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识字教育创新初探

2016-08-06姚健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六书识字教学兴趣

姚健

【摘 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目前,小学生识字教学却面临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思想短视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认识规律和汉字的发展规律着手,在小学课堂教育中引进符合认识规律和汉字演变规律的“六书”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为整个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识字教学 “六书”教学法 兴趣

引言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目前,小学生识字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枯燥。小学一、二年级大多采用密集式重复读写,不仅教学效果不好,时间一长,学生也感到枯燥无味,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对其初高中学习都有影响。二是教学思想短视。目前,小学识字教学受限于教育评价和考试等,教师急于学生掌握字词,并没有把识字教学放在一个长期的、整体的教育体系中来考量。使得很多小学生识其字但不识其义(意),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提高极其困难,也就造成到了初中很多初中生对很简单的小学就掌握的字却不知道字的本义,导致了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成为难点。怎样让小学生从枯燥繁重的识字教学中解脱出来?怎样让小学阶段的识字教育对今后的初高中学习更好地衔接?是摆在小学语文教育前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人的认识问题,心理学和哲学认为,人的认识规律一般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浅显到深刻。二是汉字的创造和发展历史。古人从天地万物、人类社会的认识创造出象形文字开始逐渐发展到现在所有的文字。由此可见,汉字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和认识规律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不妨也采用和遵循这一规律。

一、引入“六书”汉字教学法

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既是汉字字方法,也是古人认识汉字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把六书引入小学课堂,既符合了认识规律,使汉字教学充满兴趣,又能使学生从小学的时候就从汉字的本义开始掌握,一旦学生掌握了汉字的创造、发展、演变过程,对将来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文言文是以单个的字为基础的,并很多时候都是汉字的本义,和现代汉字的意思相差很大,遵循“六书”的汉字教学法,是抓住了汉字认识的根本,保障了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整体性和连续性。具体做法是,在一年级以象形字的教学为识字教学的重点,象形字变抽象的文字符号为形象的图形,简单明了,若在结合画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就能在玩中学会字,并轻松掌握其义。在二年级可加入指事、会意字的教学;在三年级可加入形声、转注、假借字的教学,在四年级重点进行词语、成语、句子的教学,五、六年级重点进行文章的写作教学。这样,就构建起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汉字发展规律相契合的教学模式,既减轻了小学生的负担,又使整个语文教学充满乐趣,还能和初高中很好衔接。

二、在“六书”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教学手段。

在“六书”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教学手段,是为了使汉字教学更加有趣。

1.画图法。采用画图法对汉字进行教学,几乎可以适用六书的很多字。所有的象形字都可以画成画,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实际的画逐步简单到用线条来表达,因此,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就是美术课。指事字用图画表示更加直观,同事也能理解指事的含义;会意字还可以是图画更加丰富,如“解”字可以画一把“刀”把“牛”和“角”分开,很形象;形声字则可以使图画连成一片,把表示相同偏旁,不同读音、含义字的画放在一起,既认了字,又理解了义。转注字,在形转、音转、义转的同时,还可以画转,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又使字的掌握更加牢固;假借字把假借前表达字的画和假借后表达字的画放在一起,妙趣横生、其乐无穷。画图法还可以灵活使用,既可以把字画图,又可以看图学字。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 林森 陪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通过看了图,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和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就能悟出这类字的构字原理。另外,图画法还可以和现代多媒体教学配合使用,有一套识字软件就是将汉字的演变过程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汉字的演化过程。

2.猜谜法。用猜字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迷中牢记字形。如教“处”字时,学生容易和“外”字混淆。可以出个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字;“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们”和“闪”字,“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猜两个字底。

3.游戏法。例如:“摘果子,”:学习合体字,设计一个游戏“摘果子,找朋友”。把所学的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帖在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组对了,读准了,就把组好的“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4.儿歌法。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高”字,可以编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请、晴、情、蜻、”,可以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

另外,还有故事法、情景法、渗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使用。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

三、结束语

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不仅外行很美,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副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郭沫若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探索并做好汉字教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白小容. 变枯燥为有趣——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 学周刊. 2016(24).

[2] 郑燕萍. 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5).

[3] 包彩侠.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3).

[4] 李晓平. 浅析小学语文中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3).

猜你喜欢

六书识字教学兴趣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译的修辞选择——以“六书”名称英译为例
北师大图书馆所藏《六书故检字》撰者考——兼论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