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居延所出名籍简考察西汉魏郡政区变迁

2016-08-08孙晓丹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区

孙晓丹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8)



[秦汉文史研究]

从居延所出名籍简考察西汉魏郡政区变迁

孙晓丹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8)

摘要:居延汉简中有许多西汉时期的魏郡名籍简,为考察西汉魏郡行政区域变迁提供了新材料。在汉成帝元延、绥和之前,魏郡内部的政区结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一时期的邺城、内黄、元城、贝丘是人口大县,经济地位不容小觑。与此同时,魏郡的东北部、东南部、正北方的郡界都发生了较大变动,与其相邻的清河郡、东郡也随之变化,三者之间郡界此消彼长。

关键词:魏郡;名籍简;政区;郡界

简牍是两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时人手书,作为第一手资料,其真实性、直观性受到广泛的认可,其中大量的名籍简对研究当时的区域地理和政区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拟将出土简牍与汉代行政区划结合起来,以居延地区出土的魏郡戍卒的名籍简为研究对象,①本文使用的简牍资料主要来自谢桂华等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等编《肩水金关汉简壹》,中西书局2011年版。讨论西汉时期魏郡的政区变迁,包括魏郡内部政区结构、人口分布、郡界变化等问题。

1 从名籍简推测魏郡内部政区结构的变迁态势和人口分布

关于魏郡的置年,《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载为高帝年间置。周振鹤在《西汉政区地理》中认为“魏郡置年(下限)绝不能晚于景帝五年”,[1]81如果此观点成立,则到东汉建立,西汉政权下的魏郡就存续了180~200年。简牍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可为研究魏郡的内部政区结构变迁和人口分布提供依据。《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以下简称《合校》)中的纪年简大部分为西汉武帝至东汉光武帝年间(上限为西汉武帝太初,下限为东汉和帝永元);《居延新简》(以下简称《新简》)中的纪年简大部分为汉昭帝至新莽年间(上限是汉昭帝始元,下限是西晋武帝太康);《肩水金关汉简壹》(以下简称《金关简壹》)大部分是宣帝到平帝年间(上限是宣帝本始,下限是刘婴居摄)。据此,本文所用汉简共同的时间交集在汉昭帝至汉末时期,属于西汉中后期。换言之,这些名籍简更倾向于反映汉昭帝到汉末时期的历史问题。西汉魏郡的中后期与西汉中后期在年代时间表上基本一致。由此,本文主要利用西汉中后期的简牍,对西汉魏郡中后期的政区变化展开研究。

从居延出土的各郡县名籍简,可知边境地区兵源主要来自全国各郡县。根据《汉志》魏郡在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接近91万的人口数,[2]1573以及居延所出的魏郡各县名籍简的分布和数量,推测魏郡向边境派发的士兵应该不在少数。这些名籍简,为研究魏郡内部政区结构的变迁态势及魏郡人口、经济中心的分布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现将魏郡名籍简按照县、里分类列成表1。

表1为研究魏郡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魏郡内部行政区域的变迁态势。表1显示魏郡的县、侯国总计17个,里80个。根据上述《合校》《新简》《金关简壹》的年代推断,表1反映的是西汉中后期魏郡的政区情况。《汉志》记载魏郡在成帝元延、绥和年间有十八县:邺、馆陶、斥丘、沙、内黄、清渊、魏、繁阳、元城、梁期、黎阳、武始、武安、阴安、平恩、邯沟、即裴,邯会。[2]1572-1573对比二者发现,表1与《汉志》的记载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都有邺、馆陶、斥丘、内黄、清渊、繁阳、元城、梁期、黎阳、武始、武安、阴安、平恩等十三个县、侯国。不同之处:表1比《汉志》缺少了沙、魏两个县和邯沟、即裴、邯会三个侯国;表1比《汉志》多出贝丘、厝、鄃、廩丘四个县,《汉志》则记载这四个县分别属于清河郡和东郡。

