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零售业态比较分析※
——基于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2016-08-03陈文武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企业法人零售业武汉市

陈文武

(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武汉零售业态比较分析※
——基于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陈文武

(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武汉零售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为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从贡献、分布情况、协调性与适应性、经营效果等方面,全面盘点武汉零售业,分析武汉零售业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全面提升武汉零售业水平、巩固武汉零售业地位。

经济普查;零售业态;网络购物;全渠道;武汉市

一、武汉零售业的地位

武汉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商贸中心,零售业非常发达。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0—2015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570.40亿元、3031.79亿元、3467.37亿元、3916.60亿元、4369.32亿元、5102.24亿元,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国城市第七(低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2015年超深圳为全国第六。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当年全国、湖北省%

武汉批发和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二)武汉零售企业的影响力

武商集团、中百集团继续进入201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占湖北省入榜企业总数(入榜企业12家)的16.67%,占全国入榜零售企业总数(入榜企业37家)的5.41%。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4年零售企业百强榜,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继续入榜,武汉入榜企业数占总数3%,占湖北入榜企业数(入榜企业4家)的75%。

据《2014年重点商场、购物中心销售汇总》统计,入围《2014年单体百货、购物中心“30亿俱乐部”》共有24家,武汉国际广场以年销售40亿元位居销售第十。

二、武汉零售业态发展分析

武汉零售业规模庞杂,本文主要依据武汉市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企业法人零售业”进行分析。

(一)零售业适应消费者需求分析

2013年,武汉常住人口1022万人,户籍人数82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18万人、非农业人口555.60万人、户口待定0.27万人。

1、人均营业面积。2013年,企业法人零售业年末营业面积10308746平方米,按总人口计算,人均超过1平方米,算上非企业法人零售业,人均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大于1平方米。不考虑零售业布局问题,从人均营业面积看,能够满足武汉消费者需求。

2、营业收入。2013年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2.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13.46万元。当年城镇居民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全部纯收入都用于消费,且外来人口199.95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额)按照城镇居民对待,消费额总为25908691.6万元,而当年仅企业法人零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24776565.3万元。且企业法人零售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仅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

实际上:人们收入不可能全部消费,且除企业法人零售企业外,还有其他零售组织形式。因此,不考虑零售结构问题,从营业收入看,零售业较好地适应了消费者需求。

当然,目前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并产生巨大的消费能力,且随着武汉地位的提升,影响力、辐射力的扩大,具体分析武汉零售业发展是否能够全面满足消费者需求,还需要对流动人口的相关指标进行具体分析。

(二)零售业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零售业与武汉经济发展

2013年,企业法人零售企业总计16147家,实现营业收入24776565.3万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6亿元的64%,占当年零售业零售额31757621.7万元的78.02%;营业税金174253万元,占当年营业税263.46亿元的6.6%。

此外,分析流通业在武汉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以及对武汉GDP的贡献。多年以来,武汉第三产业产值均占GDP半壁河山,而仅批发和零售业产值就相当于第三产业的20%左右,在整个第三产业构成中占比最高;另一方面,批发和零售业产值在武汉GDP占比近10%显,高于全国水平。

批零业、三产业产值占武汉GDP的%

武汉市2013-2014年第三产业主要构成

2、零售业与武汉社会发展

2013年,企业法人零售企业从业人员256645人,占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14.17万人的6.2%,占全市从业人数522.24万人的4.91%,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270.51万人的9.49%;此外,个体经营人数536030人(有证照人数300437人,无证照人数235593人)。通过零售业就业至少792675人,至少占全市从业人数522.24万人的15.19%、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270.51万人的29.3%。

(三)零售业态基本指标分析

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将我国零售业态分为两大类、17种。

各业态基本指标在企业法人零售业总体中的%

上述数据显示:有店铺销售占绝对比例,大部分指标超过98%,也就是说武汉市零售业基本上还是实体店一统天下,以网上商店为代表的无店铺销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有店铺销售中,主体是专业店、专卖店,其相关指标占比超过50%,其次是百货店、厂家直销中心、大型超市、便利店等,是有店铺销售的主力。

