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EM模型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

2016-08-03梁海霞严中华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珠海市区域环境

梁海霞 张 锦 严中华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基于GEM模型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

梁海霞张锦严中华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有针对性的创业环境评估和优化工作亟待完善。本研究借鉴全球创业观察(GEM)评估模型,以区域发展理论构建评价体系,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权重,再结合珠海统计年鉴2011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评价体系可以满足客观量化要求.同时分析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现状,并找出问题和对策。

小微企业;全球创业观察;创业环境;区域发展理论;模糊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在2014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明确表达出要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期,不断鼓励创新,促进全民创业,尤其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服务业的创业扶持力度。毫无疑问,创新创业工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创新驱动下的创业活动和产业升级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1]。

目前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小微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0%以上,是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吸纳8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小微型企业数量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70%,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实现者[2]。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宏观经济层面的创业环境,针对具体企业类型,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进行评价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结合珠海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基于GEM模型的分析框架,对珠海小微型企业的区域创业环境进行调研,优化评价体系,并通过评估数据的分析,找到问题症结,以期对区域小微型企业的创业环境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研究现状

(一)区域创业环境与区域发展理论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导致创业的概念难以产生统一结论。所以,创业环境的概念也较为笼统。目前认为,创业环境是产生并影响创业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及因素[3]。已知研究也是根据各种环境因素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来设计研究主体,难以形成广泛接受的影响力。区域发展理论因其“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适时打通不同层次的区域创业环境,能够深层次揭示区域创业活动规律”而受到研究者认可[4]。

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区域内各种因素通过互相关联和融合作用产生变化,区域发展体系具有整体联系性、层次开放性和群体动态性特征。创业环境可以看成是区域发展体系中的资源要素提供者,创业行为可以看成是资源要素的使用者,当资源要素的提供与使用处于平衡状态时,也就是区域创业环境的各项资源可以满足创业行为的资源需要,被认为达到了最佳的区域创业状态。换言之,区域创业环境的实质是使区域发展体系中的资源要素充分满足创业行为所需的一种均衡供需体系。区域创业环境的研究框架以及评价体系是本领域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5]。

(二)小微型企业及其创业环境研究现状

自2008年郎咸平提出“微型企业”以来,其主体和相关研究迅速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之一。2011年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类别。至此,小微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正式确立下来。小微型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6]。国家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微型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吸纳了全国9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重要的渠道。毋庸置疑,小微型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民生福祉。

另一方面,我国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却并不理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小微企业生存报告(2012)》显示,2012年上半年处在微利或亏损状态的小微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仅有那些拥有独特产品或技术含量较高的小微企业生存无忧。小微企业面对的成长环境成为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亟待改善[7]。

关于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研究均是围绕中小型企业的创业环境展开。周丽(2006)构建了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其研究框架由三大环境体系和五大支撑体系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构成环境体系,政策法律支持、金融服务支撑、智力技术支撑、社会服务支撑和产业支撑构成五大支撑体系,并设计了地理位置、社会价值观、经济发展等33个具体的度量指标[8]。谭颖(2009)从主观创业环境和客观创业环境两个方面构建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并基于全国12个城市的中小企业调查问卷,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的客观创业环境与主观创业环境进行实证分析。总体而言,国内针对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具有跨区域适用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较为缺乏。

(三)GEM理论模型与发展

全球创业观察(GEM,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模型是区域创业环境分析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之一,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重要影响,GEM研究报告也成为评估各区域创业环境的重要依据。

GEM开发了一个包含创业机会、创业能力等促进创业行为的内容要素,在特定的区域背景、社会文化和政策约束下,可以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创业机会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创业环境条件评估框架。创业环境条件评估框架主要包含九个方面的内容(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可利用的基础设施、文化及社会规范)[9]。

以GEM框架为根基,曹明比较和分析了中日两国在创业环境方面的异同,对GEM九个不同角度做了系统探索[10]。同样基于GEM模型,郭晓丹针对辽宁的创业环境开展了调研[11],石峰和赵锡斌则中国31个省市区的企业创业环境开展了大范围比较[12]。尽管围绕GEM框架,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具体针对小微型企业的创业环境进行的研究,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在区域创业环境中的调查研究还比较少,所得成果不多。