表1 名籍简所载魏郡的县、里名称

上述异同点为我们揭示了三个历史细节:(1)《汉志》比表1多沙、魏两个县,说明这两个县在汉成帝元延、绥和年间是存在的,表1当中没有显示这两个县,有尚未出土的可能,也可能是这两个县并不是魏郡建置之初所确立,中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到成帝元延、绥和年间才确定属于魏郡。(2)表1比《汉志》少三个侯国,根据周振鹤的结论: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得邯会、武始,征和元年(前92)得即裴,[1]82说明魏郡建置之初应该包含这三个侯国,但是表1当中没有显示这三个侯国,有尚未出土的可能,也有可能是这三个侯国在武帝时期隶属魏郡后,有段时间不再隶属魏郡,在汉成帝元延、绥和年间则再次隶属魏郡。另外,表1出现的平恩侯国也载于《汉志》,推测平恩侯国应一直属于魏郡。(3)表1显示贝丘、厝、鄃、廩丘隶属魏郡,《汉志》显示属于清河郡和东郡,说明这四个县在成帝之前经历了反复的过程,西汉后期才不再隶属魏郡。上述三个细节说明:魏郡政区内部结构在汉成帝元延、绥和之前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或者说魏郡政区是在动态中逐渐形成的,这其实也是整个汉代县邑存废、变更的缩影。如果将表1和《汉志》合二为一,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魏郡政区图。

第二个问题:从魏郡士兵来源地构成考察魏郡人口分布和经济中心。表1显示魏郡边卒来自各县各里,涉及魏郡大部分的行政区。这种各县、侯国派发士兵的情况,体现了魏郡派发士兵在地域上的广泛性和均等性,也使我们看到县、里作为国家基层行政单位的执行效力。

张荣强在研究《张家山汉简·秩律》时认为,武安人口数在万户以上,比内黄、繁阳人口多,并且在全郡都是人口大县。[3]而表1中武安只出现4个“里”,位列六个县之后,虽不能直接证明武安人口比这六个县少,或许还有很多尚未出土的名籍简,但笔者认为:历经上百年的时间,在同一出土地点,所出魏郡各县名籍简数量有所不同,这不全是偶然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各县派发边卒的数量甚至人口数量有关系。本文将各县名籍简所出数量的频率作为考察各县人口和经济中心的样本,就表1而言,在人口数量上,邺、内黄、元城、贝丘位列一线,阴安、繁阳、黎阳、武安、馆陶位列二线,武始、斥丘、清渊、平恩位列三线。并且根据表1显示的“邺城”数据,可以看到汉末曹操以邺城为根据地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邺城在西汉中后期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其经济地位,为邺城在三国时期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图1所示是各县在魏郡的地理位置。魏郡近似心形,邺城等人口大县多数集中在魏郡中部和下部偏右的区域,心型的左上方是武安,右上方是贝丘,①图1显示贝丘在成帝时期属于清河郡,此处下文有说明。人口多于同一区域其他县,由此笔者对魏郡人口分布做出一个大胆的估算:中部、偏东南部人口较多,是魏郡经济的中心;西北、东北人口相对较少,但也有武安、馆陶这样的人口次大县,是魏郡经济的次中心。即使上述观点伴随更多名籍简的出土可能被推翻,但邺城、内黄、元城、贝丘是人口大县,经济地位不容小觑,这个观点应该可以成立。

图1 西汉时期魏郡、清河郡、东郡政区图[4]26

2 从名籍简看西汉中后期魏郡郡界的变化

前文已述,魏郡内部的结构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大量名籍简显示魏郡与其他郡之间的政区边界同样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相关汉简移录如下:

6田卒魏郡廪丘曲里大夫充年卅姓宋氏(73EJT10:122)

7戍卒魏郡厝平阳里公士华捐年廿五(73EJT10:108)

简1—5,出自《居延新简》T56,此探方共出土纪年简36支,属于汉宣帝时期32支,属于汉元帝、汉成帝时期各2支,因此T56探方所出汉简应属于宣帝至成帝时期(倾向于汉宣帝时期)。简6、7出自《金关简壹》73EJT10,简8、9出自《金关简壹》73EJT9,两个探方中,纪年简约40枚,属于宣帝时期28支,主要是昭帝至元帝时期(倾向于宣帝时期)。这些简的并集是昭帝至成帝时期,交集是宣帝至元帝时期。