(四)零售业态效益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平均营业收入、人均营业收入、平均营业税金、人均营业税金、平均营业面积、每平米营业面积收入、每万元资产营业收入等。

企业法人零售业各业态主要效益指标

从上述相关效益指标看,有店铺销售和无店铺销售两类业态各项指标大致持平,反映两大类零售业态收益相对均衡。有店铺销售业态类型中,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销售效率最高,人均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食杂店、便利店等因规模、地理位置等原因,销售效率相对较低。

(五)零售业城区分布情况分析

武汉市目前有17个行政区。零售业城区分布主要分析各城区人口在全市总人口中的比重,以及各城区零售业的单位、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营业税金、总资产、营业面积等指标。

企业法人零售业各城区分布比重

中心城区无疑是发展零售商业的黄金地域,江汉区、硚口区表现较佳,大多数比重指标占比30% —40%,这两个区人口仅占全市总人口的14%多一点,尤其是江汉区,人口比重只有5.91%,各项比重指标均强,最高超过30%。9个远城区和新区,各项比重指标较弱。

三、武汉市零售业态发展评价

评价零售业态发展是否合理,需要把握:1、零售业态种类间的协调性,着重分析各业态种类投入产出等指标的均衡性;2、与消费者需求的适应性,包括本地消费者、流动消费者;3、特定城市的特色与定位,以及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等。

武汉市零售业态发展总体比较均衡、合理,尤其是有店铺销售业态,表现为业态的种类齐全、协调,既有具影响力、经济实力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超市,也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专卖店、专业店,还有贴近生活的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各种业态种类相关相对指标合理,且零售行业对地方发展贡献大,是武汉城市特色与城市定位的重要依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零售业态发展不均衡,领先与落后并存。

(一)有店铺销售业态和无店铺销售业态在国内所拥有的地位迥异

有店铺销售业态几乎是“一统江山”,无店铺销售发展滞后。

两类业态在企业法人零售业中的比重

有店铺销售的业态种类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体现、巩固了国家商贸中心的地位。以网上商店为代表的无店铺销售业态在全国十分落后,与武汉市城市地位不适应。

2013年武汉市网上商店实现营业收入775021.7万元,是全国网上交易额的0.42%,占当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9%,当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武汉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4;当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65%,几乎是武汉市网上商店营业收入占全国网上交易额比重的4倍。

(二)零售业在不同城区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区与远城区、新城区的发展差距大

武汉市零售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尤其是江汉区、硚口区和武昌区三个城区,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武汉开发区、东湖开发区、东湖风景区、化工新区等10个新城区、远城区零售业发展相对薄弱。

企业法人零售业城区分布情况

(三)有店铺销售业态经营效果差距较大

人均营业收入只有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高于平均数,最高是最低的5倍多,差距93万元;人均营业税金只有4类业态超过平均数,其余8类低于平均数,最高是最低的19.5倍;每平米营业额有7类低于平均数,最高是最低的8.8倍。

有店铺销售业态经营效果分析图(万元)

四、武汉零售业态发展的战略思考

根据武汉市零售业态现状,零售业态发展主要有规模发展、协调发展。规模发展主要是进一步巩固零售业地位,做大、做强零售业;协调发展,一是重点发展网络购物模式,增强无店铺销售业态的实力与地位,促进两类业态的协调,二是有店铺销售业态种类各具体业态形式的协调。

发展零售业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零售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实现形式,零售业态发展归根结蒂是适应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

