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所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质量控制指标”的比较分析
2016-07-31陈现乐
陈现乐
11所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质量控制指标”的比较分析
陈现乐
目的强调实行单病种质量控制重要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效果。方法运用Excel统计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分析11所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过程的核心指标的差异。结果各医院之间的医疗质量和医疗资源消耗发展不平衡。结论建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联动机制,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图,强化医务人员时间意识,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世界上公认的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它起病急,发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我国将急性心肌梗死列为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重点病种之一[1]。通过监测AMI诊疗过程(环节)中的质量指标,可以发现医院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完善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流程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是对2012年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核心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各医院之间的质量差距和资源消耗情况,以便持续改进诊疗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所用资料均来自于2012年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病案首页电子信息和评审申报的原始数据(该数据由天津市医院评审评价办公室提供)。11所医院病案首页信息的格式和内容一致,均包括详细的患者一般信息和入出院诊断、介入诊疗信息等。评审申报数据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取,经评审专家组现场查证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1.2 所用指标以再灌注治疗(30 min内实施溶栓治疗和90 min内实施PCI治疗)的两项核心指标为重点[2],结合其他相关结果指标,对11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绩效给予比较分析,包括:年收治例数、到院30 min内实施溶栓治疗例数、到院90 min内实施PCI治疗例数、需要急诊PCI患者转院的患者例数、PCI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d)和平均住院费用(元)计7项指标(表1)。
表1 2012年11所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质量控制指标
1.3 分析方法利用Excel的图标(折线图、散点图)统计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心肌梗死诊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完成现况和实际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基本情况(表2)该11所综合医院包括本周期参评的三级甲等医院5所和三级乙等医院6所(排序以字母代替)。
表2 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的基本情况及2012年出院病例数
2.2 再灌注指标再灌注指标包括“到院30 min内实施溶栓治疗例数、比率”和“到院90 min内实施PCI治疗例数、比率”,它反映了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流畅程度、再灌注治疗的水平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3]。
由于11家综合医院规模大小不一,辖区人群数量有差别,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数多少不等,所以实施溶栓和PCI治疗的患者总例数没有可比性。本文仅对“到院30 min内实施溶栓治疗比率(%)”和“到院90 min内实施PCI治疗比率(%)”进行对比(图1)。利用总收治例数和再灌注例数,分别算出“到院30 min内实施溶栓治疗比率”(以下简称“溶栓比率”)平均值为4.33%,“到院90 min内实施PCI治疗比率”(以下简称“PCI比率”)平均值为29.23%。“溶栓比率”中,B医院和G医院相对较高,分别为28.41%和12.15%,高于全市平均值;A医院、D医院、E医院和H医院相对较低,D医院为零,低于全市平均值。“PCI比率”中,B医院和J医院相对较高,分别为42.34%和49.57%,高于全市平均值;E医院、I医院和K医院相对较低,I医院最低,低于全市平均值。“溶栓比率”和“PCI比率”均高的医院,反映出该院急诊绿色通道顺畅,医务人员时间观念强,执行抢救流程好,医患沟通能力强,整体诊疗水平高。“溶栓比率”低或为零和“PCI比率”高,反映出未经溶栓直接实施PCI治疗的例数多,急诊医生对患者病情评估判断较快,与内科医生、导管室的诊疗流程合理,医护人员配合协作,AMI患者的救治及时,效果也是好的。反之,则意义相反。
2.3 急诊PCI转院患者例数该11所医院均为天津市三级综合医院,无论是急诊科、CCU、导管室和心脏内科的硬件设备,还是医护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均具备实施溶栓和PCI技术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无患者转院病例。
2.4 PCI患者死亡率D医院、G医院和J医院的PCI术后患者死亡率较高,均高于平均值0.31%,D医院最高为1.2%。A医院、C医院、F医院、I医院和K医院均为零,无PCI术后死亡病例(图2)。
患者经PCI术后有一定的死亡比例,原因较多,主要与自身的高危因素有关,比如高龄、有高血压病史、脑卒中病史、肾功能不全、三支血管病变、心功能不全、贫血等,也可能与植入的支架数多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有关[4],极个别病例由介入医生操作失误造成。对于死亡率高的医院,今后应严格执行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控制,重视关键指标分析,加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做好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术前处置和术后控制,注重多学科协作,提升PCI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减少PCI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2.5 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之比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是反映诊疗效率和资源消耗的两个绩效指标。通过散点图的方式展示11所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质量与费用之比(图3)。
左下方为第三象限,此象限中J医院和I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短,平均住院费用也低,绩效最好;右下方为第四象限,此象限中的C医院和H医院平均住院天数虽然长一些,但是平均住院费用低,绩效较好。左上方为第二象限,此象限中的B医院平均住院天数虽相对较短,但平均住院费用高,绩效一般;右上方为第一象限,此象限中的G医院和D医院不仅平均住院天数长,而且平均住院费用也高,绩效最差。
图1 2012年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再灌注比率(%)
图2 2012年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PCI患者死亡率(%)
图3 2012年天津市11所综合医院心肌梗死平均住院天数(d)和平均住院费用(元)
3 讨论
研究表明,开展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控制与分析,能够了解哪些指标存在缺陷和不足,医院可以有针对性地完善规章制度,改进诊疗流程,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降低死亡率。
具体来讲,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过程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和部门共同协作,如急诊科、心内科、检验科、挂号收费处、导管室、信息科等,只有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优化接诊、收费、取药等流程,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图,才能保证患者从来院到行PCI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减少时间的拖延[5]。另外,对相关医务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强化时间意识,使之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性[6],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1]徐少银,陈险峰.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案,2015,16(5):13-1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2):710-725.
[3]李海燕,罗柳苏.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与397所三甲医院的比较分析[J].中国病案,2012,13(8):78-79.
[4]张明,骆世棠,郑晓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九例死亡病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11-213.
[5]靳东亮,睢德道.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08-109.
[6]周国庆.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在急诊PCI抢救中的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9):722-723.
2015-12-02)
1005-619X(2016)04-0439-04
10.13517/j.cnki.ccm.2016.04.054
300142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陈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