简1—9显示贝丘、廪丘、厝、鄃属于魏郡,但是《汉志》有不同记载:

清河郡,高帝置。莽曰平河。属冀州。户二十万一千七百七十四,口八十七万五千四百二十二。县十四:清阳,东武城,绎幕,灵,厝,鄃,贝丘,信成,莎题,东阳,信乡,缭,枣强,复阳。[2]1577

东郡,秦置。莽曰治亭。属兖州。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县二十二:濮阳,观,聊城,顿丘,发干,范,茬平,东武阳,博平,黎,清,东阿,离狐,临邑,利苗,须昌,寿良,乐昌,阳平,白马,南燕,廪丘。[2]1557

引文说明:成帝元延、绥和年间,贝丘、厝、鄃属于清河郡;廪丘则属于东郡。结合简文与传世古籍可知,魏郡在成帝以前郡界不定,政区图经历过极大的演变。根据简1—9的大致形成时间,可以推测魏郡这一变化大概出现在昭帝至成帝时期(倾向于宣帝时期)。下文笔者将针对魏郡在这一时期的郡界变化做一考述。

前列图1是魏郡、清河郡、东郡在成帝元延、绥和年间的政区图,清河郡在东北,魏郡在西南,东郡在东南。下列图2是西汉东郡政区图,魏郡在西,东郡在东。

图2 西汉时期东郡政区图[4]19-20

据《汉志》和图1,贝丘、厝、鄃属于清河郡,分别位于南部和东南部,即成帝时期这三县属于清河郡。但是根据简1—9记载,这三县大概在昭帝至成帝时期(倾向宣帝时期)属于魏郡。这个重要的历史信息说明:成帝时期清河郡的南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区,大概在昭帝至成帝时期(倾向宣帝时期)属于魏郡,表明这一时期魏郡东北部的郡界应向南移动了约三分之一个纬度,向西移动了将近一个经度。魏郡东部在西汉中后期经历了曲折的变化。

据《汉志》和图2,廪丘在范县和鄄城之间,如果将东郡比作椭圆形,廪丘位于东部边缘,说明成帝元延、绥和年间廪丘属于东郡。但如简6所载,廪丘大概在昭帝至成帝时期(倾向宣帝时期)可能属于魏郡。可见,昭帝至成帝时期,魏郡的东南部边界同东北部边界一样出现过巨大的变迁,向东移动了大约一个经度。

又,周振鹤指出:(魏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得赵敬肃王子侯国:武始、邯会。宣帝地节三年(前67),得赵顷王子侯国:邯沟。[1]82武始、邯会、邯沟位置在魏郡正北方,来自左上方赵国,说明魏郡自武帝至宣帝时期,正北方的边界向北发生过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简5所载“贝丘”。观察贝丘的地理位置(见图1),与其左下方的魏郡边界,及其右下方的东郡边界,三者之间距离都很近。结合简4“魏郡贝丘”和简5“东郡贝丘”可知,贝丘隶属过魏郡,也隶属过东郡。由于已推测简4、简5所属T56探方多为昭帝至成帝时期(倾向于宣帝时期)简牍,而贝丘在成帝元延、绥和年间已经属于清河郡,所以笔者认为自昭帝时期,“贝丘”曾分别隶属过魏郡、东郡,至成帝隶属清河郡。据此可知:昭帝到成帝时期,魏郡、东郡、清河郡的政区状态时有变化,至少三郡交接处发生过频繁的变动。

如果以上推断合理,昭帝至成帝时期,魏郡的东界不是图1显示的心形向内凹,而是圆形向外凸;魏郡的正北部向内的弧度较小;魏郡、清河郡、东郡交界处变化频繁。

伴随魏郡边界变化的同时,与其紧密相连的清河郡和东郡的郡界也随之发生变动。根据周振鹤的研究:(清河国)宣帝本始四年(前70),续封刚王子侯国五:修市、东昌、新乡、修故、东阳。地节四年(前66),清河国除为郡。[1]91清河国在宣帝时期分出东阳等5个侯国,图1显示成帝时期东阳在清河郡中央的右上方,可见从宣帝时期的清河国到成帝时期的清河郡,在由国向郡的转换中,其边界发生过明显的扩张;由简1、2、3、4、7、8,贝丘等县属于魏郡,图1显示这些县在成帝时期属于清河郡,可知清河郡的南界发生过扩展;由简5贝丘属于东郡,说明东郡的西界与清河郡相接的地方发生过变动。据此,魏郡、清河郡、东郡,在西汉中后期三者呈此消彼长态势。