三、实证研究过程

(一)基于GEM模型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研究者发现GEM模型尽管使用广泛,但也存在几点缺陷:第一、GEM评价方法局限于专家访谈,定性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缺乏广泛定量研究成果的支撑;第二、GEM的一些内容只能应用于大区域比较研究,不能应用于市级、区县等小区域的样本研究(比如市场开放程度以国家为区域比较样本,不可应用于小区域创业环境研究);第三、GEM模型中的评价内容包含所有类型的企业,但具体到小微型企业的创业环境评价内容则有待考证,特别是在不同文化,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评价体系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围绕GEM模型,国内研究者尝试过许多本土化的探索研究。朱涵(2013)结合GEM的评价内容,构建了CEM框架,将原有的九个方面内容改为八个方面,该评价体系信效度检测均达到较高水平,可以作为一般企业类型的比较基础[13]。本研究借鉴朱涵的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结合前文关于中国小微型企业研究成果与区域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访谈基础上,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GEM模型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金融扶持方面:金融扶持应该是区域创业环境最重要的方面。初创小微型企业的资金主要源自两个角度,一是个人权益资本,即自有资金;二是资本融资,例如银行贷款、风险融资等。因而,选取短期贷款金额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作为各地为小微型企业提供的权益资本和创业融资资本的评价依据。

政策支持方面:已有研究表明,我国的支持政策对于创业效果的作用是明显的,尤其是经济政策在政府调控的作用下对创业行为的影响逐步深入,影响比较明显的是消费和投资政策[14]。因此,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评价依据。

政府项目方面:从区域创业环境来看,政府项目角度包含两个对于优化创业环境作用明显的层次。城镇化过程既快速扩充了城镇人口数量,也创造了大批创新创业机会。而城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农民群体的非农化发展,所以,本研究选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效果。另外,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数能够直观反映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状态,所以作为另一个评价指标。

教育培训方面:优质的区域创业环境理应包括优质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支持创业个人和团队不断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提供者是教师,接受对象是学生。本研究选取高校在校生人数和万人拥有专任教师人数作为评价依据。

研发转移方面:研发转移是创业行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创业团队掌握技术资源,成功实现市场转化的首要标志。本研究选择专利授权量和科技贡献率得分作为评价指标。

商务基础方面:原GEM模型中,商业环境与专业基础设施、可利用的基础设施分别作为独立的区域评价要素。在小微型企业研究中,我们认为这两个要素可以融合成为商务基础一个要素,包含商业服务环境和基本设施两个层次。商业服务环境指对于小微型企业来说,可以获得哪些和什么程度的创业服务,如投融资平台服务、法律咨询服务、财务和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等。基本设施指各地基础设施对于小微型企业的吸引力度。因此,本研究选择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来评价小微型企业的商业服务环境,以航空、海路和公路客运量来评价基本设施对创业团队的吸引程度。

文化社会方面:文化社会角度是区域创业氛围、创业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集中体现,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公众热衷创业的程度,二是可识别创业机会多寡。小微型企业可识别创业机会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中,所以本研究选择用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来评价公众热衷创业的程度,用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来评价可识别机会多寡。

经济总量方面:GEM认为,区域创业活跃程度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所以,在评价小微型企业的区域创业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总量方面的指标。具体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区域经济总量水平,能用区域生产总值(区域GDP)来代表。另一个是区域环境利用外资创业的吸引力,能用区域实际利用外资数量来代表。

综上,本研究构建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二)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研究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研究对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研究数据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依据珠海市统计年鉴以及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下表为2011年至2014年珠海市小微企业区域创业环境各项指标及统计数据采集情况。

表1 基于GEM框架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及统计数据

1、确定指标权重

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多层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是评价模型设计里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评价体系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创业环境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层次分析法(AHP)较为适合解决此类问题。但是为了避免层次分析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判断一致性和矩阵一致性的差异等问题,本研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成递阶层次,进行模糊综合判断,最终得到指标权重的结果。首先根据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编制打分表,向专家分发并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对比进行判断,进而得出不同层次指标间的相互重要关系评价;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因素间的定性判断转换为定量评判数据,最后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从而确定下层体系对上层体系的贡献程度并得到权重。

具体来说,组成第i个维度的权重判断矩阵

aij为第i项评估项目中不同因素的权重,同时能够符合比较ai与aj的重要与否来得出结果大小,ai比aj的值大,代表更重要。代入方程AW=λmaxW,W即为权重值。λmax是A的最大特征根值,且λmax≥n。W为对应于λmax的特征向量,(AW)i代表向量AW中第i个要素两两衡量后得到的判断矩阵,即w=[w1,w2,…,wn]T。假设所有n阶矩阵相应的一致性比例为CR=CI/RI<0.1,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一旦CR<0.1,可以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满足要求,判断结果可靠[15]。

