亲自发送微博祝贺新年,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和爱戴,在此事件中国家主席成为政治信息的直接传播者。

拉斯韦尔在分析传播者行为部分强调“研究‘谁’的学者查看传播者启动并指引传播行为的因素,我们将这个研究领域的方法称为控制分析”*[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展江,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这里的控制分析就是指信息控制,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出者掌握信息控制的第一个环节,“控制”在这里既包括信息源的控制,也包括信息把关。政府无疑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把关人,但除此以外利用互联网对政治传播主体结构产生最显著的影响是,出现不同以往的“把关人”作为政治信息二次转播的主体,也就是出现了网络信息再次传播的把关人。以往除政府外政治传播把关人是大众传播的记者和编辑等工作人员,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政治信息之后,传播给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二次传播和多级传播中,受众作为传播者以与他人交谈或者演讲讨论的方式小范围传播,更多的是人际传播的形式,产生的传播效果比较小。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希望参与政治传播的公民,利用互联网发表意见,或创建自媒体传播政治信息来影响一部分人,这些再次传播的信息,是经由网民把关之后附加上自己价值观念的信息,已对最初的信息进行了加工。在这里,除了传统媒介的记者编辑,我们把使用互联网进行二次传播政治信息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范围的网民看做新的意义上的把关人。

(二)政治信息——政治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传播内容在传播过程中贯穿始终,谈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离不开传播内容,传播内容也是最能体现传播者意图的因素。媒体报道的政治事实是“构建的事实”*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57.,这与客观政治事实是不同的,事实的构建体现政府态度。政府是政治信息的传播者,希望通过“大众传播的控制者能发挥引导的作用,使全社会达到高度等效的启蒙,使普通人对重要关系的看法和专家、领袖的看法比较一致”*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71.。在这一环节中涉及到政府和大众传媒两方,政府发出的信息能否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到达受众并起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信息是如何加工的,对信息的处理不力会造成与传播目的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信息如何选择和加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一方面为信息把控带来困难,但是受众自主及时的反馈也为信息的加工提供必要的依据。

在网络环境中政治事实的构建更多的适应了网络的媒介特征,许多官方媒介也发布一些娱乐消息,发布的政治事实娱乐化,迎合网民的阅读喜好。我国的政治传播长期以来都借助于传统媒介,传统的官方媒体是严肃的政治信息发布平台,承担引导舆论树立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官媒的性质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征使政治传播呈现出严谨刻板的印象。另外,政治传播具有层级特征,这与我国政治体制有关,政治机构的设置与自上而下的组织化传播结构也在大众传播上留下影子。互联网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不仅仅是集中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更是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公众在网络上发表对政治新闻的看法,为以后的信息构建提供借鉴,从公众发反馈可以看出政治信息的传播是否存在偏差。传统媒介的读者、听众、观众是“躲”在报纸、声音、屏幕背后的,传播者有时甚至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受众,互联网的互动性为政府的传播活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依据,包括信息选择和加工的一系列环节。信息选择上政府除了议程设置中必须要告诉受众的消息意外,可以根据受众喜好来选择其它传播内容;在信息加工上硬性表达逐渐软化,网络话语表达也呈现出娱乐化倾向,如“习大大”等称谓的改变,不但没有影响国家领导人的庄严形象,反而增加了政治互信,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传播中。娱乐化信息的加工是基于网络传播特性和网络传播话语特征的改变,这则体现了在互联网政治传播中公民身份的认同。互联网对传统政治传播修辞表达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从受众角度出发组织传播活动,同时也反映出受众声音的合理表达及接受,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新媒介的民主化功能在这一层面的体现。

(三)媒介——资源获取和使用便利为受众带来话语权

传统的媒体仍然到达众多受众,甚至比网络媒体更多,但是新媒体可能会改变一些公民在政治参与中的选择性和相关经验。一份关于博客是如何改变政治传播结构的研究表明,“博客尤其有助于动员意见,为像记者和政治家这样的政治精英设置议程,并为感兴趣的公民提供一种新的知识技能和参与政治的有效方式”*Deva Woodly.New competencies in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Blogs,agenda setting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Public Choice,2008,134(1): 109-123.,普通公民寻找到了参与政治的新途径,突破了政治传播的层级壁垒,使“去中心化”的特征日渐明显,网络时代公民已经掌握部分话语权。既有的政治立场造成公民在政治参与领域的差异,关注的政治信息也不同。公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了解相关背景,从而有利于对政治事实形成相对全面客观的认识。受众接触信息是基于自身的需求来接触媒介,并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体现个性化和自主性。而这所有的参与过程均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因此互联网对受众民主参与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技术基础,互联网成为受众自主选择所需信息的途径。

