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阳方言单双音节字音高实验探究

2016-08-08年玉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高

年玉萍,荆 盼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陕西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

千阳方言单双音节字音高实验探究

年玉萍,荆 盼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摘要:利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把一些字的语音做成语图,并提取各音节的基频数值,将基频值转换成对数,再把所有发音人的基频对数值进行LZ归一化处理,然后转化成声调的五度标记值,最后来观察分析这些字单独念的时候和在双音节词语中的音高变化情况。

关键词:千阳方言;单双音节;音高;调值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方言西府区。千阳方言有四种声调,张维佳研究得出阴平调值为21、阳平调值为35、上声调值为53、去声调值为44。[1]65孙立新认为千阳县四种声调的调值分别为阴平21、阳平24、上声52、去声44。[2]61

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选取一些字,利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提取各个字的基频(音高)数值,然后转化成对数,再进行LZ归一化处理。试图从调值中观察分析这些字单独念的时候和在双音节词语中的音高变化情况,同时也为方言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1 实验字词和实验说明

1.1实验字词

(1)马、车、马车 (2)脸、盆、脸盆

(3)洗、脸、洗脸 (4)炒、菜、炒菜

1.2实验说明

录音人共10人,男性4人,女性6人。年龄50~ 60岁的2人,30~40岁的2人,24~29岁的6人。这些人都是千阳本地人,一直在千阳长大,熟悉当地方言。发音要求是每个人读单音节字“马、车、脸、盆、洗、脸、炒、菜”和双音节词“马车、脸盆、洗脸、炒菜”。先反复读几遍读准,录音时每个字词读2遍,字词间停顿2秒左右。每个单音节字和双音节词各读1遍为一个样本。本次共采集样本10人×16字×2遍=320个,录音文件以*.mp3语音文件格式保存。

录音软件为Adobe Audition软件,实验分析软件为Praat软件,数据统计为Excel软件。

2 实验数据的提取和处理

2.1实验数据的提取

首先利用Adobe Audition软件对录音样本进行降噪音处理,然后截音保存。再用Praat语音软件菜单“view”中的下拉菜单“Time step settings”把每一个字声调段按时长分成十等份,即选取10个采样点,然后结合分析样本的波形图、宽带语图或基频语图,并结合听感,对单字调样本进行声调段的切分和标注;再利用菜单“pitch”中的下拉菜单“pitch listing”提取每一个点的基频值数据。最后分别将每个单音节字和双音节词中的10个采样点的数据复制到Excel中。

2.2实验数据的处理

先计算每一个人读各个字词10个采样点上的原始基频值,再将这些采样点的基频值转换成对数值,然后得出所有对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为了避免同一个人不同次的发音或不同的人发同一个字音所产生的差异,我们采用朱晓农介绍的LZ法对每个人的发音进行归一化处理,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个人发音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最后将所有人的归一化结果再平均,就会得出下文实验材料的基频归一化数据。本文z-score归一化(LZ法)处理的公式为(x-µ)/б(x是采样点上的某一个基频值,µ是对数值的平均值,б是标准差)。[3]287

本次实验数据中的LZ最大值为1.28,最小值为-1.60,根据林焘、王理嘉介绍的基频对数和声调五度之间的转换方法,将实验所得出的各种调类的LZ对数折合成五度标记法中的调值,可以得出下面的对应关系(见表1):[4]144

表1 LZ值和五度调值的对应表

将实验中提取、处理后的每个音节的归一化基频值根据这个对应关系来确定具体的调值,从中再判断每个音节音高的变化情况。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为了直观显示和观察判断声调的情况,我们从所有人发该字的归一化基频对数平均值(LZ)和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中,来判断“马”“车”“脸”“盆”“洗”“脸”“炒”“菜”单独念和在“马车”“脸盆”“洗脸”“炒菜”中调值的变化情况。

3.1马、车、马车

“马”“车”“马车”三个词语的LZ均值和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 “马”“车”“马车”的起点和终点对数LZ均值与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

从实验结果来看,“马”起点对数LZ均值为1.28,按照上文折合出来的基频对数LZ值和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判断,调值在5度范围内,终点基频对数LZ值为-1.02,在1度和2度的交界处,我们结合听感,调值判断为1。[4]144同样,“车”的起点为0.11,在3度内,终点为-1.53,在1度内,“车”的调值断定为31。“马车”一词中,“马”的起点为0.64,终点为0.69,都在4度内,调型是水平的,所以“马车”中“马”的调值断定为44。“马车”中“车”的起点为-0.29,在3度内,终点为-1.47,在1度内,调型是下降的,所以断定为31。从对数LZ值可以看出,在“马车”中“马”的调值发生了变化,“车”没有变化。因此,在千阳方言中,“马车”的调值为51-44 31,即在“马车”中,“马”的调值由原来单独念时的51变成了44,“车”的调值没有变,都是31。

3.2脸、盆、脸盆

“脸”“盆”“脸盆”三个词语的LZ均值和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见表3:

