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2016-07-31白炜胡如卢红艳赵军孝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

白炜 胡如 卢红艳 赵军孝

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白炜 胡如 卢红艳 赵军孝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凤翔县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缝皮时用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行切口浸润镇痛,对照组不进行局部浸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4~12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48 h两组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率为7.5%(3/4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7.5%(19/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患者术毕行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术后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甲磺酸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目前已得到广泛开展,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虽然如此,但术后患者依然会有疼痛感以及恶心呕吐等反应。与常规的阿片类药物相比,甲磺酸罗哌卡因有长效、低毒,收缩血管等优点,研究证明它可明显缓解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1]。本文选取凤翔县医院40例腹腔镜患者,术后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06—2015-11需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3例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17例,共8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64岁,体质量50~70 k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52.8±7.1)岁,平均体质量(61.2±6.9)kg,ASA分级:Ⅰ级29例,Ⅱ级11例;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50.1±6.5)岁,平均体质量(53.5±6.5)kg,ASA分级:Ⅰ级27例,Ⅱ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排除有全身麻醉禁忌证,长期使用镇痛类药物,对麻醉药物过敏,伴有癫痫、高血压、肾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和心脏类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法患者常规禁食12 h,禁水8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监测ECG,BP,SpO2,HR和呼末CO2。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伦0.04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3~4 μg/kg,维库溴胺0.1 mg/kg,3 min后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控制在14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防止发生气腹并发症。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5~7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维库溴胺30 min静注2 mg。观察组于手术结束缝皮时用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批号:H20052621)10 mL行切口浸润麻醉镇痛,阻滞范围包括切口周围,皮下,肌肉,腹膜。对照组手术结束封皮时不进行局部浸润。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2]和Ramsay镇静评分[3]进行记录比较,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

VAS疼痛评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睡眠。Ramsay镇静评分:1分不安静,烦躁;2分清醒,安静合作;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分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6分深睡,对呼叫无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4~12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48 h两组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率为7.5%(3/4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7.5%(19/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s)

指标组别例数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观察组401.4±0.61.8±0.51.9±0.61.8±0.61.7±0.4对照组404.4±0.75.0±0.94.4±0.61.8±0.51.8±0.5 Ramsay观察组403.5±0.53.2±0.42.7±0.52.3±0.42.2±0.2对照组401.8±0.42.1±0.32.2±0.12.2±0.22.0±0.1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其手术后镇痛问题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目前国外已有使用局麻药浸润切口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报道,但所用的药物盐酸布比卡因存在心脏毒性较大的缺点[4],不能被广泛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纯镜像体酰胺类局麻药,麻醉作用可持续8~10 h,且具有麻醉、镇痛双重效果,与盐酸布比卡因等局麻药相比,具有长效、低毒、选择性强、收缩血管等特点,尤其较大剂量的使用对心脏毒性小,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5]。本文观察了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并比较了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患者的疼痛和镇静状况,结果显示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手术后镇痛,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VAS镇痛评分,同时Ramsay镇静评分也明显升高,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本文结果说明,腹腔镜手术结束时对切口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可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的患者术后对镇痛药的需求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证明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手术切口浸润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1]刘胜兰.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7):146-147.

[2]贺克强,柴小青,陈昆洲.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5):749-751.

[3]钱传沐,张兴安,毋楠.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自控镇静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31-35.

[4]彭志友,薛庆生,封小美,等.脂肪乳剂治疗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29-32.

[5]邵安民.地佐辛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39-1040.

2015-12-16)

1005-619X(2016)04-0425-02

10.13517/j.cnki.ccm.2016.04.047

721400凤翔县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甲磺酸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胶囊的释放度研究