西汉中后期,不仅是各郡郡界在不断的变动,侯国在汉郡的食邑范围也有变化,比如元城,相关汉简移录如下:

11戍卒魏郡元城宜马里大夫王延寿年廿五(EPT53:4)

12戍卒魏郡元成正阳里大夫张安世年廿四(EPT53:5)

13戍卒魏郡元成屙里大夫杨得年廿□(EPT53:6)

简10的形成时间根据史书可以推断。《汉书》载:张安世富平侯国,“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入岁千余万。延寿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阳都侯彭祖口陈至诚”。[2]2653又,《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载:元康四年秋(前62),张安世薨,张延寿嗣。[2]692据此,张安世的富平侯国在陈留郡,别邑在魏郡,简10则具体证明富平侯国的别邑在魏郡元城邑,其中有安昌里,“元康四年秋”说明简10的形成时间在元康四年之前。简11—13出自探方EPT53,此探方出土纪年简跨度比较大,据纪年简大致认为简11—13形成于宣帝至平帝的可能性最大。简10和简11—13,二者出现时间的交集为宣帝时期,推测“元城邑”变为“元成县”,由邑变县,在宣帝时期的可能性较大。

3 结语

西汉中后期,魏郡内部的政区结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一时期的邺城、内黄、元城、贝丘是人口大县,经济地位不容小觑。魏郡在西汉中后期经历了由大变小的过程,魏郡与东郡、清河郡之间郡界此消彼长,揭示了汉代郡、县政区的无常性。“元城邑”变为“元成县”,由邑变县,则是专制王权与地方割据博弈的一个缩影。

上述论证再次证明了周振鹤在《西汉政区地理》引论里的观点:西汉一代,政区变动十分频繁,而且变动幅度很大,《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只是变动的尾声。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出土简牍对于研究汉代魏郡乃至各郡行政区域变迁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总之,出土简牍可以考察郡、县二级的界限变化、废置离合、隶属关系改变等问题,描绘出更为具体和生动的行政区划演变。以出土简牍研究西汉魏郡行政区域变迁及所反映的规律,是研究西汉地方行政区域、地方行政组织法的重要环节,是西汉时期政治史、法制史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张荣强.张家山汉简中所见武安史料[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19.

[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6)03-0010-05

收稿日期:2016-03-16

基金项目:河北省“赵文化与区域经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SKJD12206)。

作者简介:孙晓丹(1984—),女,河北邯郸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秦汉法制史。

The Changes ofAdministrative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Wei County in Western Han Dynasty Judging from the Name List Bamboo Slips of Juyan Bamboo Slips

SUN Xiaodan
(School of Law,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The name list bamboo slips of Juyan bamboo slips in the Han Dynasty concerning Wei County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provide new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Wei County in Western Han Dynasty.Before Yuanyan Peace of Emperor Hancheng,the struc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of Wei County had been in an unstable state.In this period,Ye city,Neihuang,Yuan City,and Beiqiu were the counties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with their economic status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At the same time,counties to the northeast,southeast,and right north of Wei County were the places where grea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on a large scale.Qinghe County,Dong County,adjacent to Wei County,changed as well with the bordering areas of the three counties waning or waxing correspondingly.

Key words:Wei County;name list bamboo slips;administrative areas;county boundary

猜你喜欢

政区
19世纪越南政区的时空分布与变革特征
清代县级政区的设治理念、治所迁移规律与经验借鉴
应急管理中政区治理的关联逻辑及其内在困境
古代“淮南”政区沿革及其演化规律
研究两汉三辅政区、职官与人口的成功之作
——《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评介
耦合与失衡:闵行政区变迁中的上海城镇化进程(1958—1992)
江苏省政区图
清代政区“厅”探析
先唐时代之宣城:江南奥壤,山水诗都
隋唐之际王世充郑国政区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