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人之“工匠精神”

2016-08-04尚秋

记者摇篮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工匠精神

尚秋

【摘 要】“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亿万同胞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电视媒体人肩负着传承与践行工匠精神的历史使命。本文试以中国当代电视媒体业界典型案例,撷取年轻一代电视媒体人身上葆有的工匠精神,以使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电视媒体 工匠精神 创新突破 敬畏之心

伴随电视荧屏的多元化,以及节目形态的花样翻新,电视节目比拼的应该已不再是创意、模式,而是工业化的制作水平和细节的极致化呈现。作为担负舆论引导社会责任的当代电视媒体,自身更需练就过硬的工匠本事,来呼唤“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实践。

近年来,由中国当代电视媒体人倾心制作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层出不穷,从迅速走红的《传家》、《旗袍》,到《舌尖上的中国》、《互联网时代》,再到颇受关注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无不闪耀着中国电视人令人动容的工匠精神,同时,也让当代电视人高水准的纪录片制作手艺,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无论是精瘦的钟表专家王津,还是语气柔和的陶瓷专家王五胜,在电视人精益求精的拍摄和编辑中,得以在平凡中闪动出耀眼的光辉。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正是电视媒体人对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的执着与坚守,让中华传统的工匠精神得以更好地发扬与传承。

工匠精神正在电视媒体人中生根开花。作为省级地面电视频道,今年年初以来,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就着力打造了“中国二十四节气微视”系列。这是部制作精细、精美的专题片,每个镜头的选取都经过导演组缜密地思考与筹划,每个背景声音的留取都要用心去聆听与感受。往往为拍摄一个体现时令的传统饮食镜头,都要考虑为其重新布景、寻找光源、精挑食材、遴选盛具,甚至主持人带入的服装的色泽与材质,解说词与背景音的配合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下足了功夫。整个系列节气视频的呈现不仅展现出浓浓的传统节气韵味,还给了观众极为舒适的视听感受。在这其中,电视媒体人的工匠精神与工匠水平得以充分发挥与精进。

当代电视媒体人的工匠精神除了体现在“精工制作”上,还在眼界格局与创新突破中有着很好的表现。如今是信息内容复杂、信息来源渠道广泛的时代,新媒体依靠各类科技产品与技术的支持,对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电视媒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常思创新与突破,才能求稳定发展。而面临新形势、新环境与新技术,传统电视媒体人只有开阔眼界、提升知识容量、接纳新思维,以执着的工匠精神积极参与到时代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其旗下的品牌新闻栏目《新闻正前方》于2006年开播以来,就始终拥有同时段第一的收视率与在辽沈地区强大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但辽宁都市频道并没有坐在过往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全身心迎接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对电视媒体发展的研究中,本着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不断寻找创新与突破。2015年以来,他们对《新闻正前方》进行全新改版,再出发后的节目,除收视仍然保持同时段第一之外,其旗下拥有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迅速增长到150万。更值得一提的是,《新闻正前方》全网打造的主持人刚子,于2015年以来迅速获得广大辽沈观众以及全国网友的热烈追捧,成为栏目新形象、东北新形象,迅速拉升栏目知名度与影响力。《新闻正前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微视短剧、“东北人”专栏,成为东北人朋友圈转发的热点;《新闻正前方》推出的手机视频“刚子说事”、“刚子朋友圈”每天与年轻网友实时互动、在线交流,已成为节目运作的新常态。这正是新时期电视媒体人的工匠精神所在,充分体现出一个年轻的新闻从业者群像对电视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品质。如今,自媒体缤纷繁盛,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传统新闻媒体不再是传播新闻的统一端口,为了争时效、抢头条、追热点,电视媒体人中不乏“眼疾手快”者上演新闻反转的闹剧,这更考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水平与道德素养。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的背景下,受众往往要选择权威性媒体接收信息,电视媒体人在宣传报道中必须坚持新闻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工匠精神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语文因它而更精彩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