表3 “脸”“盆”“脸盆”的起点和终点对数LZ均值与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

从实验结果来看,“脸”单独念的时候,起点的基频对数LZ均值是0.73,在5度内,终点为-1.60,在1度内,调型下降,所以“脸”的调值为51。“盆”的起点LZ均值是-0.68,在2度内,终点0.46,在4度内,调型上升,所以“盆”的调值为24。“脸盆”中“脸”的起点LZ均值是0.74,在5度内,终点为0.90,也在5度内,调型是水平的,所以“脸盆”中“脸”的调值为55。“脸盆”中“盆”的起点LZ均值是-0.15,在3度内,终点是-1.10,在1度内,调型下降,所以“脸盆”中“盆”的调值是31。因此,在千阳方言中,“脸盆”的调值为51-55 24-31。即“脸盆”中“脸”的调值由原来单独念的51调变成了55调,“盆”由原来单独念的24调变成了31调。

3.3洗、脸、洗脸

“洗”“脸”“洗脸”中,各个音节的对数LZ均值和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见表4:

表4 “洗”“脸”“洗脸”的起点和终点对数LZ均值与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

从实验结果来看,“洗”的起点LZ均值是1.13,在5度内,终点是-1.52,在1度内,调型下降,所以“洗”的调值是51。“脸”的起点LZ均值是0.87,在5度内,终点是-1.15,在1度内,调型下降,所以“脸”的调值是51。“洗脸”中“洗”的起点LZ均值是0.81,在5度内,终点是-0.40,在3度内,所以“洗脸”中“洗”的调值是53。“洗脸”中“脸”的起点LZ均值是0.57,在4度内,终点是-1.02,在1度和2度的交界处,我们结合听感,调值判断为1,[4]144所以“洗脸”中“脸”的调值是41。因此,在千阳方言中,“洗脸”的调值是51-53 51-41。即“洗脸”中“洗”的调值由单念时的51调变成了53调,“脸”的调值由单念时的51调变成了41调。

3.4炒、菜、炒菜

“炒”“菜”“炒菜”中各个音节的对数LZ均值和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见表5:

表5 “炒”“菜”“炒菜”的起点和终点对数LZ均值与五度调值的对应关系

从实验结果来看,“炒”的起点LZ均值是1.11,在5度内,终点是-1.33,在1度内,调型下降,所以“炒”的调值是51。“菜”的起点LZ均值是0.53,在4度内,终点是0.50,在4度内,是水平调型,所以“菜”的调值是44。“炒菜”中“炒”的起点LZ均值是0.87,在5度内,终点是-1.04,在1度内,调型下降,所以“炒菜”中“炒”的调值是51。“炒菜”中“菜”的起点LZ均值是0.35,在4度内,终点是0.24,也在4度内,调型是水平的,所以“炒菜”中“菜”的调值是44。因此,在千阳方言中,“炒菜”的调值是51 44。即“炒菜”中的“炒”“菜”单独念时和在词语“炒菜”中的调值没有变化,都分别是51和44。

4 结语

由于本次实验所选例字字数太少,不能代表千阳方言某一调类调值的变化情况,所以仅从以上实验中可以看出所选词语的声调具体情况是:

(1)“马、车、马车”的调值分别为:51、31、51-44 31。即在千阳方言中,“马、车”单独念时,声调分别为51、31,在“马车”中,“马”调值由51变为44,“车”调值没变,还读31。

(2)“脸、盆、脸盆”的调值分别为:51、24、51-55 24-31。即在千阳方言中,“脸、盆”单独念时,声调分别为51、24,在“脸盆”中,“脸”调值由51变为55,“盆”调值由24变为31。

(3)“洗、脸、洗脸”的调值分别为:51、51、51-53 51-41。即在千阳方言中,“洗、脸”单独念时,声调都是51,在“洗脸”中,“洗”调值由51变为53,“脸”调值由51变为41。

(4)“炒、菜、炒菜”的调值分别为:51、44、51 44。即在千阳方言中,“炒、菜”单独念时,声调分别是51、44,在“炒菜”中,声调还是51、44,也就是说“炒”“菜”单独念时和组成词语“炒菜”后,声调没有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维佳.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2]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3]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6)03-0049-03

收稿日期:2016-03-0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15JZ004)。

作者简介:年玉萍(1964—),女,陕西千阳县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Pitches of Monosyllable and Disyllable Words in Qianyang Dialect

NIAN Yuping,JING Pa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Baoji University of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We use the Praat to analyze the pronunciations of some words.Through turning the phonetic materials into spectrograms,we can get the base frequencies of those words,and then we use the method of Log z-score to present the results in the form of 5 degrees.In the end,we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nosyllable words and disyllable words.

Key words:Qianyang dialect;monosyllable words,disyllable words;pitch;tone pitch

猜你喜欢

音高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音高听觉的培养与视唱练耳教学中因材施教探究
不同乐器训练对音乐音高感知的影响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莫顿·费尔德曼20世纪70年代后的纵向和音音高研究——以室内乐《我生命里的中提琴Ⅰ》为例
破茧成蝶 涅槃重生——亨利·迪蒂耶管弦乐曲《蜕变》的音高结构探赜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