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佐治父母行状及墓志铭价值初探

2016-08-03汤毓贤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万历

汤毓贤

(云霄县博物馆,福建云霄363300)

张佐治父母行状及墓志铭价值初探

汤毓贤

(云霄县博物馆,福建云霄363300)

云霄县博物馆存有两方林士章为进士张佐治父母撰写的墓志及行状。铭文中对张佐治父母生平的追述与赞誉,是了解张佐治生平事迹及其成材之路的重要史料;对研究林士章的文学风采、人际交往也有一定的价值。

碑刻;林士章;张佐治

张佐治,字思谟,别号寅所、理吾,漳浦六都人(今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生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元年(1573)顺天乡试第七名,次年成进士。《福建通志》详细载其历官情况,“历宰高淳、长兴、高明三邑,迁宝庆同知,擢金华守,再补宁波,雪孀妇王氏冤狱;定海有盗杀人弃尸江中逆流而上随官舟,佐治察之曰:‘此新被害者,贼去未远’。遣人急捕,果得之,一讯而服,人称为神。升天津兵备参政,时倭犯朝鲜,天津戒严,佐治开辟屯田数万顷,绸缪备至,以劳卒于官”。[1]张佐治勤政爱民,可谓廉绩双馨。云霄县博物馆先后收藏其父母行状及墓志碑铭各一方,对张佐治的生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一、“诰封奉政大夫临澜张公行状”碑

“诰封奉政大夫临澜张公行状”碑为云霄县博物馆1981年旧藏,陈岱镇竹港村出土。该行状紫端石质,高76厘米,宽39.2厘米,厚2.5厘米,碑额圆首,四周环边粗糙,单面刻制。上端镌篆书“皇明”,铭文饰以方格,上镌篆书“诰封奉政大夫临澜张公行状”,下为楷书碑文。全文31行,满行50字,林士章撰述,为笔调奇逸、风格健朗的小楷。万历二十三年(1595),张佐治之父张临澜葬于诏安大舆村。铭后末段字迹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其孝孙为其迁坟四都竹港渡头山时补刻。该碑全文如次:

皇明/诰封奉政大夫临澜张公行状/

奉政大夫临澜张公,金华郡守君佐治父。不佞次孙,得结盟于金华君季女。以此稔知公。万历癸巳又十一月十四日子夜,公终/于正寝。佐治金华奔归,为公卜宅于诏安四都龙冈甲穴,将以乙未冬十有一月十六日申时襄厥葬事,谒不佞为公状。不/佞不能有加于公,愿道其质。公生于正德十六年辛巳十月二十二日丑时,距卒享年七十有三。父敏斋公,母节勤许氏。公生/方三岁,而敏斋公殁,公母守志抚公。公痛不及事父生,且念母劬劳罔极,深惟立身式穀是务。日惟从师亲友,课督儿曹,他弗慕/也。母性严方切直,终身临公怡如,九原可知巳。

公又常语金华君兄弟曰:“汝祖父业儒未究,汝祖母苦行未彰,继志扬名,吾与/汝兄弟责也。”故虽母殁后,夙兴夜寐不少怠。及金华君以令尹考成,公封为郎。既又考绍兴郡丞绩,公封今官,俱不为喜,而以/未及父母为叹,其终身不忘二亲。如是公性,不悦纷华,亦不怠为生殖计。及金华君令吴兴,迎公抵官舍,方三月即促装归。其/言曰:“宦署之笼绁,何如丘园之适也。舆隶之传餐,未若圃畦溪沼之宜也。”则其性也,居家服用甚约。有友谓之曰:“先生胡不使/次郎君多致之,而多藏之,以待先生不时之需乎?”公曰:“非儿所能也!”

及金华君自吴兴归,徒步入家门,公不色愠。其后归自岭/西,不异吴兴时,公不愠,犹昔也。友人又谓公曰:“次郎君既若是,何不及先生为长君谋乎?”公曰:“诺!”及殁,亲朋视其箧中,则衣/衾而已。乡有微利,他年听小民自取,以语旦夕。俄而达官显者争操其柄,方金华君登第。友人谓公必取,勿令诸独擅,公辞/谢。故虽近在目前,终身不同也。

公高祖温良公遗有祠地。当公居室之后,值多事,守者欲以鬻。公直且甚廉,公谓:“祖宗一脉所/栖”,令守之。公祖西涧公贻祭田若干亩,公幼时与同祖兄弟均其谷。及壮,曰:“苟得供祀而足矣”,乃逊不取,亦不复问其出也。公/加意睦族,解纷息争,救灾排难,不爰其力,不自为功。其人即不知,公不介意,处之亦复如初。与乡人处,不为崖岸畦町,自做禾/才,以至封君未尝易。闻人有患,不惮引手,即旧过不念也。有为人传谤者,闻于有司。问焉,对曰:“伶也,习知之,为是言者,其/怨世,愿察之。”其事遂寝。

