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藏
——桃花源里的苗家祭祀
2016-08-01摄影章璠玙
摄影/章璠玙
牯藏
——桃花源里的苗家祭祀
摄影/章璠玙
走过了四季最美不过春天,草长莺飞,风轻云淡,将这样美丽的日子用于祭祀祖先缅怀先人,是一种源于对自然和生命无上崇敬的本能。远在华夏大地的黔东南一角,三月梨花正盛,桃花初开,一场古老的牯藏节祭祀正在苗寨里悄悄拉开帷幕。
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是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然而作为雷山县望丰乡最大的苗寨,排肖村未被开发,没有宾馆和农家乐,借住在村民家中的我们也因此得以领略其从未商业化的原始风貌。苗文化一直以其特殊的魅力为人津津乐道,西江千户、郎德上寨等等也使得摄影者和旅游者们趋之若鹜,令人无限向往,然而却少有人真正愿意涉足毫无商业气息的苗民生活中,那些原汁原味的人民和文化,都藏着山外还是山的大山心脏之中,或许那就是古诗里的桃花源。
牯藏节2006年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有记载起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由于是苗语译名,也有称“鼓藏节”,当我询问当地的村民们时,他们只知苗语发音,至于汉字写法也没个定论,但是用牯水牛祭祀的习俗让他们觉得应当写为“牯藏”,我也就因此沿用了。苗家人死后不爱立坟,青山养育还归青山,所以并不像汉族一样扫墓踏青,而是在节日时杀牛祭祖,同时也祭祀神灵,每年一小牯,十三年一大牯,而此次正是当地苗族十三年一次的特大庆典。节日上,女子着盛装,男子吹芦笙,进行招龙仪式和“迎姑妈”活动,客家来到主家,一起舞蹈歌乐、斗牛斗鸟、酒菜言欢,不眠不休,鞭炮更是三天三夜不绝于耳。
节日当天,女孩子们都早早的起床开始梳妆打扮。她们要盘头,带银饰,然后穿上母亲亲手绣上的绣花蓝染布衣和长裙。
“招龙”是节日中最隆重的祭祀仪式,由鬼师和村里的青壮年男子进行,礼节众多,过程繁复。苗人相信如果招来了水龙,便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迎姑妈回家”是牯藏节里另一大习俗,所有嫁出去的女子,无论老少,都要回家过节,而寨子里的人们则要跟着招龙的队伍去山顶迎接“姑妈们”。
节日当天,所有的客人都要喝几口装在牛角里的烈酒。
由于暴雨来袭,我们在排肖村里无缘见到长桌饭,然而在路过郎德的时候,恰巧碰见了妇人们吃着长桌饭,互相敬酒。画面的前方是巨大的百家饭桶。
夜幕降临,印着“政府奖补”的路灯点缀了古村落多云星稀的夜晚。
在这个鲜有陌生人涉足的古寨中,民风一直以一种及其淳朴的姿态存在着,爱凑热闹的他们,有谁家中来了客人,必然全村都会知晓。“来者都是客,招待十六方”,每当有人路过家门,不论远近亲疏,都要被灌上两口酒,然后拉进屋子里做客,吃食至深夜才肯罢休,他们说这是习俗,不吃不喝便是不尊敬,哪怕实在是吃不下的,也要勉强吃上几口,互相夸谈一番。正是这样一个不曾被外界“污染”的环境,才使得古老的牯藏文化得以传承,氛围如此醇厚,如此隆重,如此满怀敬意。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求知若渴的年轻人走出大山,他们不再会盘发,不再会苗绣,不再会制作芦笙。融入现代社会的他们,带回先进教化、生活便利的同时,牯藏文化也同许许多多的古老文化一样正在慢慢消亡,终有一天会无人继承。如何在古文化传承和文明开化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便是桃花源背后深藏的难解之题,值得更多的人去深思和探索。
章璠玙(1994-),安徽铜陵人,武汉纺织大学学生,本科,研究方向:广告学;孟玲玲(1994-),湖北武汉人,武汉纺织大学学生,本科,研究方向:广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