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高校发明专利权人特征分析
——以江苏大学为例
2016-08-04李明星苏佳璐
李明星,苏佳璐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高校发明专利权人特征分析
——以江苏大学为例
李明星,苏佳璐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摘要:以江苏大学2012-2014年授权发明专利文献为基础,分析发明设计人特征,包括其学院分布、专利技术领域分布、性别分布、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大学发明设计人的年龄段主要集中于30~5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94%;发明设计人以男性居多,占总数的78%,女性占22%;授权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设计人)以正高和副高职称为主,分别占51%和40%;发明设计人主要来自江苏大学的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占比分别为28%、13%和10%。对此,江苏大学要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推动跨院竞争与合作,注重不同学科的全面发展;要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申请发明专利,同时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要制定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关键词:江苏大学;发明授权专利;专利权人;专利统计
在知识经济视域下,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和一个单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大类[1]。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呈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其中高校始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源泉之一,更是中国发明专利的高产地。如果说“拥有或购买高质量的行业发明专利是企业专利胜诉的技术基础”[2],那么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则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产。高校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借助于专利数据统计方法,剖析江苏大学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特征,从而为学校推行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有利于学校更有效地挖掘科研方面的人才,浓郁科研氛围,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进程。同时,以江苏大学为例得出的专利权人特征分析信息也可以给其它大学和相关科研工作领域提供参考。
1数据样本与研究方法
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专利信息资源,以江苏大学为检索词,在佰腾网http://so.5ipatent.com/portal.aspx,检索江苏大学在国内申请的授权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注:江苏大学系发明专利权人),专利数据检索的时间段为: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将每一件专利的第一发明人(设计人)姓名输入到Excel中,再通过江苏大学校园网、百度、必应等搜索引擎,搜索第一发明人(设计人)的性别、年龄、职称以及所在学院。个别发明人(设计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搜索不到,需要登录中国知网搜索。由于按发明专利人“年龄和性别”“职称”两种检索途径会有重复的情况,因此删去重复的,即按姓名的单一性收集;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21的发明人(设计人)采取按姓名排序筛选的方法进行收集。从检索目录中对应的条目可以得到每个专利的详细信息,如申请年度、公开日期、发明(授权)人、授权情况等。根据这些详细信息对发明人(设计人)进行特征分析。对发明人(设计人)的学院分布进行统计列表,观察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与发明人所在学院的相关性;将发明人按不同年龄区间进行统计,观察其年龄分布状况;观察他们的性别分布;将发明人按不同职称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对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21的人员的年龄、职称等进行数据交叉比较,结合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2研究结果
2.1发明人(设计人)学院分布规律
统计江苏大学发明人(设计人)的学院分布可得,机械工程学院的发明专利权人的数量最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也是授权发明专利的主要力量,其他学院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统计显示,机械学院的发明专利权人占该学院教师的比例高于50%,其余学院均没有超过30%(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学院分布
2.2发明人(设计人)技术领域分布规律
统计可知,江苏大学发明授权专利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G01、B01和A01(如表2所示),其他领域也各有涉及。江苏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截至2015年3月,该校拥有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及交通运输工程为全国排名领先专业。因此,发明授权专利也集中在这些专业技术领域,与国内高校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表2 发明人(设计人)技术领域分布
2.3发明人(设计人)年龄分布规律
此次调查统计的267人中,30岁以下和60岁以上仅有5人和1人;36~40岁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26%;处于46~50岁年龄区间、30~35岁年龄区间的居其次,分别占总人数的23%和22%;处于41~45年龄区间和51~55年龄区间的人数相当,分别占总人数的10%和12%。可见,30~55岁为授权发明人(设计人)的主要年龄段,该年龄段拥有授权发明专利的共有251人,占全部统计人数的94%。
2.4发明人(设计人)性别分布规律
在267位发明人(设计人)中,男性有209人,占78%;女性仅有58人,占总人数的22%。由此可见,授权发明专利权人以男性为主。在江苏大学,男性科研工作者的授权专利数远远多于女性,这不仅与江苏大学男性教师居多有关,更与女性科技工作者偏重于理论教学有关。
2.5发明人(设计人)职称结构分析
由2012—2014年江苏大学发明人(设计人)统计数据可知,发明人(设计人)以高级职称为主,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发明人(设计人)为136人,比例高达51%,具有副高职称的有108人,比例为40%,而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23人,比例为9%。统计数据说明,正高和副高职称人员为发明授权专利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在人才培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在提高学校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级职称人员在科研工作上贡献不大(然而他们作为“潜力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6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21的发明人(设计人)特征分析
由统计数据可知,在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21的发明人(设计人)中,女性仅有3人,约占总数的14.3%。江苏大学女性科技工作者中发明专利权人较少,女性对于研究领域涉及不够深入。
由统计计数据可知,在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21的发明人(设计人)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4 人,约占总体数量的66.7%,具有副高职称的7人,占总体数量的33.3%。正高职称人员多于副高职称人员,说明职称为正高的人员依旧是江苏大学发明专利的主力军。
在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21的发明人(设计人)中,机械学院的发明人(设计人)占29%,其次是材料学院,占19%,其他学院(包括汽车学院、电气学院、化工学院等)仅占少数。说明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在专利申请与授权工作中成绩显著。
借助于SPSS软件制作“年龄与专利数”之间的散点图,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从点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35~55岁这个区间,说明这个年龄段是授权发明专利的高产年龄段。
3对策建议
其一,分析发现,虽然有些学院发明专利权人的人数不多,但是专利权人占学院总人数的比例并不低。比如,化学化工学院的发明专利权人(26人)占该学院总人数的27.96%。可以看出,机械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是发明授权专利的高产地,科研人员积极性较高。学校可以通过跨院竞争,提高其它学院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大批的发明专利失效或无法转让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在鼓励教师们申请发明专利的同时,也要鼓励专利应用,可以对已授权发明专利的转化和应用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的发明人(设计人)进行奖励,防止出现发明专利失效或无法转让的现象。另外,在统计的961件专利中有极少数是文理科学院与工科学院合作研究的成果,例如管理学院的毛翠云教授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张西良教授合作的专利:创业潜质脑电信号表征与识别方法,因此建议学校多鼓励跨院合作科研。比如,不同学院的师生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交流,促进各个学院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其二,通过分析发明人(设计人)技术领域分布,不难发现发明授权专利集中在机械、化工、农业等工科类领域,其它领域鲜有涉及。学校应注重各科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加快建设综合型研究性大学的步伐。