网络具有选择性,公民会选择性的接受信息,传统大众媒介是媒介传向受众,政治信息是媒体选择出来后提供给受众的,但是互联网是受众通过网络选择要接受的信息,因为网络超越时空局限,各种报道角度的新闻和各类信息都可能在网上同时出现,阅读何种信息全在读者自身选择。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政治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之后,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布莱恩·麦克奈尔将“理想化的”民主社会中的媒体的功能归为五种:告知、教育、平台、曝光、鼓吹,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形成一个公共空间,进而实现真正的民主。*[英]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互联网告知受众信息方面比传统媒体更加快捷全面,在曝光政府及政治机构时也能突破媒体“把关”,也就是说互联网在监督政府方面可以更加高效,每一个公民都是守望者也是可能的信息揭露者,这一功能可以概括为“曝光”。事实证明,网络确实在揭露腐败方面更有效,近几年有多个高官落马都是受众从网络得到第一手的消息,网络舆论监督使违法乱纪的官员受到惩罚。我国政治传播的媒体的“鼓吹”功能主要体现在劝服受众和阐释党的纲领政策,从而起到教育民众的作用,教化或者说“教育”功能同“鼓吹”功能一样,只有在用受众便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信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硬性的政治说教和政治命令的传达反而起到相反作用,网络政治信息软化的具有生活气息的表达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受众自然易于接受其中的观点。但是互联网在传统媒体功能补充最充分的体现是“提供公共平台”,把舆论回馈给公众,公民发表意见在公开透明的平台,各种观点交织,包括反对意见,信息更加“多元化”,这在传统媒体上是很难看到的。

媒介资源的所有权上,互联网出现以前媒介资源掌握在政府和当权者手中,大众媒介是政府的传声筒。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制作过程复杂,拥有庞大的传媒体系和细致的人员分工,要经过采编、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环节,更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公民个人是无法开办的,即使有个人开办发行的报纸,也是极少数人或者拥有财团支持,这种报纸首先是少数,不能代表广大公众,其次是背后有财团支持观点不客观,媒介自己尚不能代表公众,也不能保证公众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不能体现媒介使用民主的。互联网出现以后,对上述两个问题都有改善,普通大众也可以作为政治信息的发布者向自己影响范围内的受众传递信息,如开通个人博客、微博、新闻跟帖、民间网站等。任何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公众都可以发布信息,微博上影响力巨大的网络大V对政治事件发表的看法也可能引发网络舆论,这体现着一部分话语权的转移。“民主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民主从字面意思看是由人民进行统治,说互联网具有民主化功能,也就意味着媒介资源由人民共享。互联网时代媒介的资源和使用都使得普通大众伸手可得,从而公众也有了话语权,这正是民主化的功能所在。

(四)受众——在政治传播中受者身份的重新定位

拉斯韦尔指出受众是“媒介通达的接受者”*[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展江,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6.,在政府用网络平台进行政治信息的传播时,受众既可以接受信息又能进行及时反馈和沟通,受众变为接受者和参与者的统一体。本来政治传播的概念在政治学中就翻译为“政治沟通”,“沟通”一词带有传递和反馈的意思,互联网是对政治传播中“反馈”环节的补充,使传播过程趋于完善,受众成为整个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互联网的技术特性首先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减少了录制或印刷的时间,其次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但更重要的是反馈渠道的便捷和及时使公民民主性参与政治传播成为可能。传统媒介虽然也有反馈渠道,如读者信箱,邮寄信件的方式反馈信息即使可以到达传播者手中,往往也失去最佳解决问题的时机。当然公民的民主性参与是和政府的传播方式的转变紧密相关的,随着官方媒体纷纷开通网络平台,电子邮箱、微博账号、微信平台都成为官民互动的有效途径。

公民在网络政治传播中的参与不仅仅是使用一种新的媒介,网络的出现对于公民政治参与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打破传统政治参与的格局,使政府、公民、权力机关在新的格局中运作,从而带给公民更多自助参与的权利。信息的传播环节越多,中间所受到的“噪音”的干扰就越多,互联网使政治传播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官民互动。政治传播具有组织传播的局限性,政治组织是一个层级结构,如果按政治组织呈递信息的途径,层层传递需要消耗很多时间,信息也可能失真,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传播呈现出扁平化和非线性的特点。从政治传播的角度看,互联网的最大功能在于打破了政治传播的层级限制,由高层与公众之间的层层传递转变为高层与公众直接对话,使得层级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在中国的政治转型中,互联网对民主化的推动是通过简化传播环节和层级限制的机制发生的。

互联网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一个公共空间,扩大了公民参与民主讨论的场域。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网民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交流观点。“民主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民主制度的一大威胁是掌权者的权力不受制约”*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一直以来媒介都称为“第四权力”,媒介资源的使用同样会对当权者形成制约,互联网出现打破了当权者掌握媒介的局面,出现了公民在网络直接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和交流观点的平台,即“虚拟的议政空间”*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有利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对权力形成约束。公民的民主参与还表现在受者和传者的双重身份,传统媒体缺乏言论自由的渠道,普通公民很难参与正式的制度渠道参与政府的决策,正式渠道外也缺乏自由表达民意的空间。但是在网络传播时代,传播模式发生变化(如图一、二),受众同时也是传播者,反过来将信息反馈给传播主体。这种角色的转换体现的是媒介资源的共享和受众媒介地位提升,扩大的公共舆论空间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从传播模式改变看,受众也是传播者,在向政府反馈信息时是传播的带有个人观点的信息,并作为参考意见参与到政府的决策当中去,受众在网络时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参与者,认为受众仅仅是受者显然不够。

