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马戏团高空节目历史之探秘
2016-08-01吴迪
摘 要: 齐齐哈尔马戏团始建于1952年,是原丹东“新华马戏团”的旧班底和流浪撂地的吴桥艺人组建而成。上世纪50年代马戏团的大多高空节目要领先于国内的同行业团体。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筚路蓝缕地创立的“齐齐哈尔马戏团”这块无形资产的文化品牌是留给我们杂技后人的丰厚财富。
关键词:空中飞人;空中体操;空中转人;悬空走绳;大跳板;蹦绳
作者简介:吴迪,女,国家三级演员,黑龙江省杂协会员,前齐齐哈尔马戏团专业杂技演员,现任杂技教师。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齐齐哈尔马戏团始建于1952年,是原丹东“新华马戏团”的旧班底和流浪撂地的吴桥艺人组建而成。上世纪60年代马戏团的大多高空节目要领先于国内的同行业团体。
1953年齐齐哈尔马戏团建造了新中国第一个马戏大蓬,它也为齐齐哈尔马戏团的高空节目发展提供了增进的平台。像“空中飞人”、“空中座椅”、“空中飞箭”、“空中秋千”、“空中术”、“悬空走绳”等节目一度兴起。
1、空中飞人
“空中飞人”是孙吉堂执教的节目,1959年首演。表演时,演员在10米高处,从一个固定踏板上借助秋千飞向另一名双腿悬挂在软吊上的演员,后者在摆动的软吊上,头下脚上,接送飞来的演员。演员在飞行的过程中做各种技巧动作,有“直体后空翻360度接手”、“团身3周”、“团身两周接两周”、“转体720”、“平过前抱”、“浪桥飞行”等动作。老一代表演者有俞维武、侯吉星、迟金才、马胜阁等人。后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先后培养了6代,共50多名飞人演员。现今此节目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空中体操
此节目原名“双吊子”或“空中术”,由老一代表演艺术家范洪训教授,1956年于凤忠、侯吉星在齐齐哈尔首演。两名演员在高空3根软绳吊着的横杆上,相互配合表演。1958年改为赵秀华、赵红旗表演,并逐步增加高难动作,有“大睡觉单腿闪托”、“打脚转身”、“站肩后空翻倒挂接手”、“单臂摇口咬转人”等技巧。1980年以后参加此节目表演的有汤淑兰、赵晓欣、孟玉雯、张淑萍、杜京京、张学荣、田莹、王文超等。1983年出版的《中国杂技》收录了此节目。上世纪90年代;张淑萍和赵晓欣表演此节目一举获得“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金奖。此节目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秋千”的代表,现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悬空走绳
此节目是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创始人之一、马戏杂技表演艺术家张殿明先生翻新的节目,1956年5月1日由马胜阁等人首演于辽宁省鞍山市。表演时,演员在3米多高的棕绳上做各种技巧。有“对头顶过绳”、“挑人挑”、“自行车3节人”、“单轮车”、“偷梁换柱”、“四节人过绳”,后来发展“五节过绳”、“三节头顶子”、“三节单手顶”等动作。后来参加表演的有张玉喜、李桂林、刘全生、王军、李欣辛、卢鑫等。此节目曾获全国杂技大赛“银狮奖”,中国首届国际杂技艺术节“金菊奖”等殊荣。
4、蹦绳
“蹦绳”由归国华侨蔡纯栋先生教授,1960年牛福清、张来喜首演。表演时;演员在3米高的弹性粗绳子上蹦起落下,在蹦起的刹那间做各种翻身、转体动作,有“转体360度”、“后空翻”、“团身后空翻连续5次”、“直体后空翻连续两次”、“团身3周”、“转体1080度”等。此节目曾获全国杂技大赛“铜奖”。表演者先后有王正贵、吴国生、汤燕伟、魏庆勇、王辉、马勇、段志毅等。
5、大跳板
此节目由归国华侨孙吉堂先生执教,1954年在5月1日在黑龙江省阿城县首演。初期动作比较简单,后进一步研究发展为“三板五翻坐高椅”、“双板后翻两周上四节人”,”三板五翻坐高椅:在3块跳板上各站一名演员,高架上1名表演者下落砸到第一跳板的一端,另一端的演员蹦起后做一个左侧前回龙翻落在第二跳板的一端,另一端演员蹦起做左侧回龙翻落在第三跳板的一端,另一端演员蹦起做右侧回龙翻回落第二跳板的一端,另一端演员蹦起后空翻回落第一跳板的一端,最后一端的演员蹦起后空翻落座椅。全程动作快而不乱,惊险刺激、一气呵成,观众掌声不断。收尾动作是从四节人发展到上五节人。1960年此节目参加了故事影片《马戏团的新节目》拍摄。先后参加表演的有张殿明、马胜阁、姚书起、尹佐臣、张来喜、张玉喜、郭淑琴、尹成杰等。
6、空中转人
此节目是印度归国华侨范洪生创编的节目,1955年由他在齐齐哈尔主演,后来教授的迟金才、郭淑兰、孙倩珠配合表演。创新的技巧有“对转”(3人分别用口咬叼着高空坠下横棍的中间和两端的绳头上,在空中旋转),“挂吊”(底座口咬空中下悬横棍中间绳头上,横棍两头各挂1绳,拴1横棍,由底座踩住,下拴横棍的中间绳头口咬1人,在空中旋转),“荡绳”(空中下悬横棍中间系1绳,演员口咬绳头在空中旋转),“挂牌楼”(底座双腿挂在空中的横棍上,身体倒挂,口通过道具门子叼住一个人,双手各拎住一个人在空中旋转),“叼棍”(底座挂退倒悬,口咬1横棍,横棍左中右绳头各咬1人在空中旋转)
以上节目相当一部分在全国杂技界已经丢失!笔者整理成字,实有发扬传统,挖掘并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之意。
可以看出;当年的杂技表演艺术家们,大多来自旧中国流浪撂地的艺人,他们饱受了撂地风霜的疾苦,对国家成立的专业马戏团体有着无上的荣誉感和归宿感!他们满怀豪情地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的杂技文化事业,以主人翁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筚路蓝缕地创立的“齐齐哈尔马戏团”这块无形资产的文化品牌是留给我们杂技后人的丰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