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内容结构、思想体系及修身要则
2016-08-04戴子刚
【摘要】道德经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名著,其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其内容体系完整,论证层次清楚,内在逻辑严谨。重点论述了作者的自然宇宙观、朴素辩证观、人生价值观、治国理政观,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提出的修身养性原则、方法及其评判标准,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道德经;思想精髓;修身养性;指导原则
《道德经》作者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相传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德经》,亦称《老子》,和《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和道教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更是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日趋广泛,目前《道德经》被译为英、德、日、法、意、荷、俄、西、瑞、丹、捷、保、芬、土、拉丁及希伯来等二十多种文字,版本达五百多种,仅次于《圣经》。
一、《道德经》的内容结构
《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其中:第一至三十七章是道经部分,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是德经部分。在这八十一章内容中,通篇贯穿了朴素辩证法的论述,体现出言简意赅、说理渗透的哲学理论著作特色。
在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作者论述了道的基本含义、道的主要特征、道的性质和规律、道的物质性、道德客观性、道的质朴性、道的影响和作用、得道者的精神境界,以及事物的两重性及其矛盾转化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物质世界中万物变化运行的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治国之道和用兵之道。
在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作者论述了德的重要性、道与德的关系、德的作用、德与怨的关系、无为而治的为政哲学思想、修身养性的辩证法、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不争的政治哲学、治国安邦的三个法宝、行为道德的三条准则。
《道德经》虽然分为“德经”和“道经”两大部分内容,但是在“道经”中有关于“德”的论述,在“德经”中也有关于“道”的论述。例如,在上本部分“道经”中,下述章节几乎都是关于“德”的论述:第八章(论最完美的人格)、第十章(论“玄德”的内涵)、第十三章(论人的尊严问题—生命的重要性)、第十七章(治国理正的理想)、第二十章(伦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价值观)、第二十四章(伦品格修养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三十三章(论人应当具有自知之明)。在下半部分“德经”中,也有关于“道”的论述,譬如:第三十九章论述的是“道”的普遍意义,第四十章论述的是“道”的运动与变化规律,第四十一章论述的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第四十二章论述的是宇宙生成和事物矛盾的转化,第五十章论述的是两种养生之道,第六十二章论述的是“道”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二、《道德经》的思想体系
《道德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其主要思想有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性命双修”等,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修身等多个方面。
1、宇宙论思想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认为,“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道”是一种客观的不生不灭的物质,是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在内容上是绝对的虚空、没有任何规定的存在。但,“道”却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为我们化育出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间世界。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大道无言,无法言说。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2、辩证法思想
道德经的思想精华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德经》中多次阐明了对立面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思想。除了阴和阳之外,还列举了有和无、生和死、损和益、美和丑、智和愚、强和弱、难和易、攻和守、进和退等一系列对立面,说明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完美而简练的诠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難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3、人生价值观
无与德,这是老子人生价值观的二部分主要内容。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
老子认为,“德”十分重要,他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失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他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修养,避免犯过。
老子还指出,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行为道德的三条评判准则。
4、治国理政思想
(1)无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2)善为下。“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則哀者胜。”
三、《道德经》的修身养性要则
《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哲理,依道而行。同时,规劝人们在社会上生存时,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要使自己的精神与身体处于归一状态,无为而无不为,不要太过于干涉世间万物,而是顺其自然。
修身养性,涵盖有多方面内容,《道德经》给我们指出了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简要方法。在第十章,老子论述了“玄德”的境界,这就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在第八章中,论述了最完美的人格应当是“上善若水”。在第八十一章,老子论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有机合一,这也是辨别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道德经》提出的修身养性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寡欲
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於可欲,祸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2、知足
知足是对心灵的营养和慰籍。知足并不矛盾于进取,而是双方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内容。有了知足,才能知不足和不知足。人生在世,无非是精神和物质两大方面的活动,也就是做人和做事。一个人,无论你处于社会什么阶层,什么地位,什么职业,只要有正常思维,都必须面临解决的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人是一个群体动物,群体要求和谐相处,共荣共生。不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带来无休止的争斗。
知足才能懂得珍惜,知足才能常乐,无欲就会自刚,知足会激发感恩之心,知足还会激发敬畏之情。
3、静心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修身不能急躁,要像煎中药慢慢煨。中药慢慢煨,煎出来的药汁药性才好,修身也一样,不能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所谓看了些圣贤书就能成为甚至超越圣人那么简单。修身是作风建设之基,是做人之本,守得住心神,不放松,不放任,不放纵,品味要高,不要低级趣味,修身在于正确世界观的改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修养到老。修身要实实在在,就是用心去干好本职工作,平心静气地处理矛盾和突发事件。
4、和善
谦和。“和”是道德修养的核心要术,他可以有效防止外界伤害、免遭不幸。假如终欲贪生,使气逞强,就会遭殃,必然害己害人。因此,要保值一颗开豁的和没有偏私的心境待人接物,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行善。善,是人间最美好的人格。善行,是衡量人的行为道德是否规范的一条重要准则。因此,应当亲民、善行。要行善,必须养成“不争”的道德品质,不与民争利,不参与争强好斗的行列。要多给百姓而不是向他们索取,这样才能减少怨恨,及时化解人际关系中的许多矛盾。总之,应当善讲良言,善行正政,善讲诚信,善于实践,善抓机遇。
5、不争
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6、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7、务实
《道德经》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重视实践,要善于做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从现在做起,“见善则迁,见过则改”;要笃行,“言必信,行必果”,做有意义的事,让所做的事有意义,不懈积聚,终成事功。
办事情要从客观重要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细微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
诚然,在《道德经》中,也存在一些封建落后、形而上学的思想糟粕,应当对其提出批判并抛弃之,其包括唯心主义、愚昧主义、空想主义、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保护主义思想。例如:“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宣扬静观玄览,陷入神秘主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丑不分,善恶不明,属于诡辩的绝对主义。“绝圣弃智”的主张,反对文化成果,走向蒙昧主义。“小国寡民”,作为社会的理想模式,导致复古主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这种“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只能滑入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拒斥经验知识,归属空想主义。尽管如此,《道德经》依然不失为哲学巨著,对当今时代的辩证思维、修身养性、社会治理、对外交往等依然具有现实指导作用。因而,我们应当本着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基本原则,坚持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其科学合理成分,使其造福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 赵 波. 玄之又玄:《道德经》读本[M]. 中华书局, 2015(02).
[2] 许 亮. 道德经——领导干部国学读本[M].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07).
[3] 袁延胜. 《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与当代价值[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03).
[4] 李 玲.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1).
[5] 徐 佳. 浅析《道德经》中老子的人生观[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4).
【作者简介】
戴子刚(1955—),男,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共镇江市委党校教授,兼任多家高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党政管理学、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