图2 传统大众媒介传播模式

图3 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模式

四、问题与反思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政治传播要完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所带来的公众民主性参与的改善也是前所未有的。网络在诸多方面促使政治传播和参与更加民主化,将政治传播置于“5W”传播模式中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对五种传播要素和环节都产生影响。从传播主体的构成改变,到政治信息的加工和符号组合;从传播者向受众传递政治信息,到受众主动自主选择信息;从单向传播到互动沟通,剥去了政治传播的层层限制,实现了官民直接互动。但是新媒体的技术手段还在探索中,网络媒介规范和秩序还未完全建立,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优点与问题同在,这需要我们辩证地使用和看待。

首先是网络信息发布的匿名性与信息真实。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匿名性为考察信息发布者的权威性带来困难,滋长了不良传播者发布虚假信息。“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在脱离群体时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使人倾向于表达符合大众的观点,人们以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来避免受到孤立。网络政治传播中,网民可以选择使用真实姓名或使用假名来发布信息。这时候信息无从考察,人们也不会谴责虚假信息的发布者,没有了舆论谴责的担忧,网民发布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有时候网民还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虚假信息。

其次是互联网带来的民主是否有利于达成共识。学界对媒介是否应该民主化意见不一,按照哈贝马斯(Habermas)的理解,公共领域的理想特征应当包括:不受支配的自由讨论、平等参与和基于公共原则——而非仅仅出于个人利益的理性诉求。媒介在政治传播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为公众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看法的论坛,民主化是使各种来自不同个体的观点得以表达,最终通过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来形成政治共识,也就是说媒介的民主化是为了达成共识,但是互联网的民主化是否有利于共识的形成还有待探讨。互联网的使用者是分散的个体不受组织约束,很容易出于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共原则。这里还需要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来分析,公民在用以往的讨论形式形成公共舆论时,会因为避免陷于孤立发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看法,网络匿名发表信息为网民发布反对信息提供便利,基于此互联网的民主化不利于达成政治共识。

最后是互联网促使政治参与民主化是否有利于公平。政治参与民主化带来表达民意宣泄情感最没有门槛的途径,任何会互联网的人都可以使用。一项对美国人线上线下政治参与的调查显示,传统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被加强。*Jennifer Oser,Marc Hooghe,Sofie Marien.Is Online Participation Distinct from Offline Participation?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Participation Types and Their Stratification[J].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13,66,(3):91-101.“知识沟”和“数字鸿沟”的概念都指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低者在媒体硬件的拥有和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上有差别,因此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拥有新的硬件设备,以往的知识储备也使他们更容易掌握一门新的技术。互联网的普及确实是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始,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互动并发布信息者也是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的人群,通常也是线下参与较多的受众,但是近年来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硬件差异,而以往的知识背景差异是带来媒介使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因此互联网虽然普及,但是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的人群是否覆盖到所有人则有待商榷。

五、结语

“民主”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学研究非常关注的话题,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民主的实现成为可能,媒介民主化自然也成为现阶段政治传播学研究的关键议题。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经典框架,本文将政治传播置于“5W”模式中,主要从政府、政治信息、媒介、受众四个要素来分析互联网在公民民主性参与中的功能。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技术手段容易被受众掌握并且没有门槛,但是网络出现带来更为深刻的变化是媒介思维的转变,引起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改变。传播主体结构发生改变,有些传统媒体开设网络版,传统大众媒介的报道移至网络。出现“新的把关人”,由于互联网受众本身就是再次传播者,会将接受到的信息再次传播给自己的受众,再次传播的讯息即“信息+观点”,这种把关过程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传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媒介资源在互联网时代是由受众基于自己的选择获取所需信息,相比较传统媒介为受众选择信息更加民主。最能体现互联网民主化功能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是民意表达的场域。但是互联网在民主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网络匿名性特点使信息真实性难以确认,互联网带来的民主是否有利于达成共识、促进公平方面存在争议,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

[2][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展江,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3]Harold Lasswell.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C]//Lyman Bryson ed.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New York:The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1948.

[4]高海波.拉斯韦尔5W模式探源[J].国际新闻界,2008,(10).

[5][英]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

[6]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18.

[7]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8]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1,(1).

[9]Michael Gurevitch,Stephen Coleman,Jay G.Blumler.Political Communication-Old and New Media Relationships [J].The Annals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9,625(9):164-181.

[10]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57.

[11]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71.

[12]Deva Woodly.New competencies in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Blogs,agenda setting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Public Choice,2008,134(1): 109-123.

[13]Jennifer Oser,Marc Hooghe,Sofie Marien.Is Online Participation Distinct from Offline Participation?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Participation Types and Their Stratification[J].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13,66,(3):91-101.

[责任编辑:符晓波]

[收稿日期]2016-05-15

[作者简介]王亚茹(1993-),女,山东淄博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4-0019-07

猜你喜欢

政治传播民主化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政治传播效果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主体探析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