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
2016-08-04王水秀
王水秀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科学的实践观,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基石。探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恩格斯在谈到该《提纲》时写道:“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在这篇不足1500字的《提纲》中,马克思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宣告了一种新的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并运用科学实践观揭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的基本观点,这些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彻底决裂,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的框架。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在某种意义上,《提纲》作为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实践唯物主义的标志性著作,它不仅是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和总结,而且也是对哲学研究领域的新的界定。
1、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马克思在《提纲》的开篇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们不是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不是从实践,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和一切对象,从而不能真正理解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一个共同点,是着眼于用理论的抽象去理解人的存在和社会的本体,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所以,从前一切哲学的根本缺陷是没有深入到生活实践里面去,没有追溯到理论活动背后的人的实践活动那里去。马克思指出,理解“对象、感性、现实”要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实践出发,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从实践出发。
从第四条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的分析,我们能进一步看到马克思所要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以对人类社会的实践革命化理解为“立足点”的。他说:“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世俗基础”就是现实的人类社会或用马克思的话叫做“人的感性活动”,但是,人类社会生活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他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类社会的理解正是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的,把人类社会理解为两对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其中所详细论证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律;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等,就是对世俗基础本身内在矛盾的科学分析。然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关键还在于对世俗基础“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在实践中使社会革命化,也就是通过人类自身的活动现实地改变社会。从《提纲》的其他各条也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是实践。
2、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世界的根本基礎
在《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十分坚定地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对于“思维的客观性何以可能”这个近代哲学伤透脑筋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它的本体论根源在于实践,理论是实际生活的概念化,意识的东西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意识、思维本身的客观性问题,只能到实践中求得解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的根本基础。
《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他指出旧哲学只是在思想中寻找解释世界的根据,忘记了真正的答案应该在实践中才能寻找到。他在指明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解决理论的神秘主义相统一的问题上,彰显实践的本体地位,以实践为出发点来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可见,要解决理论上的难题都必须付诸于实践。
3、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
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在总结自己的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时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所以它的立脚点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是单个的人。它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其他人没有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也就是社会化了的人类。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没有重视实践,因而他们只是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提纲》中,马克思在提纲式地论述自己“新唯物主义”的观点时,提到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院哲学”、“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直观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字眼。从他的简略论述中可以意识到,在马克思看来,他的“新唯物主义”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实践。他在批判罗伯特˙欧文等人关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的错误时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批判“直观的唯物主义”时,他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在马克思看来,到底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也可以叫做“人的感性的活动”,而“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活动也就是马克思的实践。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将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起来。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理论意义
发表《提纲》和确立科学世界观,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地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表明一个新的世界观已经接近形成。他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史上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关于什么是判定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系统的阐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总之,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和升华,是在继承和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创建的。
2、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现实生活的实践,实践永不止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永不止步,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各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观成功指导了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因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列宁着重从认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成功地领导了工人运动,同时也为俄国的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在列宁之后,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这些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终于认清了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找到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思想。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上,无数次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结果表明:不是一切实践都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利益有利,只有科学的实践才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在经历过现实洗礼后的再次绽放,也是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进一步发展,既源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所以我们既要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历史观和认识论方面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反对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片面的发展观,又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科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丰富科学发展观,从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总而言之,马克思《提纲》中的实践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当代建设也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 黄楠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 唐正东.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 张万兵. 实践的唯物主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科学发展观[J]. 广西社会科学, 2005(2).
[5] 赵士发. 实践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1).
[6] 余海超. 实践观——解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个视角[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3).
[7] 韩天宝. 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的剖析与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 2005(6).
[8] 张万兵. 科学实践唯物主义与科学发展观[J]. 社会主义研究, 2005(4).
[9] 王漢华.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三个观点[J]. 学理论, 2013(6).
[10] 杨 聪.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诠释——论马克思的新哲学观[D]. 东南大学, 2009.
[11] 潘惠香. 马克思的《提纲》在理解中的命运——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解读[D]. 苏州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