有某氏者,与公族人争,为富人挽输,迁怒于公。聚兵来攻,伶众公愤,公谨避之。上官恶其横,公为请末减。公/有所爱,幼视犹子,一旦其兄若弟妄意先公,公逊其所欲,不与较,殁齿终不忍言其过。公蚤岁为父母择葬,其人约迁旧坟。及/葬,如约来迁。公谓:“彼此各方遂已之”,其人谢而去,今其子孙尚能言其事。云语称习俗移,人久之不觉。今世固放利,机诈百出/时哉!公能若是,顾不伟欤!

公讳岱更,名大镇,补平和廪生。初封文林郎,加封奉政大夫,更举乡上宾。配方氏,廪生方茂槐祖姑,/先公卒。九年封孺人,赠宜人,葬漳浦六都西庵山阳。男三:长赞治,庠生。娶吴氏,建安教授碧山公屡女;继娶陈氏陈贯中女。次/佐治,以廪生应隆庆戊辰恩贡,登万历癸酉顺天乡举,连登甲戌进士。历高淳、长兴、高明知县,升宝庆同知,复除绍兴,升金/华知府。娶欧氏,廪生欧摄长女,汲县训导直斋公孙女。三从肃,娶朱氏,廪生朱大璧姐。赞治生孙男伯辅,廪生,出吴氏,娶黄氏,/黄德学女;仲松未聘。孙女一,许陈华山,陈廷谏男,俱出陈氏。佐治生孙男梦辅,娶曾氏,少尹曾质斋公第七女,生曾孙男和挺,/未聘。孙女三:长适庠生朱孺南,庠生朱弼长男;次适庠生汤驻南,庠生汤植标男,云南副使午山公家孙;三适余孙男,庠生孚/宸。从肃夫妇俱卒,遗孙女三:长适朱璙,朱大珩男;次适方绾,廪生方雅孙男;三适欧秉礼,直斋公孙男。嗣子可立而待也,以公/平生可必也。许曰: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公其慰哉!

图1 云霄县博物馆藏“诰封奉政大夫临澜张公行状”碑

公所葬起天芹抵峰山,历百数十里,伏于重岗叠阜中。其东西从山,一距漳/南,一距潮东一百余里,会于斯所,山海极观备矣。吉气所聚也,公其慰哉!/

赐进士及第、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两京国子监祭酒、眷生林士章撰述。/

时/万历二十三年,岁乙未十二月十六日,孤哀子赞治、佐治泣血立石。

万历三十六年,岁戊申十月十六日亥时,孝孙伯辅、梦阶、仲松迁葬于四都竹港渡头山。契名后荷,坐西向卯,丁酉分金。/此地契名羊牯坑,古名龙舡坑埔,今取名龙冈云。该行状写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撰叙张佐治父亲张临澜(讳岱更、名大镇)的家世渊源、生卒年月、生平经历及世系衍播,以及其子金华知府张佐治守制建墓等情况。

二、“明封孺人张母方氏墓志铭”碑

2011年10月6日,云霄县博物馆于云霄福宝斋征集到一方墓志铭。青石质,单面刻制,高90厘米,宽81厘米,厚11厘米,缺篆盖。碑额对削抹角,上端线刻抹角长方格,框内镌篆书“明封孺人张母方氏墓志铭”,字径3厘米,墓志为小楷碑文,系明万历十五年(1587)漳浦乌石探花林士章撰文,广东饶平县举人、林士章“门下晚学生”黄琮书丹。全文34行,满行35字,字径1.5厘米。志文如下:

明/封孺人张母方氏墓志铭/

赐进士及第、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会典》副总裁、两京国子监祭酒、眷生林士章撰文。/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奉/敕整饬金腾兵备、云南按察司副使、前工部虞衡司郎中、眷生汤应科篆盖。/广东饶平县举人、门下晚学生黄琮书丹。/

