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受害者”萌生去意

2016-08-05

世界知识 2016年13期
关键词:道德风险受害者难民

张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家都认为欧洲要合,不能分,分了以后会出很多问题——战争、民族主义等,因此要联合,要一体化,要融合,要协作,要团结,从而形成二战后几十年联合的趋势,但是如今这种趋势显然是遇到了阻碍。原因有这样几个因素:一个是多重危机的冲击。这么多年,欧洲与危机一直如影随形,就没过一天好日子,债务危机突出了德法分歧和南北矛盾以及英国与欧元区的矛盾;乌克兰危机突出了东西矛盾;难民危机再次突出了法德的矛盾、分歧,以及东西的冲突。而恐怖主义又使人人自危……

这些危机意味着什么呢?不团结。从应对危机、解决危机来说,欧洲应该更联合、更团结,需要有一个更强有力的欧盟委员会这样的超国家机构,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是现在这条道路基本上走不通,或者说受到排斥、抵制。因此,成员国特别是大国开始回归民族主义,更多的是靠自己来解决问题。比如说前段时间讨论的申根危机,大家都各自筑起边界,都觉得其他国家靠不住,恐怖分子拦不住,难民挡不住,只好先把自己关起来再说,类似想法比以前多了。

危机冲击的一个后果,就是每个国家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都觉得自己是牺牲者。比如说希腊,觉得受到迫害,被迫不停地采取紧缩政策。德国也不干,不想出钱解决债务危机……在危机之下,这种受害者意识开始增强,于是就萌生去意。萌生去意的这部分精英或者民众,虽然现在来看还占少数,但这一部分人群在逐渐增多,他们或者要脱离欧元区,或者要脱离欧盟。

第二个就是欧盟角色的缺失。欧盟在危机期间的行动力很有限,基本上就是大国牵头。比如解决债务危机是德国主导,解决乌克兰危机和难民危机也是德国。其他欧盟成员国认为,德国一欢迎,难民就都来了,它们抵制也没用,只能抗议。而欧盟则成为了替罪羊,它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个就是一体化问题。这么多年一体化下来,研究欧盟的人,包括欧洲人自己都说,危机意味着转机,欧洲一体化不缺危机,欧洲一体化就是危机推动的。当然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话说回来,危机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把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都往后推,推到一定程度以后推不动了,现在就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

欧盟不是一个国家,但是逐渐获得了一些类似国家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利益分配的问题,有的国家可能觉得分配不均;有主导权的问题;还有道德风险问题,这是德国强调的。道德风险就是搭便车。大家都用欧元,以前希腊的国债收益率跟德国的国债收益率差不多,也就是说借钱付的利息差不多一样。搭便车搭了十几年,现在不行了,怎么办。有的国家说要发欧元债券,德国说:“你这是转移风险。”这个时候问题就产生了。因为这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主权的让渡问题,而且需要国家主权的大幅让渡。比如德国要同意发行欧元债券的话,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就会受到影响,还要上交财政权力,这是这些国家不愿接受的。

第四个当然是经济不好。

总的来说,因为种种问题,欧盟现在分的力量在上升,合的力量在下降。

猜你喜欢

道德风险受害者难民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