以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为总目标层,通过专家组评判4个系统层(评价方面)之间的重要性来构造判断矩阵,Matlab计算处理并归一化后求得系统层权重值,W=(0.118 0.185 0.119 0.115 0.097 0.124 0.135 0.107);同样方法可分别得到准则层权重W1=(0.457 0.543),W2=(0.519 0.481),W3=(0.336 0.664),W4=(0.602 0.398),W5=(0.507 0.493),W6=(0.533 0.467),W7=(0.592 0.408),W8= (0.627 0.373)。

2、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与汇总数据,我们分别计算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在2011年至2014年的得分,在对原始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各层次指标的评价单位不同,内容指向不同,这就要求对不同类型单位的统计数据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让数据在评价比较上拥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同时进行评价结果的加权汇总分析。因而,Hi=Fi*Qi(Qi为评估指标无量纲化值)。

系统层包含着两个准则层指标,那么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的系统指标为相应的准则层指标值之和。各个系统层指标乘以其相应的指标权重(Wi)然后加总求和,构成该地区的创业环境指数(Z):

据此,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2011至2014年的得分分别为:6.12、6.35、6.87和6.96。

为了验证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得分的科学性,本研究通过全员创业活动指数(TEA)进行数据分析。TEA指标是评价区域创业活力的数值,代表成年人(具体指18至64岁)开展创业活动的人口比重,也是权衡区域创业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数[16]。考虑到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度,本研究在分析时以珠海市的实际人口数替代18-64岁的成年人口数,以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数作为开展创业活动的人员数量,以此为基础,计算出珠海市2011年至2014年的全员创业活动(TEA)指数为23.67、22.35、23.84和24.12。

图1 珠海市小微型企业2011-2013年区域创业环境评价得分

单独来看,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的整体水平在提升,2011年至2014年的TEA指数也在中国城市创业观察报告中处于平均水平。但是横向比较而言,珠海市小微型企业的创业环境与珠三角其他城市还有较大差距。按照该体系计算方式,深圳市小微型企业创业环境2014年的得分为15.35,广州的得分为14.87,中山的得分为8.05。因此,基于GEM模型下的评价结果说明,珠海市小微型企业的创业环境整体水平尚有许多方面需要提高。

四、结论与分析

(一)珠海市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现状与改善对策

整体而言,珠海近些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了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地位,横琴新区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为珠海赢得了难得发展机遇期,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巨大的经济发展体量,为各种创业机会的产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珠海在营造优良创业环境、推动创业活动升级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金融改革不断创新,深入执行层面仍面临阻碍

珠海市为小微型企业发展所做努力中,金融工作改革力度越来越明显,对于创业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无论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小额贷款业务的数量,还是信用担保制度的改善、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都以较快速度发展。2014年,珠海市再次印发《珠海市创业小额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直接针对小微型企业的创业活动给予力度较大的金融支持政策。但是,随着小微型企业创业活动的数量、规模和领域不断拓展,创业活动在成长发展中所需的金融支持也越来越多,需求量和增速远远大于供给量的增速,二者呈现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另外,银行在审批大学生创业贷款方面的步骤较繁琐,审核通过几率低,大学生创业活动在金融扶持方面面临着融资难、成本高、效率低、信用差等方面的困绕,金融扶持政策的执行面仍然面临阻碍。

2、支持政策在类型多样化和对象广泛化上有待提升

如上所述,珠海市近些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包括财税补贴、扶持引导、自主创新、投资准入等方面的创业环境优化政策,同时,配合这些政策还在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改进、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项目支持,为小微型企业的创业活动打开了政策的大门。但是相比较珠三角其他城市,珠海对小微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在类型多样化和对象广泛化上仍然需要提升。比如,目前的支持政策对于外来流动人口创办小微型企业、小微型企业的员工落户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3、教育培训特色明显,研发转移工作要重点开拓

珠海一直重视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已经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排名全省第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明显。同时,依托高校园区和各类科技实验室,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也在增强。但是,珠海市在科技研发专利授权量上没有出现明显的逐年递增现象,2013年的成果较上一年反而有所下降,这说明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率还不稳定。小微型企业由于管理能力、资金配置和人才资源整合上的劣势,还不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4、基础设施初见成效,创业服务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总体上看,珠海有形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创业硬环境的显著改善为小微型企业创业活动搭建了较好的公共基础平台。而创业环境中的软环境特别是商务服务环境和市场开放程度却依然不理想,创业中介服务组织发育不够成熟。小微型企业最需要的是“知识资源的输入”,例如财务管理的知识、行业发展趋势的知识、法律融资的知识等,但专业的创业服务无法完全满足小微型企业的需要。