孺人方姓,以子佐治名进士,历任县尹,政成貤/恩,封为孺人,乃封君临澜张公配也。孺人以正德庚辰正月初五日生,距今万历乙酉三月/初九日卒,享年六十六。将以丁亥年十月初八日,安厝于漳浦六都西庵山之阳。先是佐/治自为状,泣读予铭。曰:“不肖哀子,幸藉严慈尺寸成立,今母氏见背矣,痛惟母慈。佐诒尝/九岁时,夜读一书,百遍不能成诵。母至密叩于天,祝曰:‘苟能增儿智慧一分,愿损年一纪,/以裨于儿。’祝后不逾日,佐治若有启之者,因能学为文义。痛念母氏精诚移易顽钝,今下寿未跻,无亦为夜祝而然。即欲以身赎母氏生,不可得也。佐治自以不肖深负母慈,孰能/脱之?所祈君子一言以内,行篆于尔,庶可逭乎?”予哀其情词恳迫,戚然为之感动!私惟辱交孺人子,意气相承。有日,予次孙孚宸文尝择德,求聘孺人孙女,夙景徽音旧矣,是铭其/可已。按:孺人出方氏,阅族有讳顺阳者,以淳朴称于里闾,孺人父也。封君幼失怙,自孺人/归后,朝夕奉侍惟姑许氏。姑性方严,介持家庭,无论长若少,咸敬惮之。孺人意揣色候,寒/温饥饱,百凡当节。虽不及事舅翁,实相封君以致谨。襄事乡族,皆惟誉焉!封君无同父之/助,独有同祖兄弟与居。孺人处娣姒之间,怡怡如也。自他人视之,不啻若至亲同气,然封/君一姐一妹,天性友爱甚笃。孺人每能体若意,自始至终不懈。盖所以累孝养于姑氏,媮色/婉容之外。此其为养志之助,尤不浅也。

佐治前后任县尹凡十年,两过家省亲,然皆垂橐/而至,亲识诟笑之。孺人恬不为意,曰:“苟尽养职事,有益于民而无浚于民,正吾志也。”佐治/亦因之自植以素,所履施于有政,其蓬麻之自直耶!夫自华靡声利之习盛,士庶之家相/踵汨溺,至于今益甚矣。未富先侈,方贵而骄,家庭之所为,教惟图私利,供玩好为是,可以/夸示里闾,恶知所谓急公义为何物者于乎?其未闻孺人、母子所以相为慰惬者乎!是可/以铭矣。

生有三男:长赞治,庠生,娶建安教授吴洪孙女,继娶陈氏;次即佐治,中式顺天乡/试、甲戌进士,任高淳、长兴、高明三县,升宝庆府同知,娶汲县训道欧和孙女,封孺人;又次/从肃,娶朱氏,夫妇早卒。赞治生孙男伯椿,出吴氏,未聘;生孙女一,出陈氏,未许。佐诒生孙梦辅,未聘;孙女三:长适庠生朱孺南,次许云南副使汤孙男凤南,三许余孙男庠生孚/宸。从肃未嗣,遗下孙女三:长适朱姓,次许方姓,三许欧姓,皆名族也。

铭曰:/崑山之王,珪璋所出。玉既擅名,山亦寡匹。古称欧阳,曰惟母贤。因子以求,/母氏实先。人孰无母?季慈谁备。我铭斯丘,光昭世世。/

万历十五年、岁丁亥十月初八日,哀子赞治、佐治泣血立石该墓志铭撰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墓志以凝重笔调,详细记叙墓主人方孺人的家世渊源、生卒年月、生平经历及子孙去向等,盛赞她叩天课子、侍姑当节、相君致谨、怡处妯娌、友笃姐妹、励子养廉的贤惠妇德。

图2 云霄县博物馆藏“明封孺人张母方氏墓志铭”碑

三、两方碑铭价值初探

万历四年(1576),张佐治任高淳县令,注重调研,体恤民隐,平均赋役,尽诛剧寇。他传道授业,三上公文荐人才,捐资创建文昌塔。万历十五年(1587),张佐治奉调湖南省邵阳宝庆府同知,但莅任不足5个月,就遭逢慈母丧事而丁忧归乡,葬方氏于将军山北西庵村,请林士章为其母撰墓志铭。守丧期满除服入京,经座师王荆石(锡爵)举荐,补署浙江绍兴府事,兼署上虞、诸暨两县。万历十九年(1591)外官考绩,吏部尚书陆五台采用大臣议疏,将张佐治纳入“以卓异荐大计”的天下清廉循吏之列,出席了御赐清廉宴,并越级提升为金华知府。期间他又以沉冤昭雪金华寡妇王氏诬杀案、侦破商人因放生青蛙遇害叠尸案等异政轰动江浙,有《张佐治遇蛙》传世。万历二十一年(1593),张佐治丁父忧;二十三年(1595)薄葬其父于诏安大舆村,仍请林士章为其父撰写行状。当时他已年过半百,自愧深负父母恩德而无意官场。兄长张赞治以事业未就,助他入京,补缺宁波知府。二十五年(1597),张佐治主持宁波防抗倭患,免除渔税房租数万充备军需;捐俸修造东渡门浮桥,民众于桥左建祠祀奉。二十七年(1599),张佐治随浙江巡抚观兵定海,侦破杀人浮尸命案。二十九年(1601),迁宁绍台道兵备副使移驻绍兴。不久执掌天津兵备,训练军队,巩固要塞,屯田备御。三十一年(1603),晋升右参政,整饬天津兵备事,所增俸禄用于济世济民。张佐治一生清廉,虽身居高官却一贫如洗,数次回乡省亲都是“垂橐归里”,连濒江西林旧邸也慷慨赠予宗族建张氏家庙。三十二年(1604)春,张佐治会勘屯田积劳病倒,四月初十辞世,享年61岁,敕葬于漳浦绥安镇。