关于消费者需求,一是不能局限于武汉市消费者,应该从更广阔层面进行思考,即武汉不仅是武汉市民的武汉,还是湖北省的武汉、中国的武汉、世界的武汉。二是要超出传统意义的“购买”,“逛街”是中国人的显著特点,“买”与“逛”可以结合,也可以分离。“逛”与心情相关,制约“买”。零售业态发展不能局限于消费者购买,要着眼于为消费者“逛”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特别是增值服务,将实体零售业态与旅游、休闲、娱乐、饮食、文化等进行有效结合,形成立体产业链,协调发展,协同创新。

(二)零售直接联系消费者,是城市的名片、城市形象的载体之一

零售业发展应该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从提升武汉城市影响力与辐射力的层面、从有效发挥武汉比较优势及国家商贸中心地位的角度,将零售业作为武汉的重要产业之一进行思考。

(三)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促进零售业提档、升级,更好适应变化的消费者

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业态,优势突出、扩张迅猛,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生代消费者对部分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冲击着有店铺销售业态。网络购物平台是网络购物的依托,现有的购物平台基本上已深入人心。发展零售业态不能简单去“触电”,必须考虑如何与现有网络购物模式差异化,充分发挥武汉零售业的优势,实施全渠道销售模式,不能人云亦云。

(四)发展零售业态是综合、系统的工程,要厘清政府、行业、企业各自职能

政府方面,要通过政策、法规对零售业态多元化发展进行引导、指导与调控,规范零售行业秩序,促进零售业态健康发展,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零售业和谐发展。行业方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为企业搭建交流、发展平台,利用第三方、非营利性的特点,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各种信息服务、网络交易平台,全力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方面,要坚持竞争与合作观念,坚持走出去,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思维进行流程改造,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以全渠道模式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提升武汉零售业发展水平。

五、结束语

武汉历来是我国商业重镇,商业具有比较优势。发达的流通业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武汉的城市特色之一。但是,外资、国内商业集团、其他企业集团与本土零售企业在武汉零售市场“仗剑共舞”,尤其是网络购物的高强度冲击,曾经的比较优势逐渐被蚕食。

熟知武汉零售业是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基于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武汉市零售业态的种类齐全、协调,各种业态种类相关相对指标合理,总体发展比较均衡、合理。但是,有店铺销售业态几乎是“一统江山”,无店铺销售发展滞后;有店铺销售业态在不同城区发展不均衡、经营效果差距较大。

根据武汉市零售业发展现状,以及零售业面临的新常态,促进武汉市零售业发展不能人云亦云,应该着力政府、行业、企业合力,重点抓住规模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做强做大零售业,充分发挥有店铺销售业态的优势,实施全渠道营销。

[1]《零售业态分类(GB/T 18106-2004)》,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

[2]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新华网2012年8月7日。

[3]武汉市统计年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4]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武汉市统计局。

[5]中国零售业五大业态发展概况与趋势,中国商网(www. zgswcn.com)2014年11月4日。

[6]许慧珍,全渠道下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7]王晓东,由电商之争看我国零售商业发展问题〔J〕,商业时代2014(3)。

[8]陈文武,面对电商冲击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发展对策——基于网络购物投诉分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校:徐晓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tailing Type of Operation in Wuhan——On the Basis ofthe Results of Third NationalEconomic Census

CHEN Wen-wu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56,China)

Retailing type ofoperation refers to differentmodes ofoperation ofretailing to meetthe differentneeds of business.Wuhan Retail business has an important place in China,contributing a lot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f Wuhan.Retailing business i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in its contribution,distribution,compatibility,adaptability and oper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the Third NationalEconomic Census ofWuhan.Such a study ofthe state quo ofoperation helps promote the levelofWuhan retailing business and strengthen its positon in China.

economic census;retailing type ofoperation;purchase online;allchannels;Wuhan.

F724.2

A

2095-7955(2016)03-0045-05

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流通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武汉流通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003)。

2016-04-12

陈文武(1965-),武汉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商贸经济、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企业法人零售业武汉市
全区企业法人数量稳定增长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通知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国企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地大出版社为例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