5、创业成为时代文化主流,不断保持社会支持力度

珠海是一座海滨移民城市,毗邻港澳,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综合性特点明显,人们对于实现价值的方式、职业发展的路径等都与很多内陆区域城市大不相同。据珠海市工商局2014年9月统计,以户籍人口计,珠海每千人商事主体数量已突破110个,说明10个人里就有1个人在创业或从事经营活动,高居全省首位[17]。在市场经济的培育中,个人崇尚创业敢于承担风险,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较以往产生很大变化,社会环境支持创业,形成了宏观氛围导向和微观价值选择的合理统一,小微型企业创业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话语权逐步加大,创新创业的新时代职业精神成为文化主流。

(二)基于GEM模型的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GEM框架对各国创业环境的评价结果表明,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成果显著相关,中国处于创业活跃程度较高的地区。本研究着眼于小微企业的区域创业环境,根据GEM评估框架和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特点,构建了评价体系,并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评价结果看,此模型可以应用于小微型企业区域创业环境的分析,是对GEM框架的进一步延伸和跨文化补充;从评价方法看,本研究采取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特别是结合FAHP进行权重设定的方法能够客观展示区域创业环境量化结果,也能够实现区域小微型企业的横向比较。

尽管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一是本研究选取东南沿海城市珠海作为区域样本,受篇幅所限,未能结合其他城市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另外,本研究选取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既有权威性和全面性,但是也具有滞后性,并不能反映区域经济的即时变化,后续研究可以结合问卷调查进行更为立体的实证分析。

[1]万钢.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J].中国科技产业,2014(12)8-9

[2]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2 (9)86-93

[3]朱燕空,郑炳章,王伟.我国创业环境研究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1)(2):122-126

[4]孙传竹,掌卫卫.区域创业环境研究十年综述--基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9搜索[J].科技创业月刊,2009(11):50

[5]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62-63

[6]那丹丹.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5)58-60

[7]许宝健.中国小微企业生存报告(2012)[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2)19-25

[8]周丽.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10):42-45

[9]Wong P,Ho Y,Autio E.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GEMData[J].Small Business Economic,2005(24):335-350

[10]曹明.基于GEM模型中的中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6)68-72

[11].郭晓丹.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09(11)24-31

[12].石峰,赵锡斌.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企业创业环境比较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56

[13]朱涵.基于CEM的区域创业环境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86-97

[14]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141、142-145.

[15]唐有文.模糊层次分析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19-23

[16]杰弗里·蒂蒙斯等.周伟民等译.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60.

[17]珠海特区报.珠海每10人就有1人在创业,综合改革成效初显[EB/OL].http://zh.cnr.cn/2100zhfw/syyw/201410/t20141024_ 516655897.shtml.2014,10,24

责任编校:徐晓

Appraisalofthe RegionalEntrepreneurialEnvironmentof SME Based on GEM Modal:A Case Study of Zhuhai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LIANG Hai-xia ZHANG-Jin YAN Zhong-hua
(Guangdong ProvincialInstitute of TechnicalPersonnel,Zhuhai,Guangdong,519090,China)

The growth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economy.There is an urgentneed for targeted entrepreneurialenvironmentassessmentand optimization.By integrating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modaland regionaldevelopmenttheory,the presentpaper constructs the appraisalsystem,in which the index weightis fixed with FAHP(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aking use ofthe empiricalanalyticalsystem,the paperanalyzes the data ofZhuhaiStatisticalYearbook from 2011 to 2014 to revealthe city's presentstate ofentrepreneurialenvironmentofsmalland micro enterprises,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appraisal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an objective,quantitative study.

smalland micro enterprises;globalentrepreneurship monitor;entrepreneurialenvironment;regional developmenttheory;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276.3

A

2095-7955(2016)03-0036-06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5XGL22);珠海市哲学社科2015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5106)。

2016-03-12

梁海霞(1981—),女,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与人才测评研究;张锦(1981—),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与社会创业研究;严中华(1962—),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任、创新与社会创业研究。

猜你喜欢

珠海市区域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分割区域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黄昏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区域发展篇
医务人员流失问题的实证探讨——以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