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6-08-04赵晶
【摘要】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全球深化教育改革的焦点,因此,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教师培训。那么,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保障下,教师培训实施情况如何?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怎样?培训带给教师怎样的收获,促进教师哪些方面的发展?本文以南充市中小学教学培训工作为例,分析目前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今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的提出对策。
【关键词】南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一、南充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现状
截止2014年,南充市共有普通中小学校859所,其中农村学校729所,专任教师49671人,其中农村教师37979人;公办教师47084人。全市培训机构现有教职工24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专任教师中的学历结构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34人,占75.7%,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有43人,占24.3%;职称结构为: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有87人,占49.2%;中级职务的有68人,占38.4%,初级职务的19人,占10.7%;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的有16人,占9%,36~45岁的有75人,占42.4%,46~55岁的有70人,占39.6%,56岁以上的有16人,占9%。在资源整合方面,有4所已分别与教科室、教仪站、电大、师范学校进行实质性合并。2所学校已完成搬迁新建。经过50年来的变更、充实和发展,各培训机构都已初具规模。全市培训机构占地面积64.68亩,建筑面积33809平方米,教室63个,图书297328册。目前,均已拥有网络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设施设备。办公、培训设施比较齐全,基本能满足各县市区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教师自觉持续参与培训的制约机制,不少教师参与培训是迫于外在压力,为学时学分而学,为晋升而学,为各种证书而学,继续教育还远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需要。在继续教育的管理上,部分行政部门间的协作关系还没有理顺,政出多门,让教师无所适从。
2、课程开发明显滞后
虽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已经全面展开,但是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滞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有时还出现重复培训的现象,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获得对其教学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知识和信息,但继续教育所用的一些培训教材观念内容陈旧,严重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3、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继续教育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培训的组织上需要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是在培训过程中,過多强调教师的共性,忽视了教师的个性。以上大课、听讲授为主,考核以笔试为主,培训形式十分单一。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其它形式的培训,但多数流于表面形式,实效性不强,使本应丰富的继续教育培训变得僵化呆板。
4、工学矛盾十分突出
工学矛盾严重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现在各校都实行了定编定员,有的学校还严重缺编,教师离岗学习就可能影响常规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安排培训时间时,主要是利用教师的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教师平时工作很辛苦,占用教师休息日必将引起大多数教师的抱怨,这给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在培训管理中严格考勤管理,实行反馈等制度,对缺课的教师扣减相应的学时,但缺课现象还是比较突出。
5、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国家和学校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有限,培训经费没有保障,培训费大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使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是影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的最大障碍之一。
6、培训师资质量堪忧
培训机构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学科不配套,难以承担大规模培训任务。同时,培训机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难以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能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政府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健全管理机制
政府重视是教师继续教育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必要前提之一。教师继续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从经费投入、设施建设到时间安排、人员确定,没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协调,是很难进行的。比如,当前工学矛盾之所以突出,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就是原因之一。因此,还要进一步强调政府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建立高效的继续教育领导管理体系,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在政策落实、经费投入、组织形式、人员考核上强化管理,统筹规划,以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健康、有序的进行。
要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继续教育是每位教师都应享有的一项权利,《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让每位教师享有平等的继续教育机会,如选派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统筹兼顾。
要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应依据省市颁布的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和规定,制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认真抓好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和验证工作,把继续教育作为年度考核.调资晋级.晋升职称.评优以及教师聘用的必要条件。对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成绩突出者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对不参加继续教育和继续教育不合格要制定惩罚措施,赏罚分明。
2、大力开发、优化继续教育资源
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优秀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继续教育师资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培训中还要大力开发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强,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使教师参加培训学有所获。开发继续教育课程资源,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专业为本,适应教师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成长的需要,二是教育对教师成长的需要,三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3、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层次不同,采取单一的培训形式不符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实际。要不断摸索继续教育的规律,针对教师的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结合当前的培训工作实际,可采取以下几种培训形式。(1)问题中心式,教师普遍认为,泛泛而谈的培训由于教师没有主观需求而使培训流于形式。如果培训能针对教师工作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培训则不仅解决了教师的实际困难,而且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其培训效果要好的多。(2)“读书班”式。基层教师由于工作忙,读书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在培训中可以开列一些书单,使他们在读书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3)研训一体式。就是把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以科研课题入手来实施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科研水平。(4)参观考察式。闭门造车、坐井观天只会令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落后,所以要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题报告、质疑、对话、研讨等形式,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
校本培训是以任职学校为基础,以教学岗位为主阵地,学校组织和管理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缓解了工学矛盾,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阵地前移,重心下移,校本培训是主要的培训模式之一,所以培训机构在搞好集中统一培训的同时,还要发挥对校本培训的指导管理作用。可以实行校本培训责任制,参与组织策划,提供资料信息,对校本培训进行过程管理,制定校本培训评估标准,做好检查、考核、评估工作,掌握校本培训进展,总结推广经验,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发展。
5、加强培训管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第一,加强培训者的培训。培训质量是继续教育的命脉,要保证继续教育培训质量,培训者自身的培训与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培训者必须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握时代气息,不断更新知识。可以制定研修成果奖励制度,如科研成果奖、进修成果奖,鼓励培训者参加研修活动和自主学习。还可开展各项集体学习活动,开设教师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组织培训者参加各级的培训活动和外出考察学习。第二,加强训前调研,训后反馈。定期下校听课、座谈,了解基层学校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找准培训的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计划;培训中和培训结束后可采取随机抽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倾听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建议和意见,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第三,加强制度管理。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优秀学员评比制度。每月将参训教师出勤情况反馈给任职学校,督促他们参加培训;培训班结业时,每班评选优秀学员,激励学员自觉完成培训任务。经常向教师宣传继教政策,使他们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克服一些陳旧的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第四,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尽量减少工学矛盾。如利用基层学校业务学习时间送教下校,既保障了出勤率,又解决工学矛盾,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有基本的保证。第五,增强服务意识。继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服务的意识,一切为基层学校的需要服务,一切为基层教师的需要服务。同时搞好后勤服务,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6、落实继续教育经费,减轻教师个人负担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经费主要由教师个人承担,为了减轻教师个人负担,建议采取二方面办法解决:(1)财政预算必须单列教师培训专项经费。(2)税费改革后,规定学校公业务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建议将其中的2%划给培训机构统筹使用,3%留给学校用于教师培训。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是与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的,而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新形势给继续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利用这个外部环境,解决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快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构建多功能的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新跨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静思. 广东省河源市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 冯海燕, 刘济良.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08).
【作者简介】
赵晶(1986—),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