其三,对江苏大学授权专利第一发明(设计)人员情况进行年龄结构分析表明,30~55岁为授权发明专利的主要年龄段,30岁以下及55岁以上授权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很小,仅占6%。30岁以下理应是创新精神凸现、发明专利高产的年龄段,但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却很少;55岁以上的科研人员科研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应是成果倍出的年龄段,然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也较少。因此,建议加强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扶持,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适当减轻青年学者的教学工作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上去。与此同时,多给青年学者创设继续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学术交流,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年长的科研工作者应多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请他们多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作指导,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目前男性科研工作者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远远多于女性,建议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
其四,从江苏大学授权发明专利人(设计人)的职称结构来看,学校的授权专利发明人(设计人)主力是教授和副教授,讲师寥寥无几。在此方面,学校不仅仅要意识到教授和副教授在学校科研事业、创新和竞争中做出的努力,更加要重视讲师这一群体在科研创新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们是未来学校专利事业的继承者、领导者和开拓者。因此,学校既要对拥有发明授权专利的教授和副教授进行表彰,也要鼓励并培养讲师的创新精神,给他们提供较为宽松的科研环境与科研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增长自己的才干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五,高校还需注重专利管理,设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以及运用,创新管理方法,促进高校专利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激励政策也必不可少。美国1980年颁布的一项专利修正法案《拜杜法》,其核心是规定由政府经费支持获得的发明专利,原则上归发明所在的研究机构所有,并给发明人(设计人)以奖励,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日本2003年修改《专利法》,降低申请费、专利费,以减轻申请人的经费负担。英国和法国的《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归雇主(学校),给予发明人(设计人)丰厚的回报,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建议学校参考相关政策来完善奖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比如,给发明人(设计人)设置一种“回报预期”,将科研与职称评定、岗位待遇、经济奖励挂钩。鼓励专利转让也能有效地促进高校专利发展,只有建立一个精神奖励与经济奖励并重的机制,才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专利工作的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工程的带动下,江苏大学可以基于协同创新的理念,牵头构建农机装备产业专利联盟,既有利于保持江苏大学在工科领域里专利数量“井喷式”增长的奋进态势,也可以有效解决国内的“专利丛林”与“反公共地悲剧”现象[3]。此外,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倾向于从专利维持的视域来测度专利质量,而有效专利是和专利维持密不可分的——“有效的专利技术是最有价值和份量的知识产权优势”[4],也就是说有效专利的数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准确地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尽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的专利数量摇摇领先,但是其专利维持率远不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率的增长,并且中国一流大学有效专利比例仅为63.28%(美国哈佛大学有效专利比重为82.98%)[5]。对于江苏大学而言,比较切实的应对方案是:借助于科技镇长团团员、“三区”科技特派员以及学校专利转化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资源和优势,加速授权专利(特别是授权发明专利)的对外许可、转让、质押和融资,使得庞大的专利量流动起来,在加速的专利交易活动中不仅能够保值和增值,还能够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真金和白银”。
参考文献:
[1] 饶旻.福建农林大学发明专利专利权人特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1):166-170.
[2] 李明星,刘晓楠,罗鋆,等. 创新视阈下专利许可公司商业模式解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3):116-120.
[3] 李明星,刘晓楠,陈慧敏,等. 竞争视角下的专利联盟结构与功能实证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5(1):24-31.
[4] 李明星.以市场为导向的专利与标准协同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10):43-47.
[5] 吴昊,李国良.中美一流大学专利活动质量比较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9):111-118.
〔责任编辑: 胡菲〕
收稿日期:2016-03-17
基金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度专利导航研究基地研究课题(JD201303);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SS12-A-08);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课题(13SQC-018);镇江市软科学研究项目(YJ201303);淮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HAR2014016);江苏大学学生科研项目(14c157)
作者简介:李明星(1971—),男,新疆石河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苏佳璐(1995—),女,江苏镇江人,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与知识产权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8.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8148(2016)03-0058-04
Analysis on the patentee-related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Taking Jiangsu University for example
LI Mingxing, SU Jialu
(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ocument of patents grant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in 2012—2014,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patentee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ege, field and gender, the structure of both age and titl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ge of inventors or designers is between 30 and 55 in Jiangsu University, which nearly accounts for 94%, with males dominating, accounting for 78 percent and the rest are females. The first inventor or designer of the authorized invention patents are almost professors or associate professors,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51 percent and 40 percent. Most inventors or designers come from School of Mechanci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Jiangsu University, accounting for 28 percent, 13 percent and 10 percent respectively. In this regard, on the one hand, Jiangsu University should create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ith the free innovation spirit, promote the trans-school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focus 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On the other hand, Jiangsu University should encourage teachers (particularly young teachers and femal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exchanging activities, conduct inventive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give a full play to “mentoring” role. Finally, Jiangsu University should develop incentives policies so as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researchers.
Key words:Jiangsu University; authorized invention patent; patentee; patent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