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对策
2016-08-02龙凤好
张 笑 龙凤好
提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对策
张笑龙凤好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各科考试科目采用一次性通过的无纸化考试模式,加之财政部颁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考试模式、考试大纲的再次变革将会对2017年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带来更大的冲击。本文介绍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重要性和考证政策的变化,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脱节的现象,进而提出提高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对策。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重要性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统称单位)中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的人员,以及从事会计工作的其他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由此可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仅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槛,而且是报考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必备条件。为了满足会计市场的职业需求,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在大一第二学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然后在大二或者大三顺利获取初级会计师证书,为毕业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好充分准备。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加大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影响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合格标准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和公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会计从业资格各考试科目应当一次性通过。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促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充分发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会计市场准入中的作用,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财政部关于修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决定》(财政部令第82号)等有关规定,我部对2014年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考试大纲的变化,意味着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的无纸化考试题库需要完善和更新。面对这一变化,会计教师应如何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课程的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互融合,有效地指导2016年9月新入学的财会管理本科生从容面对大一第二学期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提高学生一次性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这是每位专任教师应该重视的难题。
三、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脱节
由于办学成本低就业前景好,财务管理专业成为民办本科院校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招生的生源充足。依据民办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然而,由于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不足,实际的教学模式却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突出表现以下方面:一是学生评价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为了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选用的教材都是适合应用型本科使用的教材,而不是考证教材。如部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在讲解《会计基础》基础理论知识时,只会“照本宣科”,讲解理论知识抓不住重点,没有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相对接,很多学生学过的会计基础知识在会计从业考试中不够用,需要另外自学。二是部分民办本科院教师不重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如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本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课程之一,很多专业教师认为本科水平的学生有能力自学这门课程和有能力自学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学完《会计基础》课程后,就在大一第二学期主动报考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证通过率很低,很多学生反映第一次考证未通过的原因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未通过。部分学生历经第三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才得已通过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得时间太迟,将会让学生错失了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四、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对策
(一)教师应制定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融合的教学目标
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将会指引教师课程教学开展的全过程,专任教师在上每一门专业课程前,应充分了解课程与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的关系,既能做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兼顾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会计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考证必考课程之一。结合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两方面:一方面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能够为本课程的考证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能独立手工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从而提高专业动手能力。《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考证必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两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基础的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知识,能够为本课程的考证和后续《经济法基础》、《税务会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职业判断,达到国家财会人员的基本用人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财会专业重要的核心实训课程,是考证必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用友财务软件,独立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从建账、日常业务的核算、期末账务处理、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电算化核算工作,从而能为本课程考证中的操作题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师应熟悉考证政策,考证课程教学需紧扣考试大纲
专业教师是学生考证路上的指明灯,教师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把握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考证通过率的高低。首先:教师应第一时间掌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政策和考试大纲的变化情况。如财政部在2016年8月颁布了最新的考试大纲,教师在备课前应该认真研究最新的考试大纲,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每个考试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哪些内容是新增考点、哪些内容是考证高频率考点。教师做到熟悉考试大纲,考证课程教学紧扣考试大纲开展,不仅可以抓住课程的重难点,而且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考证相对接。俗话讲:教师心中有谱,教学有谱,学生考证有谱。
(三)合理指导学生购买备考资料
学生能否选择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考证备考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考证通过率的高低。会计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证都有一条考试规律:财政部颁布最新的考试大纲后,会计专家会第一时间根据考试大纲编著最新的考证辅导教材,紧接着根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编著考证各科目的配套习题和无纸化考试模拟题库等。根据这一链条,笔者认为学生最起码要购买三样备考资料:考证辅导教材、考证配套习题、无纸化考试模拟软件。经过在淘宝网搜索,至少能搜索到六个出版社出版的考证辅导教材和考证配套习题等。哪个版本的辅导教材和习题对考证帮助大呢,这是学生在购买备考资料时最头疼的事情。通过验证,学生可以购买这些实用强的备考资料:一是考证辅导教材和配套习题:中华会计网校编著的最新的考证各科目的辅导教材和应试指南(配套习题);东奥会计在线编著的考证各科目的辅导教材和“轻松过关一”(配套习题)。二是为了适应无纸化考试模式,学生应该从淘宝网店购买“云考点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模拟软件”。特别注意:如在2017年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购买备考资料时,应看清出版时间、书名、是否根据2017年施行的考试大纲编写。
(四)重视对学生备考方法的指导
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大部分本科生大一第二学期就会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第一次参加考证缺乏备考经验。根据多年对考证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第一,在考证科目课程教学中,不仅讲解理论知识要紧扣考试大纲,而且要通过课堂习题教会学生解题的技艺。讲解理论知识常用的方法有举例法、对比法、图表归纳法,如在会计基础课程中通过举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通过图表归纳法可以零散的知识变成系统连贯的知识。讲解习题过程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常用的解题技巧有排除法、对比法、矛盾法等;第二,充分利用已经购买好的备考资料,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学生在安排复习计划过程,第一阶段分科目复习。如先紧扣考试大纲阅读《会计基础》考试科目的辅导教材,看完每一章节内容同步做配套习题(如中华会计网校编著的各科目应试指南)。第二阶段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模拟训练云考点无纸化考试题库的模拟题,通过强化训练不仅可以测试每科成绩,而且可以查漏补缺知识点。第三阶段,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再次巩固考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会计电算化考试有60分操作题,操作题只需在云考点考试软件中的题库中多加操作,达到熟能生巧,在考证中单是操作题就可以取得45分以上的成绩。第三,充分利用会计学习网站。如中华会计网校官网、东奥会计在线官网、233网校等学习网站。网站里包括了考试大纲、每日一练、考证模拟题、考生考证心得、考证高频率考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考证是有帮助的。
广东理工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基础与应用》(JPKC2013003)。
[1]国务院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2号].
[2]戴红军,谭嵩,白林.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融合[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