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表演的模式与角色情感的把握
2016-08-04刘俊英
刘俊英
【摘要】在戏曲的舞台上,戏曲演员是否可以熟练的运用艺术手段将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形象丰富完整的展现出来,并刻画的生动形象、鲜活灵动,与观众产生共鸣,激发观众的内心情感,使观众有置身其境的感觉产生美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演员表演者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以及对角色的掌握和刻画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表演;模式;角色情感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音乐、表演、服装、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得以发展,同时又在无数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的钻研发展下,历经几千年,使得戏曲逐渐走向成熟,表演形式不断丰富与提升,人物形象的情感表演技巧也越发成熟精湛。艺术来源于生活,戏曲的舞台表演模式同样源于生活里的模式。例如戏曲模式中喜怒哀乐、怕、惧等抽象形体动作的表现,情感的表达以及模拟登山、坐轿、骑马、过河、上楼等形体动作。这种模式化的东西以生活为源同时又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总结与提升,做到高于生活的境界。真正理解到这一点当很大程度上帮助演员做好舞台表演,完成人物的塑造和性格的刻画。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一方面要对这些表演高于模式化的东西做到运用自如,另一方面还必须有扎实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才能将二者在舞台上做到巧妙结合。
一、演员对所饰角色情感的把握
首先,演员要做的是对所饰演的人物角色在外形上的认可,然后融入形体动作、服装表情及唱腔等一系列元素,将戏剧中的人物角色生动的展示给观众,赋予人物角色真切的思想情感,生动的人物性格,给观众剧中角色即为生活中人的感觉。“演员第一自我应当为第二自我的主人,我们身上看到的那部分应当可能地安全控制我们身上执行的那部分。”正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栓昌老师对演员与所饰角色关系的生动诠释。演员应有能力做到自我判断和控制对所饰演人物感情的表演。例如在《下河东》这部大型历史古装戏中,我扮演的是内心情感复杂,多悔恨与困惑的“赵匡胤”。戏中他错信奸佞,使得忠诚良将呼延寿廷蒙冤丧命,又被欧阳芳骗到河東,深陷敌军围困,无计可施之境,直到等到呼延夫人和呼延赞解救之后,又遭呼延夫人指责,自己也是悔恨不已。赵匡胤既对呼延夫人和呼延赞、呼延金莲有所愧疚,要赔礼道歉,又想维护住帝王的威严,他的内心情感非常复杂。因此在“龙虎斗”一场戏中,为了使人物内心和模式动作更好的结合,我运用了憋红脸、甩髯等表现形式,又用三搂马和劈叉等动作演绎被呼延赞打落马下的场景。在表演手法上,古装戏和现代戏存在着差异,古装戏的服装配饰比较保守遮掩,但是动作却是夸张,而在现代戏中无论是模式还是基本功,例如过河、开车等都必须做到真实、现代化,对人物内心情感进行刻画时要做到细致且丰富,内心活动可以表现的张扬,例如老生表达情绪时可以应用耍髯、甩袖、甩发的技巧,“净”、花脸可以利用大呼、瞪眼、吹须等来表达内心的愤怒。例如我在演绎历史古装戏《困雪心》中韩相忠一角时,就大量的运用了髯口的技巧。当与其他大臣同审蒙冤的女儿一场戏时,面对女儿受手指钉竹签酷刑时,内心煎熬却又无计可施,只能通过憋脸、甩髯口等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这些表演模式中。
二、现代戏表演模式应用把握
现代戏是在舞台上对现实生活进行真实化、艺术化、戏剧化的演绎搬,利用演员的角色表演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迹,并适当的进行渲染与夸张,当然还应把握好特定和固定表演模式的力度分寸。以现代戏《称婆婆》为例,戏中婆婆很不赞同儿媳用大称称自己的体重,然而面对儿子虽为难却不反对的表现后,虽内心不满却也不好明显的反对,只能看看儿子、儿媳后,又看向观众,以使观众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矛盾冲突。而若是在古装戏中则可借助甩袖、跺脚等动作来表达内心的不满。表演动作时必须要做的就是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好戏曲程式和技巧,这些戏曲程式和技巧能够巧妙、有效的运用,又能与某些动作做到恰当的结合,能够使得演员所塑造的各类角色呈现出更加成功的艺术效果。
学习永无止境,技艺的娴熟在于不断的进取,只要我们勇于钻研,敢于突破常规,以戏曲和角色塑造需要出发,合理有效的利用好现代的灯光影像效果,将传统历史性表演模式和现代人物表演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求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源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物角色,以得到现代人的认可与接受。使中国戏曲艺术能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民族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刘景芳. 如何提升戏曲表演的艺术性[J]. 通俗歌曲, 2015(12).
[2] 贾志刚. 塑造形象真的是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吗?[J]. 中国戏剧, 2014(01).
[3] 车艳敏. 不像不是戏 太像不是艺——谈戏曲表演的真与美[J]. 剧作家, 2014(02).
[4] 顾胜杰. 浅谈“情”与“神”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