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题分析的角度探讨课堂对话的实效性
2016-07-31梅国良徐建芳
◇梅国良 徐建芳
从话题分析的角度探讨课堂对话的实效性
◇梅国良 徐建芳
对话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对话的主题就是话题。教师对话题的掌控程度将直接决定课堂对话的实效。
教学片段
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探索规律”一课时,结合第三版教材的内容,一起经历了以下的学习过程。
课始,教师出示以下的表格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有什么发现。
……正方形个数小棒根数1 4 234…… n 71013……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了小棒根数每次都增加了3。
生2:我发现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第n个就是求末项,末项等于首项加上项数减1的差乘公差的积。
(这是课外奥数中的一个知识点,许多没有在课外学过的学生一片茫然,而老师却沉默)
生3:什么是等差数列?什么是末项?
(生2解释,其他学生还是一片茫然,老师依然沉默)
生4:为什么末项就是首项加上项数减1的差乘公差的积呢?公差又是什么呢?
(生2继续解释,说明公差是3,从其他学生的眼神中可以发现,他们不是太清楚)
师:等差数列是一个课外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学过。今天我们就不讨论它。对于这个问题,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5:我还发现了正方形的个数每次都增加1。
生6:这好像也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应该是1。
生7:刚才公差是3,现在为什么变成1了呢?
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知识,一下子说不明白。我们课后再讨论好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图形,小棒的根数和正方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8:正方形个数增加1,小棒的根数就增加3。
生9:每次增加的正方形个数一样,增加的小棒根数也都一样。
生10:这就是等差数列。
生11:老师说过了,我们不讨论它。
(至此,对话陷入僵局,课堂冷场)
案例思考
课后交流时,多数教师认为上课的教师没有牢牢把握教学目标,但该教师颇显无奈:“我知道目标是什么,但我无法驾驭学生的对话。”
对话失败的原因在哪儿呢?是教师专业知识的缺失,还是缺少教学的目标意识?通过了解,得知这位教师对等差数列这一专业知识还是非常熟悉的,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了然于胸。这个片段更多的是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足所致。从课堂对话的角度来看,该教师没有把握好话题的转移和延伸。
首先,话题转移频率过高。我们来回顾一下讨论的过程。
①教师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第一次讨论“等差数列”。
②教师截住学生的话题,又提出“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第二次讨论“等差数列”。
③教师再次堵截,提出“小棒的根数和正方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学生又要回到“等差数列”,被其他学生截住。
短短的3分钟内,话题转移了4次,在“有什么规律”和“等差数列”之间数次转移。这种短时间内,话题的频繁转移带来了学生思维的混乱,仿佛给了学生强烈的暗示,不用等差数列的知识就无法解释今天的规律。
其次,话题转移内容的表达相互矛盾。一开始,教师抛出了探索规律的话题,恰好一个知道等差数列的同学将这一知识运用到了找规律中,由于等差数列是一个课外拓展的知识,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于是,“有什么规律”的话题就向“什么是等差数列”进行了转移。教师感到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教学目标,于是以“还发现了什么规律”的问题重新拉回到教学目标,这是一次话题的回归,遗憾的是这不是一次成功的转移。
等差数列这个话题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兴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兴奋没有得到释放,学生也就无法顺利进行下一话题的讨论。学生想要表达的话题总被教师转移和否定,而教师提出的话题又绕不过学生的话题,这是死结,使课堂无法延续下去。
最后,教师由于不合时宜地沉默,失去了话题转移的时机。无论从学生思维的角度还是课堂时间成本来说,教师在对话中规避等差数列这一奥数范畴的知识点都是明智的。但如何规避是需要技巧的。当生2提出等差数列的话题而其他学生还处于一片茫然时,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延伸和引导,而是选择了沉默。
由于教师沉默,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什么是等差数列?”这是话题的自然延伸,也是话题的转移,这次话题转移的主动权被学生掌握。但教师没有立即作出回应,第二次选择了沉默,这次沉默给学生提供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但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仅凭学生当前的基础知识是不能解决的,于是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此时教师用了一句“我们不去讨论它”,将话题拉回到规律的描述上来。而此时学生满脑子思考的都是等差数列的问题,表面上话题被教师转移了,实质上旧话题还在学生的头脑中占着主导地位。直到最后,两个话题始终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点。
教学启示
这个片段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课堂对话中,如何避免这种低效率的对话呢?
其一,恰当把握话题转移的时机。课堂话题转移时机是否恰当,是对话成功与否、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当话题转移的动因来自学生时,教师对话题的导控就显得更重要。当学生的话题有偏离教学目标的倾向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对话题进行干预,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将话题引向教学目标。
其二,适度对话题进行延伸。话题延伸是指将话题内涵表述的细化和深化,追求的是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理解,及对话双方意图的相互了解。本课中,当生2回答“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和“公差是3”时,教师就可以导控,追问一句:“你能结合图形向大家解释一下3在哪儿吗?”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避免学生在等差数列这个未学过的知识点上纠结。这样,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的同时,也拉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三,合理掌控对话的话语权。一节课中,话题的发起、转移全掌握在教师一个人的手中,这是传统课堂中较为常见的话语霸权,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容易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但是,如何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是新型师生关系下要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能成为话语霸权,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话语权,而是要学会合理灵活地掌控和分配。如,当话题比较浅显时,可将话语权交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而当需要将话题引向深入时,可将话语权交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新世纪学校,柯城区新星学校)
编后:这个案例聚焦于课堂对话,分析了无效对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实现有效对话的策略。但更加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学生将话题引入了一个未学、未知的领域,就如本案例所示的那样,您认为该如何处理?您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吗?您是如何处理的?欢迎来稿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