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和政府舆论引导

2016-08-08雨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决策与信息 2016年17期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巩 雨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和政府舆论引导

巩 雨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和攻坚区以来,伴随着改革成果而来的社会问题更加凸显。其中,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和多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治理难题,而此类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的治理更是难上加难。本文对导致群体性事件中谣言泛滥的公民心理因素、网络技术因素以及政府职能欠缺等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舆论引导机制以及规范网络舆论监管等建议加强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谣言传播;政府舆论引导

自2000年以来,四川达州、云南孟连以及贵州瓮安等地多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加剧这一情况的关注。在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和信息沟通十分便捷的现代社会,不同社会主体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意见和看法得以广泛共享和快速传播。网络监管的缺乏以及政府舆论引导机制的欠缺会导致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并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已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群体性事件指由于某些社会矛盾和冲突,特定或不特定群体为表达诉求、发泄不满或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而形成临时群体,通过非合法规模聚集、语言或肢体行为冲突等方式,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和事件。2009年9月,中共《党的建设辞典》时隔20年后再出版,在整部辞典的1015个词条中,1/3是新词,群体性事件等被收入其中。

谣言是指某些个体或群体处于特定动机和愿望,通过一定手段对没有相应事实或未得到确认的内容进行推动传播的言论。

一、群体性事件中谣言泛滥的成因分析

(一)公民心理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新问题与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社会利益分化日益明显以及贫富差距持续加大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由此导致公民心理失衡问题的产生和加剧。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和阶层冲突会刺激公民将这种心理失衡加以发泄。各种评论及观点的出现便是公民宣泄内心不公平感的直接表现,谣言当属其中最为典型和极端的表现形式。

(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以及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因此,网络成为人们获得最新消息和社会热点信息的主要平台。群体性事件发生时,谣言也会借助网络突破传统谣言传播的方式和范围限制,实现传播效率的巨大跨越,从而加大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三)政府相关职能欠缺

1、政府部门对网络信息发布的监管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发布存在着监管缺失的问题。由于缺少对网络发布信息内容的审核,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普通公民极易在信息转发中对信息进行修改或加入个人主观意见。网络平台成为公民个人宣泄内心情绪的场所。尤其是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于网络信息监管的缺失会导致各类夹杂公民个人情绪的谣言在网络平台滋生并迅速传播。

2、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有待建立

在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和明显的现代社会,“减压阀”的存在是必要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却存在诸多障碍。即使是在呼吁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政府部门也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义为信息的发布者而忽视了社会公众的回应性。

3、新闻发言人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于2003年建立以来,迄今已有13年,新闻发布制度已基本建立,但新闻发言人的整体水平和素质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不仅起不到舆论引导的作用而且还为谣言的传播埋下隐患。例如,天津爆炸事故新网发布会中频现“不清楚”、“不了解”等模糊字眼。

二、加强政府舆论引导的相关建议

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政府有关部门应重点做到对信息流的把控,不仅要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也要确保正面信息占据主流。

(一)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体公关能力

近些年来,相关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但政府官员的公关能力却不能满足要求。“官员需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技术’和能力,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通过议程设置、框架理论引导舆论,面对突发危机事件,借助专业化的公关手段积极应对。”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

对于网络这一谣言滋生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当前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其舆情的全方位监测和分析。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正确掌握和分析舆情的源头、原因和发展趋势与走向,从而针对性地对舆情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政务公开和信息沟通。因此,应把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作为应对谣言泛滥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三)重视政府与公民的“双向对话”政府传播

长久以来,我国在政府传播中所采用的都是“宣传模式”。该模式就是“由有组织的群体使用的一系列手段,通过心理操纵使大众中的个体达到心理上的统一,团结在一起,积极地或被动地参与该群体的行动”的一种模式,是较为典型的将公众看作灌输对象的单向传播,缺乏回应性和民主性,不利于社会减压。“双向对话”与“单向灌输”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传授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传播主体将接受主体 (受者) 看作是与自己同等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纳各类信息的“容器”。政府只有真正做到对话式的传播,才能真正掌握舆情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简介

巩雨(1992——),山东临沂市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在读,研究领域: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群体性事件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群体性事件中非正式制度因子分析及化解路径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分析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研究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
浅析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管控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