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

2016-08-04杨燕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脑梗死

杨燕卿

(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360)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

杨燕卿

(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510360)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方法选取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 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前1 d和治疗3个月后用Berg平衡评价量表 (BBS) 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平衡和运动功能;ADL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组间、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组FMA 、BBS评分、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FMA 、BB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康复效果更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脑梗死;肢体功能康复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发病机制是脑部血液出现供应障碍,从而引发脑体组织出现软化、坏死现象。主要的临床表现类型有脑栓塞和脑血栓等[1-2]。脑梗死存活者的预后较差,有近50% 的病患发生后遗症,只有大约10% 的患者能够恢复正常[3]。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患者,对其肢体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50~60岁。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并经CT和MRI检查确诊。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由护理临床专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整个疗程持续3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指标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西药治疗在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等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 每8~12 h给予20%甘露醇125~250 ml静滴脱水[6]。

1.2.2 中药治疗在西医常规用药基础上,辅以中药小承气汤加菖蒲郁金汤[7]为基础方。

1.3 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在疾病进入恢复期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护理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体贴,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回答,使其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

1.3.2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48 h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方法为:(1)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对肢体进行按摩,上肢选用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选用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头面选用太阳、头维、百会等穴;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先近端后远端。对肢体关节作屈、伸、内旋、外旋被动锻炼,尤其作髋关节等活动时动作轻柔和活动幅度适宜。(2)肢位的摆放[8]:患者卧于硬质床上,床头抬高15~30°,每2 h给予翻身变换体位,或指导患者自主翻身以防褥疮。上肢处于伸展位,肘腕、手指诸关节均伸展。下肢为屈曲位,经常变化体位,防止髋内、外旋。当患者能进行翻身时,可逐渐训练从卧位转为半卧位再转为坐位。最初有人扶持,然后借助工具行走,最后徒步行走,上下台阶训练。(3)患者进行日常活动锻炼。如洗脸、穿脱衣、进食、如厕等、尽量减少帮助。注意尽量运用正确姿势,注意用力平缓,尽量达到最大幅度用力以引起紧张和轻度疼痛为度,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锻炼时要循序渐进,每日1~3次,每次15~30 min,活动要适度,防肌肉损伤,每个动作力求达到功能位,保证训练质量。(4)中药外敷[9]。将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用布包好,水煮至沸,待温度适宜时,用药包热敷外熨患肢,每日2~3次。

1.4评价指标

1.4.1下肢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价。Berg平衡量表分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共 14个动作对患者进行评估,每个动作依据患者完成的效果,按5个等级记分(0~4分),0分代表无法完成动作,4分代表可正常完成动作。最高累计分为56分,得分越高反映平衡功能越好[10]。

1.4.2下肢运动功能采用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

1.4.3 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内容包括大便、小便、进食、行走、转移、上下楼梯、洗澡、梳妆、上厕所、穿衣10个项目。 ADL能力分级正常为100分,0~20分为极为严重的功能缺陷;25~45分为严重的功能缺陷;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11]。

1.4.4 病人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表由病人自行评价满意度,共13项;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

表1 两组患者病例资料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下肢平衡和运动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BBS和FMA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BS和FM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中西医结合护理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下肢平衡能力,改善运动功能。见表2。

表2  各组BBS和FMA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2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3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依赖性都降低,其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大部分患者只是轻度依赖,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见表3。

2.3病人满意度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3  两组病人ADL评分比较 例(%)

注:1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2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3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4 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例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脑梗死的发病率、患病率在我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临床研究认为,早期的脑梗死病患具有较高的康复潜力[12]。因此,临床治疗中应该尽早配合科学的康复护理。

中、西医护理在本质和内涵上是一致的。中医护理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历来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根据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方法确立患者证型,针对患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配合按摩、药物外敷等治疗措施,能够给病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提高了病人积极的心态,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因此,正确辨证施治,及时有效地配合辨证施护,有助于脑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Warlow C, Van Gijn J, Sandercock P,et al. Stroke: practical management[M]. New York:Blackwell Pub, 2008.

[2]Wade DT. Measurement in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 李秀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工企医刊,2007,20(6):4-6.

[4]屈检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6:30-31.

[5]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6]张金凤,王艳芳,陈 莉,谭子虎.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9):45.

[7]谭子虎.小承气汤加菖蒲郁金汤治疗急性期中风病[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2):21.

[8]金志兰,徐宝兰.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5):23-24.

[9]杨 萍. 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2):140-142.

[10]瓮长水,王军,王刚,等.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想效度[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974-976.

[11]MahoneyFl,Barthel.Funetionalevaluation:TheBarthelindex[J].MdMedJ,1965,14:61.

[12]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41-1242.

*作者简介:杨燕卿( 1974—),女,广东番禺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6-0712-02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6.055

(收稿日期2016-3-17)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