由以上两方碑铭不难看出,张佐治的成材离不开父母的教诲。如行状所述,张佐治之父张临澜为平和庠生,他勤于儒业、爱幼睦族、捐田建祠、赈济灾民,为张佐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样,良好的母教对张佐治成才也有重要影响。如张佐治年少时,有一次读《中庸》百遍不能成诵。为改变顽钝,换来聪慧,母亲方氏对天焚香祈祷,密叩于天:“苟能增儿智慧一分,愿损年一纪,以裨于儿。”他受到激发而改进学习态度,细心领悟书中精义。因此,其母亲过世时,张佐治“哀毁万状,痛思夜祝,食蔬茹菜”[2]。张佐治为官清廉的品质显然也受其母亲影响,“佐治前后任县尹凡十年,两过家省亲,然皆垂橐而至,亲识诟笑之”,然而“孺人恬不为意,曰:‘苟尽养职事,有益于民而无浚于民,正吾志也’。”林士章因此感叹“佐治亦因之自植以素,所履施于有政,其蓬麻之自直耶!”既有对张佐治为官清正的由衷赞叹,更流露出对张氏父母善诱导、重身教的敬仰之心。可见,良好的家风是张佐治在明末世风日下、惟图私利的社会环境中,仍能保有一身廉洁的极重要原因,这应该也正是林士章次孙林孚宸与张佐治季女结成姻缘的重要原因。

此外,这两方碑铭措辞华茂,也是研究林士章的文学风采及其人际交往的难得史料。林士章(1524~1600),字德斐,号璧东,漳浦乌石大厅北平村(今旧镇镇浯江村)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次年己未科联捷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是明代漳州府少有的一甲进士。他历官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监司业、两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左侍郎、《会典》副总裁、经筵讲官、南京礼部尚书;万历九年(1581)五月致仕归乡,前后任职22年,任内获万历帝赐匾“忠爱”,因称忠爱公。万历二十八年(1600),林士章寿终正寝,享年77岁,赐祭葬,祀乡贤祠。林士章富有才学,但因著作未刊行,致传世文章不多,主要有载于《漳浦县志》的《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记》《仙峰岩碑记》《学博木湾陈先生创行乡饮记》《平和县重修儒学始建尊经阁碑记》《日观赋》,还有他为长乐市大墓山唐代思想家林慎思墓享堂林公祠撰联“忠义秉纲常千秋浩气昭云汉,德成辉翰墨万古文章灿斗牛”等;而其撰写的墓志目前发现仅《南田赵公墓志铭》《原隰州知州、思恩府同知陈大濩行状》及云霄县博物馆展陈的张佐治父母的行状及墓志铭。因此,这两方碑刻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林士章的传世作品,由此可窥见其文学风采。此外,透过碑文不难看出林士章与张佐治有密切往来,而且还有姻亲关系。这些不失为研究明代漳州籍进士群体的文学创作及其社会活动的重要史料。

注释:

[1]《福建通志》卷46《人物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缩印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明)张梦阶:《天津兵备参政张公行状墓碑》,王文径编:《漳浦历代碑刻》,漳浦:漳浦博物馆,1994年,第278页。

〔责任编辑蔡惠茹〕

A Study of Epitaph and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Zhang Zuozhi’s Parents

Tang Yuxian

There are two pieces of epitaph and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Zhang Zuozhi’s parents,written by Lin Shizhang,in the museum of Yunxiao county,Zhangzhou,Fujian Province.They serve as a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 to explore Zhang Zuozhi’s life and his way to success as well as Lin Shizhang’s literary style and his social life.

inscription,Lin Shizhang,Zhang Zuozhi

汤毓贤(1963~)男,福建云霄县人,云霄县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万历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明万历贵阳李达夫妇墓志铭考释
晚明疫情与地方应对
明万历时期内操的演变
从《万历起居注》管窥明代帝王的书法教育
小议明万历《铜仁府志》人物志
晚明合肥文人黄道日新证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