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两个务必”
2016-08-01□刘峰
□ 刘 峰
毛泽东的“两个务必”
□ 刘 峰
黎 青/图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处在革命胜利前夜的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深刻忧思,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
一、永远应当谦虚
毛泽东说过,只有先当学生,才能当好先生。只有甘当小学生,才能够当好先生。我们党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基本经验之一就是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先当好群众的学生。
领导干部固然在很多方面都比普通群众更高明,但也有很多地方不如普通群众高明。比如,群众的迫切需求是什么?觉悟程度怎么样?心里高不高兴?当地的风俗文化是什么?做好这件事情的经验是什么?土办法是什么?如此等等。这些地方性知识主要还是存在于普通群众的日常言谈和行为中。领导干部首先得知道群众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想往哪儿去?只有顺应群众的呼声和意愿,领导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毛泽东强调,群众中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毛泽东认为,给群众当学生意味着领导干部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就要恭恭敬敬拜群众为师,认认真真向群众请教。毛泽东游击战的基本思想就是源于当地群众的经验,并对其加以提炼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到井冈山后,十分看中山上“山大王”们的斗争经验。毛泽东说,“山大王”的力量比红军小得多,“山大王”能够在井冈山存在那么多年,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井冈山上站稳脚跟呢?
毛泽东在跟王佐的交谈中,听说了王佐的师傅朱聋子一句“名言”: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钻,钻不赢就化。朱聋子的意思是说,打仗本事的好坏是次要的,要紧的是会“打圈”。所谓“打圈”,那就是“官军”上山时,他们往密林中一钻,沿着山绕几个圈圈,就把“官军”甩掉了。朱聋子的话,给了毛泽东很大的启发。毛泽东把当地打仗的经验总结为: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这就极大地超越了群众经验,“打圈”的目的不是消极躲避,而是消耗敌人,为战胜敌人、消灭敌人创造条件。
没资格的人要谦虚,有资格的人更要谦虚。毛泽东强调,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年纪越大,经验越多,就应当更谦虚。让青年人看到我们确实是有经验的:“这些前辈,确是有点经验,不要看轻他们,你看他们那么谦虚。”四五十岁的人了,因为得了许多经验,反倒骄傲起来,那岂不是不像样子?青年人就要发议论:“你们那些经验就等于没有,还不是跟小孩子一样。”有资格、有经验的人往往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负有较大的责任,不谦虚,犯的错误更大。
毛泽东很形象地把“谦虚”比喻为要夹紧尾巴做人。人本来是没有尾巴的,为什么要夹紧尾巴呢?好比那个狗,有翘尾巴的时候,有夹尾巴的时候。大概是打了几棍子的时候它就夹紧尾巴,大概是有了几批成绩的时候它的尾巴就翘起来了。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志,首先是老同志,不要翘尾巴,而要夹紧尾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领导干部有了谦虚的态度,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可以防止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
二、艰苦奋斗是政治本色
1955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骄傲自满情绪在我们党内确实是存在着,在有些同志的身上这种情绪还是严重的,不克服这种情绪,就会妨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任务的完成。
骄傲会导致在工作上出现急躁的情绪,就会有失误的危险,这对事业的顺利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教训,就是大不得,小了就舒舒服服,没有事情,一大就胀起来了,脑壳胀得很大,骄傲起来了,心里也躁了,躁得很。急躁和骄傲是连在一起的,骄傲就要急躁……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赴北平。在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时,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出发前,毛泽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不当李自成,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和军队要成为艰苦奋斗的模范,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说,1949年到一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1939年,爱国侨领陈嘉庚回国慰问,蒋介石视他为财神菩萨,用800元一桌的酒席,在陪都重庆终日宴请他,花了8万元大洋的招待费。离开重庆,陈嘉庚又来到延安,毛泽东在自己的窑洞里,仅仅请陈嘉庚坐在旧凳子上吃了一顿极其简便的客饭。陈嘉庚在后来的报告中,将蒋介石领导的国统区与毛泽东领导的解放区作了对比,他不仅对共产党执法严明感慨之至,更对共产党的清正廉洁推崇有加。他严厉抨击国民党的铺张浪费,奢侈腐化;盛赞共产党政治清明,毛泽东清正廉洁,作风朴实。他说:“800元的酒席,我实在咽不下,二角钱的饭菜,我感到又香又甜。一个是浪费人民的财力物力,一个是节约人民的财力物力,两方面的生活作风,真有天壤之别。”说到这里,他满怀激情地向世人大声宣告:“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