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不仅要就事论事,也应就事论“势”

2016-08-01赵振宇

人民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报道新闻传播

【摘要】新闻传播的整个事业,包括新闻报道的实践、教学和研究,只有从战略高度来审时度势,即仔细观察和分析时局,评价和把握发展趋势,才能做好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具体之事。

【关键词】新闻 报道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这就告诉我们,凡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所报道(含广告)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事”与“势”的辩证关系。

把握好“事”与“势”的辩证关系

新闻媒体的报道要涉及很多事,但是在讨论研究和策划实践这些事情时,不能只顾一地之域、一时之间、一事之限而谋事,只从某一具体事情入手而忘了大局,只谈现象而忘了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更需要“就事论‘势”,即认识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形势;据“势”行事,即遵循形势的要求做好每一件具体事情;以事成“势”,即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方法和手段,使我们所干之事能积聚成势,从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闻传播事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两点,一是科学技术,先进信息载体为新闻迅速传播提供了可能;二是社会交往中的文化沉淀,由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文化素养,人们对相同的传播信息会产生不同的认同感。使认同感趋于一致或相通,是加快信息传播的首要前提。网络应用已从生活娱乐逐步向社会经济领域渗透,网民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在“可用”的基础之上,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新闻传播的整个事业,包括新闻报道的实践、教学和研究,只有从战略高度来审时度势,即仔细观察和分析时局,评价和把握发展趋势,才能做好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具体之事。所谓就事论“势”,据“势”行事,以事成“势”,就是要把握“事”与“势”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事论“势”、据“势”行事、以事成“势”要做好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小事成大事,聚大事成气势,由量变为质变,让我们的新闻媒体每时每刻的具体工作都符合中央和上级制定的大目标,与当前的发展形势相吻合相促进。不论是哪一类新闻媒体组织的哪一类新闻报道和活动,只有从国家和宏观大局大势着眼,才能干好媒体每一天的所谓小事和具体事。也只有在胸怀大局的前提下和努力干好每一件具体之事的基础上,才能聚成大事形成气势,真正把握和体现正确舆论导向。

二是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事情中选择最能反映区域特色、时代特征、凸显媒体优势的事情,集中人力、物力和智慧将其办好,使其在有限的时空中产生一种迅猛之力。在“事”与“势”的关系中,这项工作更重要。在做好“势”中之事时,也要注意做好那些与“势”看起来或暂时联系不大的一般之事,千万不要因一时的疏忽大意怠慢这些事,使其贻误大事,从而影响到当前的“形势”和发展的“趋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新之举富有活力。这是我们实打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的展示舞台!

三是在处理“事”与“势”的关系中,特别要注意对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它是反映物质存在和运动发展的一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实现“中国梦”更是如此。要将“时间文明”纳入整个国家文明建设的系统中,特别要恪守“两个一百年”的最大时间表,增强时间紧迫感,“就事论势”,“据势行事”,“以事成势”,“事势相融”,保障实现“中国梦”。这个理念要表现在我们全部的新闻报道和组织策划活动中。

按新闻规律办事,提高传播力和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讲好故事,特别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新形势下中国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担当!它要求新闻人以新闻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这是新形势对新闻人的职业新要求,也是新闻人以自己的职业特性服务于社会的具体表现。

发现故事是新闻记者一切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新闻人以最快的速度去甄别新闻源的真假和轻重,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和发掘那些不为常人甚至包括其他媒体很难发现的新闻线索及其背景材料。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是新闻人有别于其他职业人群服务社会的职业特性。新闻人不是一般地反映世界,他们需要报道给大众的是有新闻价值的,并且能给大众一定震撼、一定回味、一定启迪和一定兴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凭借新闻人特有的表现手段,即用消息、通讯、特写、摄影、播音、图像、画面和评论等形式来传播的。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无数的事实,但并不是每一件事实都是可以和需要报道的。为什么精彩的报道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为什么新闻评论会受到媒体重视和受众点赞,就是新闻人按照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结果。这种新闻人的特殊视角和手段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具备的,即便是长期从事新闻的人,如果不努力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训练,也是很难掌握和提高的。

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是新闻媒体贡献社会所发挥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和民主发展,新闻媒体在社会上越来越发挥着作用:扶正祛邪,揭露腐败,使一切社会的丑恶势力和不道德行为受到惩治和鞭笞;救助贫弱,弘扬正气,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团结、友爱、和谐和希望。“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这既是党中央对媒体的嘱托,也是新闻人的神圣使命。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明确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按新闻规律办事。什么是新闻规律,它是新闻发现、选择、生产和传播的内在科学要求,它是新闻人工作的准则。媒体发什么,不发什么,如何发,什么时候发,都要按事物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办,特别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社会效果则是检验新闻报道初衷和结果的唯一标准。社会效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社会影响,二是报道对社会工作和人们思想意识所起的促进作用。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如何全面科学地制定奖励标准,这不仅涉及如何评价新闻作品,更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生产体制、机制和新闻人的思维方式,应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加强研究。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

【参考文献】

①赵振宇:《实现中国梦要把握好中国时间与中国效率》,《民主与科学》,2013年第3期。

责编/张寒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报道新闻传播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